【圖解】台灣半導體超前部署怎麼做?「3管齊下」穩操永續勝券
【圖解】台灣半導體超前部署怎麼做?「3管齊下」穩操永續勝券

隨著生成式AI應用在各個產業和業務功能中快速擴展,生成式AI預計將伴隨其他因素,推動全球半導體需求的成長。麥肯錫根據多項總體經濟假設進行分析後,預測半導體產業2030年前的年複合成長率將在6%至8%之間。在平均價格每年約漲2%,且供需回歸平衡的前提下,半導體產業有望在2030年達到1兆美元的規模。

台灣正處半導體業蓬勃發展最前線,並為計算與存儲、無線通訊、消費電子和汽車等多種領域提供15%至25%的半導體產量。面對氣候變遷不可忽視的影響,已有近200國承諾遵守2016年簽訂的巴黎協定。這項國際條約的目標是控制全球氣溫增幅在工業化前水準攝氏1.5°C內,減緩或預防氣候變遷造成衝擊。

晶片組是電子設備中重要的排放來源,因此可見永續發展對半導體的重要性。蘋果、谷歌與微軟等半導體產業的領先客戶,都已承諾實現整個價值鏈淨零排放,設定了野心十足目標時程。為此,有些半導體企業也設定自身減排目標。舉例來說,英飛凌(Infineon)的目標是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相較2019年減少70%,2030年直接控制的排放活動實現碳中和。英特爾(Intel)已承諾2040年實現全球營運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並設定2030年使用100%再生能源的期中目標。

Al發威,全球半導體商機衝兆美元
圖/ 數位時代製作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恩智浦(NXP)、聯華電子(UMC)等企業也承諾實現科學化目標。儘管如此,依照目前的發展進度,半導體產業仍無法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

台灣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因此需要立即採取策略行動,推動台灣半導體產業減碳。我們認為需要立即從3個面向著手以大幅減排並加速減碳:

❶ 智慧升級拚節能

節能措施通常與其他營運目標(如降低成本)直接相關,因此相對容易實現。企業能採用的手法很多,主要可分為2大類:第1類是減少設備相關的能源消耗,例如升級、替換更節能的設備,或者導入智慧控制系統,實現廠房與設備的連接與調控。

第2類是減少廠房能源消耗的各項措施,如全部或部分使用再生能源、提高建築能源效率、將廠內照明設施更換成LED等。為找到效益最大的節能機會,企業可參考對標結果(包括外部和內部),檢視能源損失原因,並盤點目前針對各類設備與廠房的節能措施。像透過降低無塵室氣壓、增加濕度、限制未使用區域換氣量,或改善供氣管線洩漏問題,降低無塵室的能源消耗。

而設備工程師在調控製程參數時,常會專注於整體設備效率(OEE),鮮少關注設備的耗能。若要改變這種心態,或許能提供工程師激勵措施,如獎勵和肯定他們在製程節能方面的成果。

為減少營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半導體業者可以鼓勵專家分享對能源效率的知識和經驗,並遵循OEE優化策略的模式;為了提高成功的機會,還可將其他利害關係方納入節能的工作中,尤其是能透過調整設備提高能源效率、提供設備升級改造,或是節能型新設備的外部設備廠商。

❷ 優化能源供應

為確保工廠隨時擁有充足供電,半導體業者常會同時使用市電併聯(on-grid)與獨立(off-grid)的供電來源。大部分獨立供電來源來自企業自有的火力發電廠。在短期內,企業可透過提高能源效率,或轉用生質氣體與綠氫等替代燃料,大幅降低發電廠耗能,同時開發以太陽能、燃料電池、電池儲能系統等綠能科技為基礎的獨立供電來源,獲得更多效益。

至於晶圓廠主要使用的市電併聯電力,企業可從公用事業購買綠色溢價(green premium)再生電力以降低消耗,但不同地區的差異很大——以歐洲和美國為例,企業能購買市電併聯的再生能源,且再生能源占市電併聯高達31%。然而,在亞洲許多地區,由於市電併聯的再生能源供應有限,購買相當困難。再生能源的取得,可能會是半導體業者選擇建廠地點的關鍵因素——隨著各家企業為解決晶片短缺而試圖提高產能,以再生能源做為選址標準逐漸成為常態。

台灣「製」霸!半導體產能放閃全球
圖/ 數位時代製作
台灣晶片賦能不同終端市場
圖/ 數位時代製作

❸ 運用4手法減碳

製程氣體包括PFCs、HFCs、NF3和N20。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對全球暖化的影響不容小覷。雖然實際的排放量會依工廠的年齡與氣體去除(abatement)技術而有所不同,但所有廠房都面臨著相同挑戰。我們認為可以透過4個手法來減少製程氣體排放(製程改善、替代化學品、氣體去除和氣體回收)。

這些手法目前在不同階段各自採用,其中,氣體去除是短期至中期解決製程氣體排放的主要方式,在排放較少的可用替代氣體出現或氣體回收技術廣泛應用之前,仍是主要解法。企業若想增加氣體去除量,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選擇,包括單一生產設備使用點(POU)系統、區域使用點(POA)系統,以及中央處理系統。

在導入與安裝新系統時,工廠必須綜合考量成本、營運衝擊、氣體破壞與去除效率(DRE)及時間因素。供應商也需要提供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以達到下列目標並促進採用:

▪解決空間限制(例如提供占地面積較小的整合解決方案),尤其針對附屬製造區(sub-fab)空間有限的200毫米老舊工廠。

▪減少副產物(例如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同時提高DRE。

▪避免生產設備在氣體去除系統安裝與維修期間停機。

▪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定期驗證系統品質,提高DRE。

總體來說,為協助半導體產業應對溫室氣體減排的挑戰,業者可採4大步驟加速減碳:

一、建立範疇一、二、三(上游)排放的透明度:建立範疇一、二排放透明度相對直觀,但為取得範疇三排放透明度,半導體企業須加強與上游供應商的合作及提升上游供應商對溫室氣體減排的重視性及配套。

二、設定短期、長期排放目標:目標設定須考慮行業長遠永續發展目標及半導體企業競爭能力的期許(由於下游客戶將永續運營列入供應商考核制指標)。

三、統整方案構想,估算預期成本與效益:梳理各項能減低溫室氣體方案並測算每項方案能帶來的減少排放量及所需花費成本(包括積極與外部夥伴共同開發創新技術)並進行排序。

四、規畫短、中、長期路徑圖,並在效益與所需投資間取捨:根據第3步中做出的排序置頂,及第2步中設計的分期目標規畫減低排放方案執行的路徑圖並提高企業員工重視及參與。

台灣半導體業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面臨保持成長與迫切永續發展所帶來的雙重挑戰。台灣必須專注降低能源消耗、優化能源供應與減少製程氣體排放,帶領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減碳。此舉不單單是因應法規,而是讓台灣在以永續發展為重的未來中,提升技術領先地位與競爭力的絕佳機會。

責任編輯:蘇柔瑋、謝宗穎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