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積電專案經理到暢銷商管作家!郝旭烈順流而上的人生有什麼秘訣?
從台積電專案經理到暢銷商管作家!郝旭烈順流而上的人生有什麼秘訣?

人稱「郝哥」的郝旭烈曾任職於台積電、力晶半導體集團和淡馬錫集團,擁有豐富的財務、專案管理與創業投資經驗。他將多年歷練與人生的省思、體悟,轉化成為多本暢銷書籍、線上課程與podcast節目內容,成功開創豐富的「退休」新生活。

下過雨的台北,天空被洗得淨透,一如經歷兩岸半導體、金融跨產業歷練的郝旭烈身上流露的泰然自若。

總是坦然接受生命流動的他,從小就是學霸,擁有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學士、政大企研所碩士學位,畢業後更進入人人稱羨的台積電,後來更為新加坡政府全資擁有的淡馬錫控股工作,一路順流而上。

人生勝利組的叛逆

在他「勝利組」的生命中,唯一一次反叛,發生在國二那年,13歲的他面臨父親驟然離世,不知該如何處理心中悲痛,只能關上心門,不跟人接觸說話,只要同學提到這道心裡的傷痕,就和人大打出手。

「那段時間很灰暗,人際關係很差,鄰居都說我很驕傲,說我不喜歡和別人接觸,但其實是我不知道怎麼跟別人說話。」郝旭烈回憶,甚至連叔叔在當時都憂心向母親示警,「這孩子功課很好,但長大後一定完蛋,因為人際關係太差。」

高三那年,確定考上清大後,郝旭烈父親生前的學生送他一本書《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沒想到,這本書竟徹底改變他的一生:他當時一翻,愕然發現裡面提到對建立人際關係有益的條件,自己一項都沒有。再往下翻,書裡提到,建立人際關係要從最小的動作開始做起:就是對人微笑。

從那天開始,他偷偷對著鏡子練習微笑,一直到入學前,足足練了一個半月,表情才變得自然,也讓自己從國、高中的邊緣人,成為大學時期的風雲人物。「當你打開和別人溝通的橋樑,很多東西就會淡化。」郝旭烈事後回想,小時候不懂事,一直覺得別人刻意強調父親離世,但當自己不再鑽牛角尖,自然也不會那麼在乎別人是否提及這道傷口。

做台積電、力晶的「救火隊」

直到進入職場,郝旭烈的這種人生態度依舊沒有改變。1996年錄取台積電的他,原本第一志願是要進財務部門,但該部門當時並不缺人,反而是製造部門經理看中他清大工業工程與工程管理背景,邀他進廠房歷練。郝旭烈不假思索同意,在工廠待半年後,再到製程部門做專案經理,負責改善流程;再過了近兩年,又被內部挖角至財務部門。台積電從晶圓二廠到十二廠,他無役不與,並養成「救火隊」的人格特質。

2004年,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大廠「力晶半導體集團」邀他擔任總經理特助。「那個位置很吸引我,因為可以碰到很多學做財務,想碰卻碰不到的領域,包括技術移轉、購併、資產移轉。」但在把事做好以外,郝旭烈也變得深諳人情事故。

在力晶待了四年,繼協助台積電設上海松江廠、協助力晶赴中科設立瑞晶電子後,第三次集團創業的機會又找上他,是幫新加坡「淡馬錫集團」赴中國開創小微金融事業。

在中國大江南北穿梭的五年歲月中,他一共走訪150個三線城市,見證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也造就團隊從最初五到十人,成長至超過1800人,但對兩個女兒和家人的愛,讓他決心裸辭這份年薪千萬的工作,回台當家庭主夫。

【好懂秒懂的財報課】課程介紹(主講人:郝旭烈)

從顧問、講師到暢銷作家的第二人生

2012年8月1日,郝旭烈正式轉換身份,但才兩個星期,他就覺得悵然若失。「手機沒有訊息,e-mail也都是空的,想要打電話給朋友,人家在上班,約周末見面,人家要陪家人和小孩。」

幸好郝旭烈的學弟在大亞創投當總經理,過完暑假,同年9月就收到學弟邀請,找他擔任大亞創投執行合夥人,一周只要進辦公室審核一次案子,一次兩、三個小時。這讓頓失依靠的他,有了靠岸的地方,而且還從和新創團隊的對話中,發現不少有趣點子,一做就做到現在。

當了兩年多的執行合夥人,有天團隊突然要他到公司向大家演講財務,後來才知道,原來是公司有意讓他開課而事先做的測試,結束後獲得聽眾好評通過,因此多了「大大學院」線上財務課程講師的新身份。而後結識三采文化總編輯曾雅青,並受邀將課程內容轉換為文字。

剛開始寫文章時,對打字、輸入法較為陌生,進度緩慢,正要放棄時,在就讀美國學校的女兒突然發來一串中文訊息,一問之下,才知道女兒全是用語音輸入。掛上電話後,他飛快地在一個半小時內就完成了3500字,不到一個月就寫完第一本書,並攻佔各大排行榜。郝旭烈憑藉豐富的實戰經驗,將生硬的理財觀念具體為簡單好懂的案例,至今已陸續出版七本著作,成為商管類型的暢銷作家。

贏在邏輯思考力

熟悉寫作流程後,讓他更積極在社群平台上發表文章,「與其說是自律,不如說是習慣用這種方式紀錄生活。」口才便給的他,時常隨口把生活中的吉光片羽和反思用語音輸入轉成文字後,存在手機備忘錄中,寫書、演講時就不怕沒素材。

人生的「無限賽局」

「金錢可以越賺越多,但生命卻只會越來越少。」抱著這種順流而上的人生觀,郝旭烈逐漸轉換人生的跑道,如今成為創投合夥人、講師、暢銷書作家,「很多東西不是計劃來的,而是你做著做著,剛好機會來的時候,就可以繼續往前走。」

如此精彩的退休生活,源自他對「退休」二字與眾不同的理解,「退休並不是等到65歲領退休金,然後只能坐在安養院裡,看著窗外的風景。」他引用傳奇創投大師納瓦爾・拉維肯(Naval Ravikant)的話:「真正的退休是不為想像的明天犧牲今天。」這句充滿力量的箴言改變了他對金錢與時間的觀點。經過一番體悟,他在大師的名言之後加上了一句——今天就是餘生最年輕的一天。與其等待退休來臨,不如當下就開始嘗試心裡真正想做的事,其實不論是閱讀、寫作,還是運動、爬山,都可以在日常裡慢慢累積。

「11年前回台灣後,我給自己的目標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每個禮拜一定要回新竹陪母親、陪丈母娘、陪兩個小孩上學,」對54歲的郝旭烈而言,現在攀爬人生第二座山的生活很滿足、快樂,「我本來就不是物慾很強的人,加上過去賺得還算夠。」他說。

台南分享會

訪談尾聲,郝旭烈提及賽門・西奈克的暢銷名著《無限賽局》有句「與其求勝利,不如求生存」,意思是,如果只想求勝,因為資源稀缺,必然和其他人競爭。但如果是求生存,就不會把別人的得,當成自己的失,和競爭者一起活下去才是「無限賽局」。

在這場人生的無限賽局中,從過去在半導體業、金融業的馳騁沙場,到如今因不預期的留白而產生的新角色,每一朵順流而上開出的花,對郝旭烈而言,就是生命中最大的恩典。

本文授權轉載自:Verse

延伸閱讀:
對藝術與社會價值的追尋,沒有退休的一天——專訪鄭家鐘《一個人的活法》

羅申駿如何透過設計改變老牌大慶證券?

責任編輯:黃若彤

關鍵字: #工作術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多問一點,離健康更近一些!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陪你找回身體的聲音

健康知識普及,卻未讓選擇變得容易。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品與建議,加上網路上碎片化、標準不一的資訊,反而讓判斷成本提高,許多人因此在起步階段就裹足不前。

「很多人其實想掌握健康,卻在資訊洪流中忘了相信自己身體的感受。」VITABOX® 營養師溜溜觀察,當選擇焦慮與資訊混亂成為常態,人們反而忽略了最簡單的事——傾聽身體的聲音。VITABOX® 因此在 LINE 推出 「AI 健康配速員」,透過對話幫助消費者重新找回與身體的連結,從內在需求出發,打造簡單好上路的保健起點。

VITABOX® 「AI 健康配速員」,開啟健康對話第一步

「大眾常見的保健問題其實高度重複,但過去客服量能有限,我們常常得讓客戶等上兩三天才回覆。現在有了 AI,能即時解答基礎問題,營養師則可專注處理較複雜的個案。」溜溜說明,VITABOX®「AI 健康配速員」是一套全年無休的對話系統,平均每日處理超過 600 筆提問,其中約 90% 可由 AI 即時解決,僅有 10% 需轉由真人營養師接手。常見問題如「孕婦能吃哪些益生菌?」或「睡不好該補什麼?」等,AI 均能提供清楚、專業的建議。

若遇到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問題,則可透過機器人自動回應+AI+營養師的分層機制,轉接給真人營養師進行後續諮詢,有效縮短等待回覆的時間,也提升整體使用體驗。「我們不是單純導入 AI,而是選擇用 AI 互動來實現我們相信的一種陪伴方式,讓對身體的好奇與理解,不必等待。」

VITABOX
VITABOX® 營養師溜溜表示,「我們希望 AI 不只是回答問題,而是陪伴每個人重新認識自己的身體需求。」
圖/ 數位時代

啟用方式也極為簡單,加入 VITABOX® 的 LINE 官方帳號即可一鍵啟動。系統會先詢問性別、年齡等基本資訊;若使用者無法清楚描述問題,AI 也能進一步拋出問題、比對歷史紀錄,或透過選擇題的方式,引導釐清隱性需求與個人目標。

「像是近期討論度較高的 NMN,不少人打成 NNN、MNM,所以我們也特別訓練 AI 的語意理解與錯字判讀能力,能親切引導確認:『請問你是想問 NMN 嗎?』即使輸入有誤,也能繼續獲得正確資訊,讓使用者感受到 AI 的理解與體貼。」溜溜指出,AI 的價值不只解答問題,還要能夠預判可能的模糊與錯誤,比使用者先想一步,做到主動理解、精準回應。

整合知識圖譜,打造 AI 與營養師的雙軌協作

這套 AI 系統由大型語言模型(LLM)驅動,結合 VITABOX® 多年累積的產品資料、CRM 數據、真實客服對話、營養學與醫學期刊,建構出可持續學習的健康知識圖譜。不同於傳統「問一答一」的機制,AI 採用語境分層邏輯,先從作息與飲食習慣切入,層層推進至保健建議,再進一步提供產品推薦,並不直接導向消費,反而強化使用者信任與參與感。

「我們不是在打造冷冰冰的機器人,而是塑造一個有溫度的健康夥伴。」溜溜強調,VITABOX® 延續 Make it Simple 的核心精神與一貫的品牌語調,講究準確,也講究陪伴與信任。

VITABOX
有了「AI 健康配速員」多問一點,營養師也能專注處理較複雜或個人化程度高的專案。
圖/ 數位時代

為強化資訊安全與建議品質,AI 系統由營養師與產品團隊共同把關,建置完整的風險識別與回應邊界。當提問涉及藥物、疾病診斷等超出 AI 處理範疇時,系統即自動提醒使用者就醫或真人諮詢,避免誤導。

為了讓整體設計貼近使用者,VITABOX® 將 AI 健康配速員直接整合在 LINE 平台上,無需額外下載 App 或開啟網站。「我們並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而是在他們最自在的地方,陪伴他們開始健康對話。」

「AI 健康配速員」於 2024 年九月正式上線,初期封測滿意度不到五成,經三個月優化調整後,2025 年第一季提升至 98.7%。溜溜分享:「我們收到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用戶回饋,有顧客表示被『一秒就收到回覆』嚇到,覺得回覆既『精準』又『貼心』;也有顧客雖然猜到是機器人,卻仍感謝 AI 的『悉心回應』,甚至有人說:『你們的服務系統真的很好,跟真人營養師一樣厲害!』這些回饋顯示,AI 的回覆品質已能與真人營養師無縫銜接,讓顧客在體驗上幾乎沒有落差。」

最令人驚喜的,是品牌導入 AI 後,整體轉換率提升了 13%。「原本只是想減輕客服壓力、解決顧客的問題,沒想到竟然也助攻銷售轉換,真的是意料之外!」

愈簡單、愈不容易,VITABOX® 的選擇與堅持

AI 強大而即時,那還需要營養師嗎?溜溜給出的答案是肯定的。「AI 是輔助,不是替代。它能處理多數標準問題,但人與人之間的細膩互動與臨床判斷,是 AI 做不到的。」她舉例,曾有使用者一開始以為是退化性問題,後來經過營養師協助釐清生活與補充習慣後,才發現另有可能的影響因素。這類交叉比對與個別化觀察,仍需仰賴營養師的經驗和引導。

因此,VITABOX® 保留「一鍵切換真人諮詢」的設計,當問題超出 AI 範圍,系統會即時轉由專業營養師接手。AI 專注於初步引導與問題分流,營養師則投入更具判斷力與價值的個案管理與產品研究。

VITABOX® 也是目前業界少數以 AI 提供「專業智能健康輔助」的品牌,跳脫傳統 FAQ chatbot,真正落實「以人為本」的對話設計。「健康的選擇,就是多問一點。多問一點,就能往健康的理想更靠近一點。」溜溜笑說,有了 AI,就不用擔心麻煩別人,什麼問題都能安心提問。「當營養師不用再回答重複問題,就能更聚焦在專案開發、營養規劃、檢測優化等工作。」

這樣的設計思維,也與一直以來的品牌理念相呼應。不上通路、不靠代言的 VITABOX®,始終專注於天然成分(A.A. Clean Label 無添加)、加乘配方(VITASYNERGY®)、安全驗證(SGS、BSI)與永續包裝(FSC 紙材、環保油墨)。從產品研發到服務設計,一以貫之地實踐「Make it Simple」的初衷。如今,「AI 健康配速員」更讓「今天開始享受健康生活」成為每個人都能實踐的行動起點,把保健變簡單,也更容易開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