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的經營階層,在媒體面前習慣「低調」;但威盛的股價表現,在資本市場上卻是出了名的「活潑」。
威盛上市700多天,與智原、訊連和禾伸堂都曾是「股王俱樂部」成員。威盛曾於去年8月創下盤中股價顛峰620元,也曾於4個月後下滑至167元。而今,在威盛剛度過上市兩週年紀念日的3月天,月底收盤價已突破320元,短短3個月,股價又翻了一倍。
「好像在坐雲霄飛車,」一位坐在號子中看盤的老伯如此形容。
**股票基本面佳
**
目前一張股票需30萬以上的威盛,是全世界第四大IC設計公司,股價水準被市場暱稱為「鮑魚股」或「魚翅股」,通常也只有富有大戶或法人機構才買得下手。然而,自1999年3月5日以128元掛牌以來,威盛雖然股價震盪劇烈,但卻不影響法人對威盛的鍾愛。
以外資、投信與自營商三大法人持股率觀察,除了有28.4%的董監事持股外,外資的威盛持股率佔11.1%,投信持股率也有3.01%。
法人機構的動向之所以受到投資人重視,主要原因在於他們通常能比散戶能更早知道散戶所不知的訊息,動向備受市場矚目。而歸納近一個月來各家法人對威盛的研究報告,幾乎一致認為「基本面看好」。
日前才在台北舉辦亞太科技會議的美林證券,在台灣數百家IC設計公司中,只列名威盛和智原,並直指像IC設計業等「腦力密集股」,將是下一波產業重心;所羅門美邦半導體分析師也在3月初,將威盛評等由「中立,高風險」調升為「買進,高風險」;英商華寶(UBS Warburg)證券也看好威盛基本面,建議「買進」,以本益比20倍計算,華寶將威盛目標價看上360元,甚至還有媒體以過去多頭時期科技股30倍本益比計算,認為威盛股價有挑戰540的實力。
**可望成為產業標準制定者
**
市場對威盛基本面的信心,來自於代工景氣、產品廣度與公司策略三方面。
以代工成本面來看,禮正投顧的IC設計研究員林一宏分析,一般預期全球整體代工市場回春會在今年三、四季以後,這對IC設計公司來說,具備成本降低優勢。
再以公司產品面來看,若將晶片組分為英特爾、AMD(美商超微)、獨立型與整合型四大領域的話,威盛在這四個區塊中都有支援,產品線完整,廣度為同類型廠商所不及;另外,英特爾所推的RDRAM架構目前尚未為市場接受,而威盛主推的DDR架構卻大致已準備就緒,如群益證券估計,威盛晶片組整體市佔率,將可由2000年的38%提昇至2001年的45%。
再從策略面觀察,威盛的中國大陸佈局,也是多數法人看好的一塊。如與中國排名屬一屬二的聯想、北大方正等電腦廠商合作,利用中國廣大低廉的勞力成本,主推以上網為主軸的低價資訊PC,以PC來說,「中國大陸是個積極成長的市場,而歐美已是替換型市場,」群益證券經理蔡仲宗說,在全世界總體PC成長率趨緩,威盛在資訊 PC中所採取的「低價」、「中國」策略,頗為法人稱道。
德盛投顧企研部首席研究員傅子平,則是從「兜IA架構平台」角度去看威盛的策略。在傅子平看來,「就如同英特爾當年兜PC的架構平台一般」,從一連串的技術購併,到轉投資PDA的代工設計公司宏達國際等,隱隱然似乎在兜一個IA架構的雛形,希冀成為產業標準的制定者。
**成長爆發性是觀察焦點
**
雖然威盛在CPU的效能上未受好評,但事實上用在IA上效能其實已經足夠,「他們轉到IA上是很合理的,也是對的策略,」但分析師也點出,放眼目前IA市場中的成功產品,除了個人數位助理如PDA外,很難看出其他廠商能做出任何像PALM這樣,能夠大量生產與獲利的產品。
此外,白熱化的同業市場競爭,恐怕會在今年第二季才會正式拉開序幕,更是分析師提醒投資人的觀察重點。舉例來說,最近有高額成交量,法人大量買超的矽統最值得注意。自矽統在宣佈要自建晶圓廠後,去年也歷經了許多風風雨雨,但法人們預估今年矽統量產能力釋出,產品線也擴增後,對威盛來說將形成很大壓力。
因此,甚至有分析師認為,第一季可能是威盛今年最好的一季,第二季之後所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會倍增。
理由在於,從第一季的市場競爭狀況看來,各家新產品對市場影響度還不是很高,加上第一季整個PC市場有稍稍回溫現象,因此拉出亮麗業績;但各家新產品在第二季導入市場後,除了產品毛利有下降之虞外,威盛新產品在同業競爭下如何勝出,才是影響未來營收的關鍵。
如大通證券在3月初的研究報告也指出,雖然威盛目前已有其品牌與市佔率優勢,基本面依然強勁,但卻已將評等從「Market Performer」調至「Market Underperformer」,每股盈餘也從原來的15.2調整為13.65,由此約略可見威盛所面臨的市場挑戰。
**產業變動迅速的晶片組產業
**然而,不論市場如何揣測,威盛的腳步事實上從未停歇。
如威盛3月份拉出單月營收額突破38億元的佳績,預計將在今年至海外發行ADR籌資100億新台幣,其中有50億元將用於購併或策略聯盟。多數分析師認為威盛達成今年的營收目標450億並無太大問題,但也有許多研究機構認為,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威盛今年毛利率會較去年低7至10%左右,不易保持去年約40%的水準。
對於生命週期只有6至9個月的晶片組市場來說,變動激烈的市場戰況,也如同威盛近來猛衝的股價。市場上喊盤式價格甚至已叫上600元以上,「這個價格目前來看有點太誇張了,」業內分析師如此表示,但歸納各家研究報告目標價,從14餘元EPS乘上各家不一而足(從23至30不等)的本益比來計算,價格約從280至450元的範圍內變動。
都在喊不景氣嗎?然而,對像威盛這般基本面強的企業來說,相對於其他個股,威盛的股價仍是突出得令人眼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