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網5000億商戰開打
固網5000億商戰開打
2001.03.01 |

農曆大年初五(1月28日),天氣冷得叫人直打哆嗦。
這一天是開工日,南京東路沿途商店的鞭炮聲,讓冷空氣暖了起來。這股開工的熱鬧氣氛延燒到五段的力霸飯店,飯店17樓張燈結綵,宛如嫁娶般一片喜氣。新固網業者東森寬頻電信在這一天召開記者會,宣佈開台營運。東森寬頻電信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王令台,露出難得笑容,驕傲地向記者展示國內第一張民營固網營運執照。
緊接著,另一家新固網業者台灣固網輸人不輸陣,一反保守低調的作風,於2月8日舉辦新春記者會,由副董事長李太程和營運長張孫堆領銜,正式對外介紹台灣固網的經營團隊。席間,對於東森寬頻電信搶得第一家開台,李太程有些不以為然地說,當初行動電話有將近100萬待機戶,當然先搶先贏,但是固網沒有待裝戶,先搶不會先贏,先開台反而露了自己的底牌。
這段期間,第三家新固網業者速博(Sparq,原新世紀資通)也沒有閒著,在電視上頻頻以「速博」商標,向消費大眾招手。橘色底的廣告加上女高音的背景音樂,讓人不經意聯想到遠傳電信首支以交響樂為背景的廣告,有消費者開玩笑地說,希望他們的服務和價格不會如廣告一般曲高和寡。

**農曆年後的固網大戰

**
才剛過完農曆年,新固網業者動作就如此頻繁,意味著一場新世紀電信大戰即將開打。然而對消費者來說,最大的意義恐怕是有沒有更便宜的電話可以打?而且寬頻上網的費用是否更低廉?對於早想從撥接升級寬頻,卻礙於價格過高的消費者而言,夢想可能提早實現嗎?
東森開台當天,王令台就發下豪語,不管中華電信如何降價,東森的價格一定比中華電信還低,一副壯士斷腕之姿。王令台確實必須狠下決心,因為肩上扛的是力霸集團搶攻高科技產業的重擔,同時也是唯一機會。
擁有水泥、紡織、飯店、百貨公司等傳統產業的力霸,近年來幾次嘗試跨足高科技產業,每每擦身而過,尤其4年前,僅以1分之差,將大哥大執照拱手讓給其他業者,王令台含恨至今。這次力霸集團好不容易取得高科技產業入場券,又是全世界當紅產業,王令台自然奮力一搏。
回想去年3月19日,交通部核發固網籌設執照時,東森是最不被看好的團隊。因為和國民黨走得近,恰逢改朝換代,許多人都預估王令台可能會再度飲恨。「總統選舉開票當天,我們心情就像洗三溫暖一樣,忽冷忽熱。取得執照之後,心情又像是一顆石子落了地一般,」東森寬頻電信執行副總經理鄭俊卿神情愉快地說。

**東森積極拔得頭籌

**
取得籌設執照當時,王令台就對外宣稱要成為第一家開台營運的業者。為此,開台前半年,王令台每天上班超過14個小時,「他沒有下班,底下沒有人敢走,」鄭俊卿說,因為工作壓力太大,王令台還曾經數度引發胃痛。
半年前,為了及早取得營運執照,王令台幾乎天天到主管機關交通部電信總局報到。當申請營運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時,更是早上8點半就可以在電信總局看到他,帶著員工忙上忙下。
為東森建置網路系統的法國電信設備供應商阿爾卡特(Alcatel),也是片刻不得閒,平常只提供60到100人協助客戶建置系統,這回一口氣從全球各地調了200名人力,就為了讓東森成為第一家開台營運的固網業者。
其餘兩家業者固然對東森寬頻電信拔得頭籌,頗不以為然,但都不得不承認,東森確實掌握一些他們沒有的優勢。
首先就是台鐵的環島光纖網路。當初台鐵公開尋求電信合作對象時,三家新固網業者都有參與競爭,最後由東森寬頻電信脫穎而出,台鐵以資產作價方式,投資東森新台幣80億元,東森則取得台鐵光纖網路的獨家使用權。「東森可以第一家開台,台鐵的光纖網路幫了不少忙,」經營企業用戶網路專線服務的台灣電訊總經理周鐘麒指出。
當時落馬的另兩家固網業者,本想藉著台電、瓦斯公司與有線電視系統鋪設光纖,奈何缺錢的地方政府都想藉此大撈一筆,遲遲不肯開放路權,兩家固網公司只好回過頭來要求台鐵開放環島光纖使用權。
「不過,就算是開放,東森已經先使用8個月了,其餘兩家業者短時間內未必追得上,而且,東森還可以少繳1億元的租金給台鐵,」鄭俊卿的喜悅,不言可喻。

**東森得天獨厚的有線電視

**
對另兩家業者來說,東森的另一項優勢就是有線電視網路,「大家原來都以為東森要用有線電視纜線作為連接到家庭用戶的線路,結果不然,它是用有線電視纜線的溝管拉光纖,」一名電信界人士說:「東森只要一句:『到您府上檢查有線電視線路。』沒有家庭會阻止他們拉光纖,但是其他兩家固網業者想拉光纖到家庭用戶,卻是難上加難,住戶多半的反應是,已經有中華電信了。」也因此,台灣固網和速博的光纖網路泰半只能拉到大樓底下。
就連速博原本計畫以無線傳輸的LMDS(無線寬頻接取設備)取代末端的光纖網路,仍因大樓住戶對輻射的存疑,採購的大批無線通訊設備只好擱置一旁,任其折舊。

**中華電信仍是老大

**
不過,不管3家業者如何努力拉光纖,在連到家庭、企業用戶端的「最後一哩」(the last mile)網路,還是輸給中華電信。經營超過50年的中華電信,有全島最為密集的電話線路,新固網業者就算耗費2到3年時間,也只能完成全島主要都會區「光纖到府」(fiber to the home)的網路。而中華電信「最後一哩」連到全台1260萬用戶,「正是最寶貴的資產,」中華電信董事長毛治國指出。
因為「最後一哩」多半掌握在中華電信手裡,新固網業者即使拉的是光纖網路,品質上優於中華電信老舊的銅纜線路,短期內仍舊只能和中華電信談判網路互連,做長途電話、國際電話和企業用戶的生意。
然而中華電信也不是省油的燈,不會坐視市場流失。過去一年,中華電信已經三度降價,國際電話降幅達三到四成,長途電話降幅也有二到三成。這還只是中華電信第一波保衛戰。
中華電信第二波保衛戰,是大幅調降ADSL(非對稱數位用戶迴路)寬頻上網費率,降幅超過五成。此外,今年並增加採購126萬門的ADSL設備。因應新業者開台營運,中華電信早已嚴陣以待。

**主要商機在寬頻上網

**一般預估,目前固網市場將近1500億元,10年內商機將擴大到5000億元,「中間增加的,絕大部分來自寬頻上網,」元大投信襄理彭國興說。
彭國興分析,將固網業務區分為語音(市話、長途、國際電話)和數據(寬頻上網),語音部分成長有限,但是數據部分絕對呈倍數成長。
根據資策會統計,今年寬頻上網用戶將成長80萬到120萬戶,倘若以寬頻上網大約每戶每月1000元計算,全年市場將近15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10年,中華電信1000多萬電話用戶,轉成寬頻上網用戶,如何經營這群寬頻上網的大軍,豈止是毛治國的當務之急,其所帶來的商機更是兵家必爭之地。
台灣固網營運長張孫堆認為,論網路建設,三家新業者實力相當,但是論銷售,恐怕只能靠價格戰了。三家業者均已表態,價格都將比中華電信低。不過,「大家最好取得一個市場均衡價格,否則遲早會無利可圖,因為打價格戰是打不過中華電信的,」周鐘麒說。
從過去和台灣大哥大爭奪行動電話龍頭寶座,中華電信已練就一身調降費率的好身手,「比價格,中華電信絕對是價格的領導者,」毛治國說。
毛治國不諱言,中華電信的市佔率一定會減少,他預估,3年內國際和長途電話市佔率將流失20%,市內電話則減少5%。不過,他亦認為,業者大打價格戰將會刺激話務量成長,加上寬頻上網市場迅速起飛,整個固網市場逐年成長,雖然市佔率下降,營收卻是成長的。
「這場仗並不難打,」毛治國信心滿滿地說。

**大哥大帶來加分效果

**
相較於東森的優勢,台灣固網所屬的太電集團旗下擁有台灣大哥大,速博所屬的遠東集團旗下則擁有遠傳電信,這兩家大哥大公司為他們帶來的好處也不少。
台灣大哥大460萬用戶將是台灣固網的潛在顧客,而台灣固網亦可利用台灣大哥大遍布全台的350個銷售據點。同樣的,速博也擁有遠傳電信帶來的300萬潛在顧客。
更重要的是,兩家固網業者因為經營大哥大的經驗,對電信市場的遊戲規則已有所瞭解。
此外,「以有線結合無線的綑綁式服務,也是一大優勢,」速博發言人郭明琪認為:「誰不希望辦一次手續,就包辦有線電話、行動電話和寬頻上網呢?」
事實上,王令台也承認,少了大哥大確實是他心裡永遠的痛。沒有經營大哥大的經驗,即使奪得第一家開台,王令台在電信市場終究是一位新手,還得花時間、繳學費從頭學起。

**一場財力消耗戰

**
不論如何,今年4家業者大打價格戰,肯定有一場好戲可看。然而固網是一場持久戰,一般評估,起碼要7到8年才會開始賺錢,價格戰打到最後,真正比的恐怕是財力。
中華電信市值高達7000億元,本就不用擔心,速博所屬的遠東集團向來以財務操作見長,台灣固網所屬的太電集團旗下則擁有台灣大哥大這隻金雞母。市場傳言,東森寬頻電信所屬的力霸集團,財力屬四家業者中最弱者,是東森一大隱憂。根據證期會最新統計,力霸集團董監持股質押比重之高名列前茅,大股東信用過度擴張,潛在風險不小。
固網5000億商機,誰能爭鋒?是中華電信、速博,還是台灣固網,或是東森寬頻電信?中華電信將繼續保有霸主地位,還是新業者將扳倒電信巨人?這肯定是未來10年最精彩的一齣戲。

關鍵字: #Googl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