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異質整合」奠定新技術:盟主台積電如何領軍?SEMICON West 2024紀實之二
【觀點】「異質整合」奠定新技術:盟主台積電如何領軍?SEMICON West 2024紀實之二

Semicon West 2024會場內,半導體業者以「高牆」形容用於AI的高效能運算面對的技術挑戰。兩堵巨牆橫在面前,必須跨越:在能源消耗方面,高耗電之牆擋住去路;而在AI相關資訊處理,記憶體高牆(memory wall)同樣令開發人員頭痛。

過去二十年,電腦運算能力成長了九萬倍;但記憶體頻寬相對只增長了30倍。生成式AI要傳送、處理文字、影音、編碼、翻譯等等各類的巨量資料,恰恰對上了記憶體之牆。近來引發業界關注的HBM高頻寬記憶體,正因AI需要面對如此衍生的需求而生。

多元整合潮流,颳進保守的車用領域

不管是晶圓製程向兩奈米以下更精細節點推進、或是 HBM 記憶晶片開發與量產、Infiniband或光傳導等等資料傳輸技術的推出,單一領域的技術演進已不足以滿足生成式AI爆炸性的全面性能需求。

日月光集團的William Chen就在主持封裝異質整合(heterogenious integration)議程時,以「封裝就是晶片」(The package is the chip)形容新一代的晶片定義已超越了傳統的晶片。

新近宣布或推出的輝達H100以及AMD的BI300都是明證。台積電的CoWos或是三星的Cube,都是以所謂 2.5D或3D的立體封包架構,將不同元件高度整合在「晶片」內。輝達熱賣的H100晶片內不僅是一個台積電4奈米、800億個電晶體的GPU,更搭配六個HBM 記憶晶片,而明年要交到客戶手中的輝達B100則近乎是將兩個完整晶片包在一起。

類似的多元整合潮流也正快速席捲汽車電子領域。此次Semicon West年會的智能行動(Smart Mobility)議程,其內容完全聚焦小晶片(chiplet)。

整個汽車業已在今年完全擁抱小晶片技術途徑,揚棄原本引擎控制、倒車、定速等各自分立的處理系統,而將不同功能的小晶片集積整合到一個車用的控制運算、通訊娛樂整合平台上。

汽車業向來在新技術取用上最保守謹慎、極度在乎安全,但在電動化、數位化、邁向自動駕駛等多重壓力下作此改變,Robert Bosch 公司 Crylle Brandon 操著濃厚的歐陸腔調感嘆:「我們都戰戰兢兢」。

抓住AI世紀機會,台廠必需全員動員

為能滿足AI、車旅等市場的高度緊迫需求,半導體產業也努力善用AI這個工具。不僅在場的車用電子業者提及用AI提高小晶片開發成效,台積電等代工製造業者也早已招聘晉用AI與機器學習人才協助確保運作順暢與品質。

而更上游的EDA設計工具系統廠商經驗更已證明,AI 可將原本花費以週計算的驗證時間縮短到數小時。連在Semicon West分享研發經驗的半導體材料企業,也不意外地將運用AI視為加快探索高效率半導體新一代材料的利器。

半導體業要抓住AI的世紀機會,更要克服迫在眉睫的 AI技術與營運挑戰,必需全員動員,由上游至下游,無一可置身事外。

台積電登高一呼,率台灣攻頂兆元美金產業

為順利將CoWoS系列佈局完成,確保晶片開發與量產順暢,台積電已號召成立3DFabric聯盟,將相關的夥伴聚攏入列。

台積電資深協理Lluis Paris對滿室業界人士秀出投影片,從EDA設計服務、智財權、記憶體、基板、以至外包測試等等領域的協作廠商,全數列入,務必溝通、行動有序。

台積電在異質整合這條不歸路佈下3DFabric聯盟這一步棋,正是2022年第四季以來,半導體業因應 ChatGPT語言模型問世而爆發AI高度成長的最佳寫照。

全體總動員,攻關突破,跨越技術與營運高牆,往2030年或2032年的兆元美金產業跨步。

延伸閱讀:【觀點】科技巨頭的AI登頂大挑戰:發展與耗能如何平衡?SEMICON West 2024紀實之一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責任編輯:李先泰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兼顧創新與客戶需求,蔡司半導體以微影跟數位雙引擎助半導體客戶成長卓越

在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中,蔡司半導體製造科技(ZEISS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ZEISS SMT)一向低調但卻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例如,花費30餘年時間投入研發,與全球最大的晶片微影設備供應商艾司摩爾(ASML)合作推進極紫外光微影(EUV)技術,協助台積電等客戶將電路微縮至奈米甚至埃米級的精細尺度,打造更小、更快、更省電的晶片,靈活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

從EUV微影光學系統開始,ZEISS以光罩檢測與驗證、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完善服務

「目前最令人振奮的進展是高數值孔徑EUV(High-NA-EUV)技術。」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表示,這項技術將幫助晶圓製造商邁向2奈米甚至埃米級製程,更好滿足人工智慧(AI)晶片等高效能應用需求。

蔡司半導體提供的服務不僅止於微影光學領域,隨著製程複雜度提升,蔡司因應客戶需求將產品服務範疇逐步擴展到光罩檢測、製程控制,以及先進封裝與失效分析等跨領域解決方案,協助半導體客戶創新與持續產業變革。

ZEISS SMT
蔡司半導體技術長暨產品策略負責人Thomas Stammler博士分享蔡司半導體的最新產品技術進程。
圖/ ZEISS SMT

例如,蔡司半導體推出光罩檢測與驗證系統–AIMS® EUV–協助晶圓製造廠模擬EUV設備的真實運作條件,判斷光罩上有那些關鍵缺陷,缺陷修復後還可以協助驗證是否有修復成功,確保光罩品質,進而保障良率與降低生產成本。

隨著先進製程逼近物理極限,產業轉向先進封裝尋找新突破:無論是以3DIC進行堆疊、還是以Chiplet進行模組化設計,都讓晶片可以在效能與能耗之間找到新平衡。蔡司看準這波趨勢,不僅提供異質整合相關設備,更將其在醫療影像、顯微鏡等領域累積的技術力,延伸到半導體檢測,讓解決方案更具差異化,也能快速回應市場變化。

化180年經驗為創新基礎,以數位化驅動持續創新

蔡司半導體為什麼能成為艾司摩爾EUV與High-NA-EUV微影設備的光學系統獨家供應商?答案來自近180年的技術底蘊與持續創新的企業文化。

「近180年的累積,讓我們能挑戰極端工藝,例如打造原子級平整度的EUV鏡面。」Thomas Stammler進一步解釋,蔡司半導體不僅傳承傳統光學工藝,也擅於跨域創新,將演算法應用於光學設計、利用AI提升檢測精度,並透過數據串聯製程控制。

事實上,蔡司半導體早在許多年前就將數位化與人工智慧技術融入研發設計、生產製造與產品服務等環節,持續優化核心競爭力。舉例來說,為了讓EUV設備鏡面達到原子等級的平整度,蔡司半導體在設計階段便透過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模擬、修正與驗證,確保鏡面平整度符合預期;此外,也將人工智慧與數位化科技應用在光罩檢測、修復、量測,確保產品功能有利於客戶發現與修復缺陷、進而提升良率等。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鏈結供應鏈資源與力量成就共好

「我們的數位化應用不僅是單純的優化產品,而是支持客戶共同研發,解決真正的營運痛點。」Thomas Stammler進一步指出,台灣半導體客戶具備技術領先地位,需要在地團隊與客戶進行定期且密切的互動溝通以確保創新模式與客戶需求一致。「我們有很多前瞻技術測試與驗證都是從台灣開始,這也是我們會持續加碼台灣投資的原因之一。」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面帶微笑地解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具關鍵地位,台灣團隊的角色不僅僅是銷售與售服,更參與研發與應用工程,鏈結全球資源,快速回應客戶問題,同時,確保技術解決方案與客戶需求一致。」

ZEISS SMT
台灣蔡司半導體總經理范雅亮表示,蔡司半導體的全球在地組織架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回應客戶與市場需求。
圖/ ZEISS SMT

這份承諾,不僅是技術合作,亦體現在人才培育。為了讓在地團隊與德國總部保持同步,蔡司半導體建立跨國人才交流機制:不只是派台灣工程師到德國進行長期訓練,也讓德國專家定期來台灣與團隊共事,形成雙向交流的人才循環。「透過雙向交流模式,台灣工程師能第一時間掌握最新技術脈動,同時把在地客戶需求回饋給德國研發團隊,加速解決方案的落地。」范雅亮如是說道。

為了向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傳遞:蔡司半導體全面布局「前段製程到後段封裝」並提供相應產品服務,於SEMICON Taiwan 2025國際半導體展期間,以論壇跟專家座談等多元形式與台灣生態圈互動,以全球資源、在地合作的方式,與台灣半導體產業生態圈一同前行。

展望未來,蔡司半導體不僅會持續投入技術創新,也會從各個面向深化與台灣的連結,協助客戶持續突破極限,邁向卓越成長。

更多資訊歡迎官網了解:蔡司半導體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