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4月,台灣經濟新報(TEJ)以前瞻眼光投身金融財經資料庫建設,專注提供證券金融市場基本分析所需的資訊。三十餘年來,TEJ已發展成為台灣指標性的金融財經資料庫之ㄧ;然而,TEJ並未安於現狀,而是不斷創新,緊跟時代脈動,從單一的數據提供者轉型為全方位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顧問。
與時俱進:從數據到智慧
台灣經濟新報(TEJ)雖名為「新報」,實則不是傳統報社。1990年4月,具媒體背景的創辦人洞見資訊的價值潛力,相信掌握資訊就是掌握力量,遂投身金融財經資料庫建設,專注提供企業財務、營運狀況等關鍵情報,成立初期就埋頭苦幹三年,收集自民國60年以來的上市公司資料,建置電子資料庫,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隨著電腦普及,又順應經濟起飛和大專院校廣設的時代趨勢,TEJ搶先完成的電子化資料庫開始展現優勢,吸引各大企業、金融機構如銀行或投信投顧公司,以及學術單位等取經,獲取研究資料、投資策略、投資工具等,TEJ也逐步走向「亞太地區金融科技方案解決者」的市場地位。
三十餘年來,TEJ不只累積數據,也組織一支強韌的專業團隊,涵蓋金融、技術、會計師、企業評價師,PMP專案管理師,企業永續管理師,碳管理師等各領域專家,與時俱進滿足客戶需求,提供高價值的資料庫和解決方案。除了提升數據廣度,資料庫涵蓋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TEJ也深化資料庫建置能力,透過領先技術做到最即時、最準確的數據掌握度,這項核心競爭力也讓TEJ不只能立足台灣市場,也能放眼海外客戶群,為有興趣投資台灣的海外企業提供投資洞察。
今時今日,單純擁有數據已不足為奇,上市上櫃公開發行公司的資料,以及政府開放數據等唾手可得;真正的價值,是提煉洞察與解方。例如,愈來愈多企業的投資策略從過去的人為判斷走向程式交易,如今又邁入量化金融的領域,這代表投資者對即時市場波動的關注度與日俱增,而TEJ不只能做到即時資料供給,更透過多面向的資料以及工具,像是 TQuant Lab回測系統 ,投資因子資料庫(Factor Library)、Multifactor多因子分析、事件研究系統、API數據串接服務等,幫助投資者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市場脈動,並挖掘出正確有效的投資因子。
高效決策:應對監管挑戰與風險管理
除了投資需要策略,在複雜多變的金融環境中,法規遵循(RegTech)或許才是金融機構的首要挑戰。不怕法規複雜,最怕變動頻繁;對此,TEJ為金融機構開發一套合規管理系統,提供自動化的合規風險監控和報告工具,並佐以專業的法遵顧問服務,舉凡IFRS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BIS資本計提、 VaR(Value at Risk)等,都能幫助企業識別與落實法遵。
監管挑戰之後,還有風控難題。如銀行放款前的企業評估,需仰賴真實完整的情報支持,萬一踩到地雷,可是要花上好幾年才能彌補虧損。而TEJ所開發的「TCRI企業信用風險指標」,即是從會計分析(Accounting)、產業發展前景(Industry)、經營層風險(Management)三大構面全面評估企業信用風險,助客戶掌握企業獲利模式、獲利穩定性、營運體質等情報。同時,TEJ的「TGPS集團觀察家」整合上市櫃和中小企業資料,搭配具有可驗證的集團歸屬方法論,幫助客戶快速掌握企業所屬集團與企業在集團內的關係,減少因資訊不對稱而導致的風險。
引領產業:建構ESG標準也探索AI應用
目前,金管會要求企業發布永續報告書,已有超過800家企業響應。然而揭露內容缺乏一致性,如同早期上市櫃公司公開財報的狀況,顯見ESG落實之路尚在摸索階段。
為了幫助台灣企業更穩健落實ESG,TEJ建置了ESG資料集,掌握涵蓋全台灣公開發行以上企業包括環境、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三大面向的指標,並且不斷滾動式更新,接著TEJ的TESG永續發展指標中,更取得國際非營利組織SASB(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授權 ,建構基於ESG因素的企業評估工具,提供具有可分析性的視覺化儀表板,為企業和投資者貢獻決策依據,並協助金融機構完成責任投資與責任授信的目標。另外,今年9月,TEJ也領先業界為金融機構超前部署,舉辦【從政策到實務:台灣企業如何應對TNFD挑戰】課程,幫助企業掌握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的實務做法。
以前瞻眼光與時代同行。TEJ也擁抱AI科技,積極探索應用於ESG數據分析、風險評估和預測模型,後續將陸續推出智能客服,為客戶提供24小時即時解答服務,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和運營效率。走過三十餘載,TEJ努力擺脫一般既有的包袱,從數據提供者蛻變為全方位金融科技解決方案顧問,持續引領產業前進。未來又會有哪些創新服務,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