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現象
豆芽現象
2001.02.01 |

大家都吃過豆芽菜吧!豆芽生長的速度之快,令人嘆為觀止,短短一夜之間,竟能抽長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來既壯碩又飽滿。
然而,豆芽的質地卻異常脆弱,稍遇外力便應聲斷裂。 很多事物的發展都很快,但也因為發展快而使得內涵的提升跟不上腳步。
例如,台灣民主開放的過程只花了短短10年時間,腳步相當快,但是深度的民主素養與認知,卻不見得完全普及,因而導致當前政治上的許多脫序、甚至反淘汰的情形,這種情形就像豆芽一般。
又好比台灣建築業的發展,同樣存在相當程度的「豆芽現象」。 台灣建築業在1980年代發展得相當快速,但建築工人專業素質提升卻相當有限,建商對工程管理與規劃設計品質的重視程度,也未跟上腳步。
七、八年前,聯強在尋找中、南部分公司地點時,曾看上一棟頗為合適的全新辦公大樓,但仔細觀察內部,卻發現找不到冷氣機房。建商的答案竟是,「冷氣機放在陽台即可!」
類似情形屢見不鮮,建築物的硬體很先進,但屬於軟體層面的設計、規劃卻未普遍地跟上水準。

**快速發展後的現象

**
事實上,只要是發展快速的事物,必然存在或多或少的「豆芽現象」。因此,當我們在看待任何事物,並對其發展速度之快而感到驚訝、佩服、甚至惶恐之餘,如果將其中可能存在的「豆芽現象」一起加以檢視,則對事物的判斷、評估,將可更趨於理性與精準。
以大陸的經濟發展而言,其近年來發展腳步之快,可說是有目共睹,尤其是上海的進步速度,更可說快得嚇人。
但如果從「豆芽現象」來看,大陸也無法例外。當我們接觸到大陸產業界的高層主管時,其精明、積極、甚至國際觀均無庸置疑,但如果再仔細往下觀察中階主管與基層員工,落差卻相當大。
從表象上來看,大陸的經濟實力茁壯的速度讓人不得不驚訝,但各個層級的逐一提升,進而具備真正的實力,卻仍然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行。否則,就像是豆芽一般。
因此,我們在看待大陸的經濟發展時,一方面無須過於擔憂台灣會立即被超越,但更重要的是,別忽略了10年之後,一旦大陸經濟社會各個階層逐一提升,將可能產生可怕的競爭實力。回過頭來,目前台灣的經濟實力,相對於大陸仍然具有一定的優勢。
但如果未能持續提升各個層級的專業素養,去除快速發展下難免存在的「豆芽現象」,使整個經濟體質堅實化,則10年之後,台灣經濟的競爭優勢將蕩然無存,我們一直存在被大陸超越的疑慮,也將會成真。
台灣的經濟快速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未來若要繼續提升,光是一味追求發展速度已不再足夠,還必須兼顧在各個領域對專業化的深耕,整體實力才能升級,台灣企業幹部進駐大陸,經營大陸市場也才有競爭優勢可言。否則,今日到大陸是「台幹」,10年之後恐怕會淪為「台勞」!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