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平面媒體的財經記者,轉換跑道擔任電子媒體財經節目主持人,再一躍成為財經頻道總監,洪玟琴在專業領域上一路走來的成功與順遂,似乎讓人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不過洪玟琴卻搖搖頭笑說,她只不過相信一句話:「不是最早跑的人最早抵達終點,而是準備最好的人。」
平面媒體工作者跨足電子媒體,在台灣傳媒圈是司空見慣的事,但是洪玟琴卻花了足足5年,才確定自己已經「ready」。早在擔任中國時報財經記者期間,不到30歲的洪玟琴,就以優異工作表現與亮眼外型,吸引年代集團負責人邱復生與葛福鴻的注意,力邀她加入年代新聞版圖。
**年代三顧茅廬
**當時,年代開給洪玟琴「採訪主任」的頭銜,薪水也相當誘人,但是洪玟琴卻堅定地拒絕,原因是她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前後有5年時間,邱復生與葛福鴻與她晤面3次,每次談到凌晨三、五點,直至洪玟琴感受到電子媒體可以發揮更大影響力,並認為自己成熟到足以擔當重任,才於1998年離開中國時報,擔任年代生活產經台《錢線追擊》節目製作人兼主持人。
《錢線追擊》推出以來,收視率屢創佳績,來自觀眾的熱烈迴響,讓洪玟琴更深切體認到螢光幕的魅力。洪玟琴笑說,本來以為中產階級吸收專業財經知識最大的來源是報紙,但是電子媒體的即時性與擴散性特質,讓她覺得成就感更強烈,也確定自己未來方向。
專業財經背景與成熟主持功力,讓洪玟琴吸引更多有心挖角的人,非凡電視台總經理黃崧,就持續與她接觸長達一年,並允諾提供她更大的發揮空間,才打動洪玟琴的芳心。
從畢業到現在十幾年的工作時間,洪玟琴只換過二份工作,但是每一次轉換,都是紮紮實實地更上一層樓。洪玟琴笑說,她其實並不喜歡職務異動,但是一旦做決定,一定會做好周全的準備,並且全力以赴。
洪玟琴坦承,加入非凡電視台之前,有許多來自不同產業的人來挖角,包括熱門的電信、創投、軟體公司等,開出各種令人怦然心動的優渥條件,但是她仍舊一本初衷,堅定地向其他誘惑「say no」。
對於自己到目前為止累積的口碑與成績,洪玟琴謙虛表示,因為「能見度有限,也不願意耽誤別人,」所以她只做自己有興趣並擅長的事,穩健地踏出每一步。洪玟琴強調,原本她以為這個想法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有一次看到一篇報導普訊創投總經理柯文昌的文章,才知道「say no」其實是一門很深奧的學問,需要很大的勇氣,也讓她更加珍惜自己的堅持與選擇。
**重度資訊焦慮狀態
**
坦承自己處在「重度資訊焦慮狀態」的洪玟琴,時常迫切渴望吸收、學習,對於充實自己不遺餘力。主持《錢線追擊》期間,她深深感到再進修的必要,於是報考台大國際企業研究所EMBA,開始電視台、校園二邊跑的生活。
洪玟琴表示,唸書得到的最大益處,除了知識上的長進,就是人脈資源的累積。台大EMBA班臥虎藏龍,同學都是各行各業專業經理人,而電視節目剛好需要大量資源,這時候班上同學經常就是最佳人選,洪玟琴不好意思地表示,打著「同學關係」的招牌,不少平常不太曝光的對象,反而會欣然接受,這倒是當初始料未及的收穫。
研究所的畢業論文還沒寫完,洪玟琴已經有滿腦子的想法,接下來要繼續學哪些東西。洪玟琴笑說,去年她結婚休假,長達一、兩個月不是賦閒在家就是出國度假,但是假期還沒結束,她就緊張地告訴新婚夫婿:「我發現自己不適合這種生活,還是盡快回到工作崗位對我最好。」
她也不諱言,未來在財經新聞工作上走向國際,是她最大的目標。洪玟琴認為,不論是專業背景、人脈資源,她自信在國內已經相當成熟完整,因此目前最需要加強之處,就是增加自己的國際經驗與資源。
個性積極主動的洪玟琴,已經開始認真朝「國際化」方向投資佈局。除每周請外籍老師加強語文能力,生活中也不放棄任何增加國際經驗的機會,任職廣達電腦的先生,每次與國外客戶有飯局,洪玟琴就會欣然赴會去「social around」,學習如何與外國人打交道。
洪玟琴深信,沒有事先充實自己的人,即使機會從天而降,也未必看得到、抓得牢。在未來台灣財經媒體工作者走向國際化的漫長跑道上,雖然她未必會衝得最快,但絕對是最有耐力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