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信的新世紀反撲
易利信的新世紀反撲
2001.02.01 | 科技

想到金城武在台灣的超人氣,很難不想到他所代言的易利信手機,從拉麵機到鯊魚機,還有現在當紅的,辦公室數位助理手機。但易利信可不是只有手機。
這家超過百年歷史的瑞典國寶級企業,是近幾年行動通訊產業的大贏家。除了手機,易利信真正在行動通訊市場上,叱吒風雲的是賣給大哥大業者的基地台設備,佔有全球四成市場,居世界第一大。許多分析師都看好易利信在未來第三代行動通訊(3G)基地台設備的市場表現,估計起碼可以拿下全球50%的市場。

**百年電信老店

**
易利信這個名字來自它的創辦人易利信(Lars Magnus Ericsson)。125年前,他以一間13平方公尺,公寓大小的地下室,創立了這家當初員工不到10人,維修發報機的小公司,當時電話機鼻祖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發明的電話才剛剛問世。
除了發報機,易利信也開始維修電話,並在維修過程中,累積研發、製造電話機的能力。2年後易利信已賣出22具自有品牌的電話機,後來易利信更進一步跨足電信系統設備,一手包辦電信局到用戶端的所有設備。1894年時,中國第一批電話交換機就是來自易利信,在此之前,易利信已出口電話交換機到俄羅斯、挪威等國家。
但易利信真正成為瑞典最大的電信設備供應商,卻是在20世紀初。易利信當時與全球最大的電話公司貝爾,競標瑞典國內一處電話交換機的採購案,易利信以自行研發的設備擊敗貝爾贏得合約,從此成為瑞典電信設備的第一把交椅。
如今,易利信已是年營收高達百億美元的跨國企業。易利信1999年營收234億美元,合台幣超過7500億,大約是台積電營收規模的10倍。持續成長的業績,2000年光前3季的營業額就已直逼1999年全年營收。它的市值更在過去10年成長了20倍。「當然這一切全拜行動電話之賜,」易利信亞太區行銷總監莫白(Anders Moberg)說。

**專利權坐穩龍頭

**
20多年前,已是北歐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的易利信,跨入行動通訊領域,和北歐其他國家共同制訂如今風行全球的GSM行動通訊標準。1981年,易利信率先推出全球第一套GSM行動通訊系統,而鄰國芬蘭的諾基亞(Nokia)則推出全球第一支GSM手機。
從有線電話到行動電話,研發技術向來是易利信的核心優勢,每年投入研發經費佔營收15%,1999年時還名列全球前十大研發經費企業。全力投注研發的直接成效,就是擁有數量高居全球無線通訊公司之冠的專利權,光是1999年,易利信就申請了高達1300項新專利。專利權成為易利信縱橫行動通訊系統設備的一大利器,讓易利信穩居系統設備的龍頭寶座。
台灣易利信董事長楊席凱指出,易利信在GSM系統設備市佔率已高達四成,是敵手諾基亞的兩倍。不僅如此,易利信現任總裁賀斯壯(Kurt Hellstrom)也指出,在大哥大業者過度到第三代行動通訊之前,同樣能夠提供高速傳輸的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系統設備上,易利信更已囊括全球50%訂單。
系統設備更是易利信營收的主要來源,在1999年234億美元的營業額中,高達70%來自系統設備,這一部份更包辦了易利信當年90%的獲利。
此外,專利權讓易利信進一步成為全球行動通訊標準的主導者。目前全球前10大行動電話業者,包括英國最大的行動電話業者Vodafone及芬蘭的Sonera電信,都採用易利信的系統設備。易利信更積極主導新一代的行動通訊規格,例如1998年時號召諾基亞,及資訊產業兩大巨頭英特爾、IBM以及消費性電子產品的大廠東芝(Toshiba),共同開發藍芽(Bluetooth)技術與產品。現在市場上熱鬧滾滾的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主力規格,易利信也是重要技術主導者,分析師看好易利信在第三代行動通訊設備市場的表現,不是沒有原因。

**手機部門虧損連連

**
但近年來,正當易利信的系統設備不斷擴張版圖之際,它的手機市場佔率卻節節敗退。分析師認為,易利信太過強調新技術研發,反而忽略了創新和行銷。「易利信輸在手機創新的速度上,」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產業分析師葉永泰認為。他強調,諾基亞贏在不斷推陳出新,將手機從工具性產品轉變成消費性,甚至裝飾性產品。
1999年時,易利信手機市佔率還能有諾基亞的一半,到了2000年第三季時,全球市場佔率已跌到10%以下。
不僅在全球市場,易利信手機連在本國市場都已經失守。使用諾基亞8210手機、就讀於斯德哥爾摩大學的華裔學生林漢宣說:「在學校裏,10支手機大概有7支是諾基亞,只有3支是易利信。」
失守之外,更慘的是易利信的手機部門在2000年時開始出現虧損。當年第三季就賠了4.1億美元,全年預估還將出現16億美元的赤字。許多分析師都認為,易利信應該找代工廠生產手機,或者把手機部門賣掉,專心經營網路設備市場。
1年多前,賀斯壯就任總裁時,董事會賦予他的重任之一,就是挽救該公司岌岌可危的手機部門。如今,賀斯壯已將瑞典及美國兩地的手機工廠轉型成系統設備的生產線,同時釋出低階手機的代工訂單到生產成本低廉的亞洲國家。近期更有傳聞指出,易利信將和亞洲電子公司合資成立生產手機的新公司,甚至打算出售整個手機部門,可能對象包括日本松下(Panasonic)。
美國《商業周刊》(Business Week)指出,賀斯壯這一步棋,表面上看是為了挽救手機部門,實際上,更是為了鞏固系統設備的江山,避免系統設備被手機拖垮。分析師亦認為,如果易利信放任手機部門繼續虧損下去,最後可能連系統設備的市佔率都會被對手迎頭趕上。

**來自Internet設備業者的挑戰

**
當行動電話進入2.5代,甚至第三代系統之後,大哥大不只是拿來講電話,也可以上網。易利信的威脅,不再只有像諾基亞一樣的行動通訊廠商,還有積極卡位的Internet設備業者,例如北電網絡(Nortel)、朗訊(Lucent)和思科,「網際網路本來就是他們的拿手絕活,」諾基亞通訊系統事業部副總裁博格威(J. T. Bergqvist)指出。
2000年12月,博格威來台推廣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時,曾信心滿滿表示,第三代行動通訊結合了行動通訊和Internet,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機會,諾基亞目前正與Internet設備的龍頭思科進行技術合作,「未來第三代行動通訊,諾基亞系統的市佔率一定會超越易利信。」
行動電話結合網際網路是一個全新的競賽,優勝劣敗,還很難說。美國《商業周刊》甚至認為,思科也有可能脫穎而出,躍升為第三代系統設備的第一大廠。雖然目前易利信已取得21家業者第三代系統的採購合約,領先群雄,但它的對手都認為,2001年底之前全球將釋出100張合約,到時再論英雄也還不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