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聊天打字就能改角色外觀!Roblox搭上生成式AI,為遊戲創造4D新生命
【觀點】聊天打字就能改角色外觀!Roblox搭上生成式AI,為遊戲創造4D新生命

自生成式AI爆炸性成長以來,很多人都在談它對遊戲開發的衝擊,甚至有人認為未來「只要會打字」都能做出遊戲。

不過,不論是遊戲開發商開發自己的專用工具,或是第三方軟體業者開發任何人都可使用的工具,似乎都不具備立即可見的經濟規模。

此時我想到了Roblox。

許多人對大型多人線上遊戲建立平台Roblox的印象可能停留在「因為疫情而暴紅的遊戲」。看了過去幾年的數字後發現,疫情確實讓它「蛙跳」(指突破性發展),但它也在此之後保持近乎線性的成長。

使用者規模方面,目前Roblox的每日活躍使用者(DAU)超過8,000萬人,而每月活躍使用者(MAU)超過3.5億人。使用者黏著度方面,玩家平均每個月在Roblox上花費將近60億小時。

經濟規模方面,Roblox預計2024年的簽約合約金(bookings)將超過40億美元;每月的不重複付費使用者超過1,650萬名,付費率約4.3%。每使用者的平均收入以及付費率是Roblox較其他遊戲平台弱勢之處。

Roblox之所以值得探究,並不只是因為它規模龐大,更是因為它有複雜的商業模式。Roblox並非一款「遊戲」,而是「開發工具+平台+變現」的三合一服務。

首先,Roblox提供一套完整的遊戲開發工具:Roblox Studio。其次,Roblox提供一套結合「部署」(deployment)與「發現」(discovery)的完整平台。最後,Roblox建造了一個變現(monetization)的經濟生態。

自2006年以來,Roblox已分潤超過30億美元給開發者;目前1年預計將分潤超過8億美元。
雖然Roblox在「損益表」上仍長年呈現虧損,但營運現金流(operating cash flow)卻相當健康,已經連續24個季度為正,且過去12個月高達6.5億美元。

Roblox相當捨得投資於研發。按照最新1季的研發支出,Roblox全年將投入15億美元,相當於營收的44%。與其他遊戲公司相比,不論是金額或比率都很驚人。其中,生成式AI特別受到關注。

串接模型,打字就能改3D物件

Roblox發現有許多開發者會利用第三方的生成式AI工具來協助他們開發Roblox遊戲。然而,那些工具並非是針對Roblox的工作流程所設計,也沒有以Roblox的程式語言及術語進行訓練。

為此,Roblox使用Meta的開源大型語言模型Llama 3,推出了「Assistant」功能,可以想像成一個內建在Roblox Studio中的ChatGPT。

不過,講到生成式AI,多數人的期待仍是「生成」而不只是助手。

在生成虛擬化身(avatar,也就是角色)方面,Roblox也推出了「Avatar Auto-Setup」,遊戲開發者只需要上傳一個單一網格模型,AI就會自動生成一個綁定動態的模型。

此外,Roblox也推出材質生成器「Texture Generator」,開發者可用與ChatGPT聊天的方式,快速改變3D物體的外觀,例如:「把這個背包從灰色塑膠材質變成紅色皮革材質」。

衍生4D概念,賦予「處世」新生命

Roblox最近更拋出了新的概念:4D生成式AI。

Roblox認為3D生成出來的只是「物件」,並不具備「生命」。在遊戲的世界中,所謂的生命指的是該物件具有互動性,不論是對玩家的行為有反應,或是對世界中的其他物件有反應。

Roblox的願景是未來將有一個4D生成式AI工具,該工具除了能夠生成出一輛漂亮的跑車、並讓那輛跑車可以讓玩家操控,同時還要能與環境互動,理解它所處世界的物理特性。

透過以上回顧Roblox近年來的發展歷程與接下來設定的挑戰,對生成式AI應用於遊戲開發的路徑,有了更踏實的想像。

從技術觀點而言,在「只要有想法就能叫AI生出來」這個未來到來以前,還有非常多的技術困難有待克服,但並非不可能。

困難的或許是具有一個可連續的商業模式來支持研發及創新,這也是Roblox同步在努力的部分,具體方向包括通訊應用及廣告服務。

也許在遙遠未來的某一天,當AI強大到足以弭平許多差距時,「3A遊戲」的定義也會產生改變,變得不再從資源的角度來分級,而是從創意的角度。

延伸閱讀:Meta推AI新模型Movie Gen!可生成16秒電影級短片,祖克柏曝2025年登陸IG
《哈利波特》曾被13個出版商拒絕!Inkitt如用AI分析1,200個閱讀行為,找出暴紅小說?

責任編輯:蘇柔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