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 AI 實力再獲國際肯定!在全球數位轉型浪潮中,cacaFly(聖洋科技)以其卓越的技術創新與服務能力,在國際舞台上寫下新里程碑。作為台灣唯一受邀至 Google APAC HQ 分享 AI 實踐經驗的合作夥伴,cacaFly 展現了台灣科技服務的國際競爭力。
短短兩年內,cacaFly 雲端智能中心便在 Google Cloud 最具指標性的「Partner All-Stars」獎項評選中連創佳績。2023 年在銷售領域榮獲「Google Cloud Partner All-Stars」肯定後,2024 年再次突破重圍,在技術含量最高的 Solutions Engineering 領域摘下「Google Cloud Partner All-Star」桂冠,展現了在 AI 技術與解決方案領域的絕對實力。
就 Google Cloud 目前在全球的近萬家合作夥伴來看,cacaFly雲端智能中心不是其中資歷最深的業者,卻能連續2年在不同領域拿下 Partner All-Stars 獎項,是什麼原因讓該公司可以在競爭激烈的 GCP 生態系中脫穎而出?以及 cacaFly 在技術創新的最前線,深入觀察到企業在 AI 轉型過程中的痛點。關鍵就是具備整合 AI 與營運流程的商業顧問能力。
AI應用新視野:cacaFly 顧問團隊如何助企業脫穎而出?
cacaFly(聖洋科技)雲端智能中心技術副總吳振和 CH Wu 表示,AI 應用與資訊系統的導入有著極大差異,一般資訊系統通常會明確聚焦於解決特定領域的問題,而 AI 應用領域非常廣且技術種類多元,且大多與工作流程息息相關。
因此,企業在導入 AI 應用時,必須先分析自身想要解決的問題,再去拆解公司既有作業流程,並思考在哪些流程中可以運用AI做出哪些改變,然後評估導入的成本和效益,從規模比較小但容易讓使用者有感的點開始,如此循序漸進,才能讓AI落地後可以真正為企業帶來助益。
由此來看,企業在導入 AI 應用時,IT 服務商是否具備用AI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重要的評估指標。而 cacaFly 在成立雲端智能中心時便鎖定 AI 領域,創始團隊及日後陸續招聘的專業人才亦都具備商業顧問能力,可以和企業一起分析問題、拆解工作流程,再規劃適合的 AI 應用。
憑藉著豐沛的 AI 顧問能量,cacaFly 快速獲得市場肯定,成立至今已成功協助約20家企業推動 AI 轉型,尤其是在零售和電商領域,更是展現亮眼成果。
cacaFly 加速企業推動 AI 轉型,結合生成式與預測式 AI 開創全新解方
吳振和指出,隨著 AI 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快速普及,不同企業對 AI 的應用場景與目標各有差異。如何協助企業對焦 AI 需求的認知,已成為實現應用落地的重要關鍵。
以零售電商為例,企業導入 AI 的核心需求在於提升營收。過去的營運策略往往依賴大量廣告投放或頻繁舉辦行銷活動來推動業績成長,但這些方式需要高額成本,進一步壓縮了獲利空間。近年來,企業逐漸運用 AI 技術來優化站內搜尋和商品推薦系統的精準度,藉此有效提高客戶轉換率,達成更具成本效益的營收增長目標。
電商平台的站內搜尋和商品推薦系統其實經過 3 階段技術佚代。初期,以關鍵字、同義字、同音字或相似類別作為基礎,優化搜尋結果準確性,並解決錯別字、同一個品項但不同別稱等問題。
到了第二階段,則使用 AI 模型來優化搜尋結果,並加入使用者行為及電商業者的優化目標兩個因素。例如:將最常被點擊的商品排序往前移,或根據點擊率、轉換率、總成交金額等指標動態調整商品排序等。由於 Google 已經把內容搜尋技術打包成 GCP 解決方案,cacaFly 便運用此解決方案來協助零售與電商業者,達成提高搜尋結果相關性、更精準滿足使用者需求等目標。
邁入第三階段,則是讓 AI 搜尋引擎更智慧化。第二階段使用的預測型AI技術,需要人工手動為商品分類或貼標籤,難免會受到人為主觀判斷影響,導致分類或貼標結果不一致,進而影響搜尋結果準確度。例如,很多電商平台會開放由廠商自行上架商品,而廠商為了增加曝光度,在選擇商品類別時可能同時勾選很多類目,又如,電商平台在為商品下標籤時,可能因為下標者對商品的認定不同而給予不同標籤。
對此,cacaFly 結合生成式 AI(Generative AI) 技術來解決問題。透過生成式 AI 為商品下標或分類,再由人工負責確認最終結果,如此一來,不只可以降低委外雇請專人為商品貼標的成本,還能確保商品的分類與下標皆基於一致標準,且此標準可以隨時更新,AI 會根據最新的標籤或分類規則去執行工作。
透過這些技術創新,cacaFly 站在 AI 賽道上整合平台的商業流程,精確對接企業的營運目標。AI 技術進一步優化了零售電商的搜尋與推薦系統,不僅顯著提升顧客體驗,還大幅提高轉換率並降低人工成本。最終,這不僅驅動營收增長,亦幫助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維持領先地位。
百工百業用 AI:AI 成為企業提升轉換率的關鍵武器
這種整合預測式與生成式 AI 的智慧搜尋引擎,不只適用於電商或零售業,cacaFly 亦將推廣到內容產業與製造業。
以內容產業為例,cacaFly 結合 GCP Agent Builder 和 Vertex AI解決方案,為內容創作平台 vocus(方格子)導入專屬於自身的智能化推薦模型。藉由 GCP Agent Builder 深入分析用戶的瀏覽紀錄、點擊行為與收藏數據,再結合文章標籤、主題及相似度進行分析,為用戶生成個人化文章推薦,而 Vertex AI 則可不斷進行 A/B 測試及推薦模型優化,確保推薦結果準確度。
「透過智能化推薦模型,讓 vocus 可以提升內容曝光度與增加用戶黏著度,」不僅平台流量成長,用戶的閱讀時間與點擊量亦提升 15%、每位用戶的月總停留時間平均成長了2萬分鐘。
問對問題,才能讓 AI 提供高品質的答案,如果使用人與人對話的方式和 AI 對話,常常有可能得不到期待的答案,因此如何提問成大多數人在使用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的共通問題。
許多企業在導入 AI 內部知識庫初期,可能覺得效果不佳,除了大多的企業資料可能沒有被 AI 訓練過外,使用者的問題用詞不夠精確導致,無法找到適合的參考資料也是一大原因(例如使用縮寫)。為解決此問題,cacaFly 運用 AI 增強提問的品質來加強檢索的效率。在用戶發問之前,先透過一次初步的檢索增強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過程,確保能精準定位到相關的參考資料來修正提問。如果問題表述不清,LLM 將難以檢索到合適的內容。cacaFly 結合 LLM 技術增強問題表達的準確性,實現智慧檢索,使 LLM 與 RAG 的協同效果更加精準。
目前,這一解決方案已成功應用於製造業,助力企業將智慧搜尋引擎結合物料系統進行模糊搜尋或相似搜尋,如此一來,即便員工輸入的關鍵字有錯字,或只輸入物料簡稱,生成式 AI 也能找到相應的原物料,讓關鍵字搜尋更具操作彈性和精準度。吳振和分享,以前員工可能要反覆輸入幾個不同關鍵字,現在只要一次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向優秀人才招手,共創 AI 高速成長
cacaFly 不僅擔任 AI 顧問,亦深耕 AI 研發領域,這對於應對日新月異的 AI 技術與解決方案至關重要。為了與時俱進,cacaFly 積極投入 AI 研究,並於台灣人工智慧年會 (AIAA)上發表了 Autoprompt 概念。該概念的核心在於:成熟的 AI 應能像人類一樣直覺性地進行指令交流,使人與 AI 的溝通更自然、類似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這一理念成功整合到 cacaFly 的圖像創意工具 Alchemy,顯著減少了產圖過程中反覆下指令的次數,並確保能在最少操作下生成符合預期的圖像。
為了持續推動創新,cacaFly 將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促進研究與商業領域的深度協同。希望讓產業與年輕學子可以更了解 AI 應用,加速台灣 AI 生態系的成長與成熟發展。
展望未來,cacaFly 將持續聚焦在 AI 轉型顧問服務,協助企業進行 POC 測試與提供導入建議,以降低導入 AI 的風險。同時,cacaFly 也積極擴充團隊規模,歡迎對 AI 充滿熱情的專業人才加入,一起共創 AI 產業的高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