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打出蘋果鏈以外的第二回合!砸380億回印度蓋廠,聚焦「高毛利」伺服器、車載電子業務
緯創打出蘋果鏈以外的第二回合!砸380億回印度蓋廠,聚焦「高毛利」伺服器、車載電子業務

印度媒體《經濟時報》於7月29日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出緯創正規劃在印度泰倫加納邦(Telangana)設立一座新廠,預計投資約新台幣380億元,產品線會聚焦在伺服器、路由器、交換器等「非iPhone製造」業務,目前正在海得拉巴地區尋找廠址。

緯創近年在印度頻頻出手,包括筆電與車載電子擴產、申請新土地與簽約建廠等,加快印度擴張腳步,準備以全新產品線打出蘋果鏈以外的第二回合。

積極投資闢廠,拚伺服器、筆電、電動車零件製造

緯創於2023年把iPhone組裝廠與子公司WMMI打包賣給中國塔塔集團,等同撤離印度和蘋果供應鏈,這兩年卻仍頻頻傳出印度動向。

根據《經濟時報》7月29日報導,緯創計畫投資約1,000億盧比(約新台幣380億元),在印度泰倫加納邦(Telangana)設立全新生產基地,在這個廠區的產品會聚焦伺服器、路由器、交換器等網通設備。消息人士指出,緯創決定以不同的產品線進駐泰倫加納邦,目前正在最終選址,可能落腳海德拉巴郊區的電子產業園區。「他們看了幾處地點,但沒拍板定案」。

緯創印度
緯創印度三廠員工人數曾逼近9000人的盛況。
圖/ Rakesh Yaraguppi Linkedin

這不是緯創近年第一次在印度出手,緯創旗下的印度全資子公司ICT Service Management Solutions曾在2024年宣布,將向卡納塔克邦政府申請最多14億盧比(約新台幣4.76億元))的土地使用權,地點鄰近班加羅爾國際機場,根據緯創跟當地政府簽訂的備忘錄,規劃申請32英畝的土地、提供2500個工作機會,廠區用來生產筆電,其中一半以上供出口,同時會投入IoT元件和電動車零組件製造

今年4月,緯創又和當地建商Shapoorji Pallonji簽下價值約25億盧比(約新台幣8.5億)的工程合約,外界推測這個廠區負責的也是筆電、車載電子產線,地點落在緯創現有據點附近。

連續多次增資擴產,顯示緯創早已展開印度布局。

證實當年「不是撤退」,集中資源押高毛利賽道

2023年出售iPhone組裝廠時,董事長林憲銘就曾強調「緯創沒有退出印度」只是盤點調整手中資源,追求高毛利事業,沒有浪費的本錢。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jpg
緯創董事長林憲銘。
圖/ 廠商提供

外界普遍認為,當初決定脫手iPhone產線,有兩大原因。首先是手機代工利潤愈來愈薄,尤其是緯創負責的中低階產品,出貨量雖大但毛利有限,加上市場需求疲軟,不再是值得長期押注的業務。其次是緯創本身在加速轉型,從過去以出貨為主的ODM模式,轉向更具技術力與附加價值的新事業。因此從公司組織調整、法說會策略,到實際的資源配置,都把蘋果業務邊緣化。

如今證實緯創在印度的退出只是暫時調整戰術,目的是集中火力換一條更有成長性的賽道。

關鍵字: #緯創 #時事追蹤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突破傳統信用卡模式!國泰世華如何重塑刷卡體驗,養出百萬CUBE切換忠實粉?

根據聯合徵信中心統計,國人平均每人持有約4張信用卡,雖反映出信用卡普及,卻也暴露市場飽和的現實。當回饋比例、聯名優惠成為銀行發卡標配,差異化日漸縮小,消費者對單一卡片的忠誠度也難逃下滑。

面對同質化競爭困境,國泰世華銀行四年前即推出CUBE信用卡,首創「數位自選」權益機制,讓使用者能依需求自由切換權益回饋,成功累積百萬卡友。然而,當使用者習慣隨手調整回饋後,國泰世華又該如何進一步突破,讓廣大「CUBE切換忠實粉」更黏?

數位平台成熟度,撐起「權益自選」創新機制

「以前一張信用卡就是固定型態的權益,或綁定單一聯名夥伴。而權益自選的設計,讓信用卡不再那麼制式、更加靈活!」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CUBE 卡最大的突破,是將信用卡從「靜態工具」轉化為「動態平台」。搭配CUBE App卡友可依需求隨時切換:餐廳用餐或假日逛百貨公司選「樂饗購」、出國旅遊則切換至「趣旅行」享旅遊或交通優惠;一張卡橫跨多種生活場景,甚至能依個人偏好即時調整,客戶更能於商家請款後透過CUBE App查詢點數回饋明細,對精打細算的卡友格外具有吸引力。

然而,要實現如此彈性靈活上下架權益與優惠,背後的挑戰遠比表面複雜。陳冠學直言:「若沒有成熟的數位平台作為基礎,根本不可能實現。」傳統信用卡只需處理單卡簽帳與消費紀錄,但 CUBE 必須同時滿足龐大客群的多元需求,從數據分析到營運模式都得全面升級。唯有在技術架構上徹底重建,才能實現這種前所未有的產品邏輯。

因此,CUBE 信用卡並不只是單一產品的創新,也可以說是推動國泰世華數位平台進化的重要里程碑。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
國泰世華銀行數位長陳冠學指出,唯有成熟的數位平台,才能撐起CUBE信用卡「權益自選」的創新機制。
圖/ 數位時代

因為靈活,得以開啟平台化服務的想像

打開 CUBE App、彈性切換CUBE信用卡權益方案,甚至查看領取不同商家的回饋加碼優惠券,這種互動式體驗已成為百萬卡友的日常。但國泰世華並未止步於此,而是思考如何進一步延伸金融場景。

「許多權益的設計並不只是為了增加交易,而是基於人性化洞察,去滿足客戶更深層的需求。」陳冠學舉例,如CUBE信用卡「童樂匯」權益,針對親子族群推出涵蓋餐廳、嬰幼童品牌、五感體驗課程等六大通路的專屬權益,最高可享 10% 小樹點回饋,甚至指定私校學費也提供領券最高 3% 回饋。雖然少子化趨勢讓親子族群相對小眾,但陳冠學則有不同觀點:「服務客戶的下一代,也是長遠經營的投資。」

除了分眾經營,對於聯名卡的發行,陳冠學則認為:「過去,聯名卡是會員身份的象徵,但在數位時代,攜帶多張會員卡的需求已經弱化。我們透過不同合作模式,仍能達到同樣的客群經營效果。」

於是,國泰世華與多元場景通路如 Uber、Klook、大樹藥局、臺虎展開不同形式的深度合作。對合作通路而言具備「品牌強強聯手」的導客效應,對國泰世華來說,則更能觸及多元分眾市場,跳脫單一品牌聯名的侷限,信用卡也因此從支付工具延伸出更多服務優勢。

當信用卡升級為集結服務的平台,國泰世華不僅打造互利共生的生態圈,對外創造多贏合作,對客戶也深化品牌連結,逐步鞏固難以取代的黏著度。

新聞照.jpg
CUBE信用卡結合App數位自選權益,讓用戶依需求即時調整回饋,展現靈活又直覺的數位金融體驗。
圖/ 國泰世華

從一張卡到點數生態圈,國泰世華打造CUBE尊榮會員感

「跳脫信用卡本位主義,不再侷限於刷卡回饋,而是從整體金融與生活情境出發,將服務轉化為跨情境串聯的完整旅程。」陳冠學強調,CUBE 品牌的使命,就是做到跨情境、跨服務、跨子公司的一站式體驗。

而國泰優惠 CUBE Rewards App 的出現即是里程碑。從原先 MyRewards 升級為 CUBE Rewards App,不只功能升級,也是品牌再造,把 CUBE 信用卡與國泰集團「小樹點」完整串連,將會員經營、點數生態圈與 CUBE 品牌價值一站打通。

「我們讓 CUBE 不只是信用卡,更像是俱樂部般的尊榮體驗。」憑藉國泰龐大的小樹點基礎與優質卡友群,CUBE 對合作品牌展現強大吸引力,得以不斷拓展餐飲、旅遊到藝文等場景,更突破點數僅能折抵帳單的模式,讓卡友能用點數兌換熱門演唱會、運動賽事門票,甚至搶先預訂話題熱門餐廳等限量體驗。

「我們希望讓客戶覺得:哇,你又找到我的需求了!」陳冠學說。把細微偏好化為具體體驗,正是 CUBE 平台能不斷創造驚喜的關鍵。四年來,CUBE 以「1+N」權益架構結合雙 App,已累積超過 600 萬卡,為國內發卡量最大的單一信用卡;累計2025 年前 7 月,簽帳金額達 4,889 億元,年增 11%,寫下亮眼成績。

但對國泰世華而言,數字只是過程,真正的目標應如陳冠學所言:「信用卡不該再有框架,CUBE 要做的,就是以洞察與創造,帶給客戶超乎想像的個人化體驗。」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