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政策與資本,驅動企業成長打造創新生態系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正式啟動!產業創新日論壇聚焦政策與資本,驅動企業成長打造創新生態系

全球經濟迎來全新局面,立足科技創新浪潮的時代之下,資本市場是驅動產業升級及企業規模化的關鍵推力。臺灣不落人後,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偕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打造「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目標將臺灣推動為亞洲那斯達克。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由七位重量級貴賓共同揭開序幕。 (圖由左至右)櫃買中心總經理陳麗卿、證期局局長張振山、數發部政務次長侯宜秀、金管會副主任委員莊琇媛、國發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創投公會理事長邱德成,以及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在《2025臺灣週》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暨產業創新日論壇之中,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琇媛致詞表示,籌資平臺的啟動,象徵臺灣資本市場向前邁進重要一大步。面對市場挑戰,金管會希望透過資金力量協助隱形冠軍創新,並讓更多新創變成「群山」。接著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指出,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特別是全球投資放緩,而臺灣新創募資額去年已超過新臺幣1,000億元,且臺灣新創近十年加速成長三倍,目前約有9,000多家。在此脈絡下,國發基金將加強對綠色成長、智慧機器人及國防科技新創等關鍵領域的投資,全方位支持新創邁向國際盃賽局。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琇媛致詞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莊琇媛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德成致詞時提到,那斯達克指數20年內成長超過10倍,證明擁抱創新的資本市場是國家發展的強大動能,如今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落地,正是打造臺灣自身的創新價值新引擎。接著邱德成引用賴總統於創投年會的論述:「投資新創就是投資國家的未來,支持創新的動能」,創投公會將響應國家政策,最終目標實現以資本幫助創新,以創新增強活力,讓世界看見臺灣創新的力量。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德成
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邱德成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賦能創新創業!擘劃亞洲那斯達克戰略願景

臺灣究竟是否有實力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
首先提出幾個數據佐證。首先是截至2025年10月7日,證交所與櫃買中心合計市值約94.9兆元,市值國別排名已居全球第8;其次是根據IMD世界競爭力報告,臺灣在技術創新領域名列全球第9,彭博創新指數更位居全球第5。特別是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將聚焦14個前瞻新經濟產業,相信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推出後,持續賦能創新企業、升級競爭力。

接著李愛玲分享證交所將致力把創新板打造成「獨角獸孵育的平臺」,透過法規鬆綁、結合生態系等配套措施,進而夥伴培育出更多獨角獸。因此李愛玲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將提供全方位的效益:針對發行公司可提供多元掛牌板塊選擇;針對投資人提供更多優質投資標的,滿足資產配置需求;針對國家經濟有利於國際人才交流,加速國內外產業鏈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產業轉型升級。

櫃買中心作為扶植中小企業的專家,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總經理陳麗卿表示,櫃買中心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中肩負起育成「護國群山」的重任。因為櫃買市場屬於多層次機制,透過創櫃、興櫃及上櫃等板塊實施分階段育成,協助中小微企業茁壯成長,以往在資本市場已培育大量的「螞蟻雄兵」。上櫃市場匯聚高科技、半導體及生技醫療等創新產業聚落之後,這些企業的營運表現具備高本益比及週轉率成績,證明市場對這些螞蟻雄兵的認同與支持。

接著陳麗卿提到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核心精神之一,在於提供股債雙籌的平臺,讓企業可依據資本結構與資金需求彈性規劃中長期籌資方案,強化財務靈活性和融資穩健性。對此,櫃買中心在平臺中扮演的任務是透過「股債雙引擎」壯大資本市場。股票方面將持續推動重點特色產業及中小企業進入市場;債券方面則會擴大潛在發行人基礎,深化債券市場發展,並透過境外發行雙掛牌挹注成長動能。

從關鍵政策到國際脈動:創新資本引領未來,重塑全球產業格局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若要持續推展,背後也仰賴政府政策的支持,形成創新創業生態系。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提到,國發會希望培育更多的護國群山,目前臺灣已培育出四家獨角獸,國發會下個目標放眼2027年將募資金額提升到新臺幣1,500億元,顯示政府對培育新創的決心。

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
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蕭振榮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為構築新創雨林生態系,蕭振榮指出國發會將以「培育與投資新創並進」策略,透過跨部會整合,打造新創全生命周期平臺。相關策略包含資金引導,攜手民間資金針對重點主題投入百億規模的專案投資。同時大幅調整法規,包括放寬《產業創新發展條例》、降低天使投資人有限合夥的投資門檻。在國際化方面,希望以矽谷與東京雙基地協助臺灣新創「帶出去」並主動「引進來」國際潛力新創,鏈結臺灣產業鏈實現雙贏。

從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聚焦的產業可發現,AI是當前最受關注的科技,而且與軟體、硬體、服務息息相關。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臺灣總經理江芳韻表示,預計到2030年,AI將產生22.3兆美元的經濟影響力,約佔全球GDP的3.7%。由此觀之,創新是CEO在2025年最關注的關鍵字,但實際上全球企業平均每年提出37個新概念(POCs),卻只有5個能成功進入生產階段。對此,江芳韻建議企業在創新策略,積極尋找超級應用案例(Super Use Cases)也要考慮經濟價值、技術複雜度、以及風險韌性等維度。

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台灣總經理江芳韻
IDC亞太區半導體研究負責人暨台灣總經理江芳韻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產官跨界對談:連結政策與資本,開創企業成長新引擎

為了幫助更多臺灣企業發揮資金效益加速邁向資本市場。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強調,政府政策為了讓重點技術商用化、價值最大化,國發基金會透過「加強投資中小企業實施方案」媒合企業創投、加速器等對象提早發現潛力標的,同時幫助更多潛力中小企業提早了解資本市場的公司治理、透明度與可預測性的規範。

另一方面,總會、協會在協助產業、企業加速市場布局,也扮演重要角色。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秘書長呂正華強調,金管會、證交所與櫃買中心是產業發展的「血脈」,新創在成長過程必須跨越「死亡之谷」及之後的「達爾文海」,因此有良好的生態系維護至關重要,藉由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落地,肯定政府部門對資本市場強化基礎建設的努力。

產官跨界對談:連結政策與資本,開創企業成長新引擎
產官跨界對談:連結政策與資本,開創企業成長新引擎
圖/ 臺灣證券交易所

接著中華民國全國創新創業總會秘書長謝戎峰也回應,臺灣新創的獨特優勢包含政府對新創挹注的資源、產業界擁有巨大能量、包容文化、以及強大的產官學生態系。但他也建議,企業創新與國際化策略,必須採取「打群架」方式,進入新市場多了解國際創投的語言。最後臺灣數位治理協會理事長陳春山剖析,從矽谷觀察目前全球三大最熱門投資領域:AI、量子電腦以及太空經濟,呼籲企業創新策略可以「以大帶小」組成產業艦隊,並聚焦在AI for Good的剛性需求應用,兼顧風險控制與商機創造。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