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許多懷抱創業夢想的學研團隊而言,從技術研發走向市場應用的這段路,往往是最艱難的一哩路。「創新創業激勵計畫(From IP to IPO, FITI)」自2013年啟動以來,每年辦理兩梯次徵件,已輔導超過千組團隊、孵育出500多家新創公司,是協助學研團隊跨越『創業死亡之谷』的重要推手。計畫結合政府、學研能量與產業支持,凝聚多方資源推動健全的創業生態鏈,包括台積電、宏碁基金會、理律法律事務所等企業長期投入創業扶植,並串聯科學園區、創投與產業專家等多元輔導資源,攜手協助學研新創團隊茁壯成長。以下為計畫輔導業師的分享,回顧一路以來輔導團隊的心路歷程,鼓勵新創團隊勇於嘗試,從校園走向產業、從概念走向市場,一步步實現技術落地。
國泰私募股權股份有限公司 呂筱湘資深投資人:創業必須知道自己的定位和優勢
「FITI計畫的價值在於讓新創團隊從業師一連串的拷問中成長,更加清楚市場的真實狀況,避免埋首於研究而與產業脫節。」呂筱湘業師指出,唯有明確掌握自身在產業鏈中的定位,透過競爭者分析了解本身的優劣勢和不可替代性,並且放眼國際,才能在創業過程中發揮獨特的價值。
創業補助資源網 姚長安創辦人:FITI提供高品質的創業養成環境
身為FITI計畫的資深業師,姚長安笑說:「我最喜歡看到年輕人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組成團隊,這讓我對未來充滿希望。」他認為FITI不只是創業競賽,更是一個高品質的創業養成環境:「你會發現真正的價值不是百萬獎金,而是過程中獲得的知識、經驗與啟發。與優秀團隊切磋、保持謙卑與成長,才是最珍貴的收穫。」
百衛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高百毅總經理:加入FITI 從研究者變成生意人
高業師以投資人的眼光看待新創團隊,他認為FITI是觀察具潛力團隊的最佳場域。「許多新創團隊原本都是以研發者思維看世界,然而透過FITI業師輔導,他們必然學會從市場的角度建立產品的實際價值,逐步形塑商品化思維,這是一個關鍵轉變。」高業師期望團隊不只是會做產品,更能學會做生意,把新創帶出台灣、邁向國際。
為夢想注入能量 FITI做你創業路上的關鍵夥伴
創業從來不是孤單的冒險,而是持續學習與被挑戰的過程。如同三位業師所說,FITI計畫透過跨領域業師指導、豐富的創業課程與獎勵機制,陪伴團隊從技術出發、走向市場。FITI不只是競賽舞台,更是培養新創DNA的搖籃,成為每個創業者邁向成功的最佳夥伴。
FITI計畫2026-1梯次從即日起徵件至12/30(二)中午12:00截止,更多資訊請參考FITI官網:https://fiti.stpi.niar.org.tw/
創新創業激勵計畫廣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