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灣品牌國際賽研習營交流分享會壓軸登場,國際賽事與運動科技共探城市品牌新路徑
2025臺灣品牌國際賽研習營交流分享會壓軸登場,國際賽事與運動科技共探城市品牌新路徑

由運動部推動的「2025臺灣品牌國際賽研習營交流分享會」,11/21在花博爭豔館內盛大舉行,舞台串連國際賽事、城市品牌與運動科技,這是首次走進Meet Taipei,在創新創業社群最集中的熱情現場,讓賽事國際化的討論直接接上臺灣新創生態系與產業脈動,為國際品牌賽事導入更多跨域合作與創新解方。現場吸引超過百位與會者參與,包含多個縣市政府代表、賽事主辦單位、運動團體與運動科技團隊,展現地方與產業對「品牌國際賽事」升級路徑的高度關注。

以國際賽事擴大城市影響力,推進品牌化與跨域升級

活動開場由運動部國際事務司司長張進旺致詞揭幕。致詞時表示,國際賽事不只是競技舞台,更是臺灣與城市走向世界的重要介面;要讓賽事成為真正的品牌,必須從城市定位出發,結合跨域協作與產業連動,將活動影響力轉化為長期、持續的國際能見度與城市價值。而未來運動部也將持續透過研習營與國際交流平台,協助國內賽事在品牌策略、國際合作與科技導入上加速升級。

運動部國際事務司張進旺司長與現場與會來賓交流。
運動部國際事務司張進旺司長與現場與會來賓交流。
圖/ 運動部

ICG國際經驗到花蓮主辦規劃,分享勾勒2026賽會新樣貌

開幕致詞後,夯運動 in Taiwan計畫主持人林廷芳分享對品牌國際賽事推動的觀察,肯定各縣市長期投入辦賽與城市行銷的成果。隨後進入「打造城市名片-國際少年運動會(ICG)」主題,三位講者依序從ICG的國際賽會定位、城市合作經驗,到花蓮2026年籌備規劃切入,勾勒國際少年運動會如何成為城市名片,以及花蓮迎接主辦的完整藍圖。

國際少年運動會委員會榮譽會長及2026花蓮國際少年運動會顧問Torsten Rasch親臨現場分享。
國際少年運動會委員會榮譽會長及2026花蓮國際少年運動會顧問Torsten Rasch親臨現場分享。
圖/ 運動部

首先,ICG榮譽會長、同時擔任2026花蓮ICG顧問的Torsten Rasch,從ICG的國際定位與城市聯盟精神談起,指出ICG自1968年創辦以來,是獲IOC承認、以「城市組隊」為特色的青少年國際賽會,核心價值在於透過運動促進跨城市交流、友誼與和平;主辦城市不僅獲得國際曝光,更能讓市民親身參與「以運動連結世界」的城市外交。

接著,ICG委員會執行委員Barbara Akdeniz延伸分享ICG城市合作經驗,強調青少年賽事的品牌化關鍵在於「把城市故事放進賽事體驗」:從儀式、接待到場域選擇,都要能讓國際青少年「認識並記住這座城市」。

最後由2026花蓮國際少年運動會籌備團隊花蓮縣政府教育處陽岳瑾科長說明進度與城市策略。目前已成功申辦第58屆ICG,預計2026年8月1日至6日舉辦,規劃田徑、游泳、籃球、網球、足球、跆拳道、桌球及射箭等8項競賽,目標邀集約90個城市、2,000名選手來台參與;縣府將以「運動帶路、文化橋接」為概念,結合山海地景與在地文化,打造能體現花蓮韌性與魅力的國際賽事名片。

國際品牌賽事與城市運動趨勢接力交流

後續議程聚焦不同型態的品牌賽事經驗與新興城市運動潮流。英國伯明翰大型體育賽事戰略負責人、同時為國際賽會活動主辦單位協會理事的Joel Lavery分享大型國際運動會議的籌辦視角,提出會議型賽事需以清楚定位、整合治理與長期內容營運來放大城市國際能見度。

泰國華欣馬拉松賽事副總監Nichapat Sujaritjit則以華欣馬拉松為例說明,賽事品牌化不只追求規模,而是從城市定位出發:透過賽道路線與在地觀光、文化體驗整合,並串起政府、觀光與在地商家共構營運,使馬拉松在淡季也能創造穩定人流與消費,讓賽事成為城市的長期品牌之一。

最後,法國Hurricane公司代表Antonin Hardy與Kendall Goodden以視訊方式分享FISE世界城市運動系列賽經驗,指出滑板、BMX、霹靂舞、跑酷等城市運動已成為全球年輕世代的文化焦點;城市若能以節慶式賽事體驗為核心,並串聯訓練基地、公共運動空間與人才培育機制,就有機會形塑全年運動內容與觀光人流,帶動跨品牌合作與產業新機會。

運動科技案例展示與2025夯運動黑客松成果登台

活動後段回到「科技如何支援品牌賽事」。ASPN運動科技創新加速器邀請Spot、EBR等團隊進行案例展示,呈現AI運動內容製播、賽事數據與訓練科技等應用,強調以科技提升賽事營運效率、擴大價值與互動體驗。

本屆優勝團隊「走路的光」於現場共同展示,展現活潑熱情的能量。
本屆優勝團隊「走路的光」於現場共同展示,展現活潑熱情的能量。
圖/ 運動部

壓軸的「2025夯運動黑客松」由夯運動計畫協同主持人陳美燕介紹整體推動方向。黑客松以真實賽事痛點為題庫,邀集跨域青年、賽事主辦單位、地方政府、大專院校與產業組隊共創,在導師陪跑與資源媒合下完成原型驗證與成果發表;本屆優勝團隊「走路的光」也於現場上台展示,期待藉此把新創能量快速導入賽事流程、內容經營與觀眾體驗,成為臺灣運動科技與品牌賽事共創的年度平台。

本次交流分享會首次在Meet Taipei舉行,象徵臺灣品牌國際賽事推動正式走向跨域整合的新階段。未來研習營將持續導入國際標竿案例、串接運動科技與地方能量,協助國內賽事單位建立可複製的品牌化方法,讓臺灣的國際賽事不只辦得好,更能被記得、走得遠。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