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國政府與傳統金融機構加速導入 區塊鏈、RWA(實體資產代幣化)及穩定幣 技術,全球金融體系正迎來新一輪的結構性變革。從美國大型銀行採用鏈上結算系統、歐盟推動 MiCA 法規,到亞洲多國啟動穩定幣試驗計畫,區塊鏈正逐步成為主流金融基礎設施的一部分。然而,技術普及的同時,不法分子也已利用加密貨幣的特性進行詐騙、洗錢與跨境資金移轉,造成全球性財損、執法難度提升與民眾的數位信任危機。
在此背景下,建立更透明、可驗證且具備追金能力的鏈上分析工具,已成為全球監管科技(RegTech)的共同焦點,鏈上資安意識與防詐能力也已成為全民必備的核心數位信任素養。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於 2025 年 11 月 20 日至 22 日在花博爭艷館盛大登場,特別邀請 STARBIT 思偉達創新科技創辦人暨執行長鄧萬偉,以「區塊鏈上的信任:第三方認證、反詐與分析」為題,分享如何借助 AI + Web3 技術打造新一代信任機制,並介紹 JM(JV Monitor)輕量版——一款專為檢警調、政府監管單位、金融單位、FinTech業者、VASP業者以及想快速建立鏈上風險查核能力的民眾所打造的即時查詢工具。
AI 智慧追金:詐騙金流一覽無遺
鄧萬偉執行長於現場以實務案例示範詐騙金流追查流程。他指出,隨著加密貨幣持續普及,鏈上洗錢與詐欺行為已成為全球執法與金融監理的重大挑戰。
他強調:「未來,不管是比特幣、川普幣、馬斯克幣、貓貓幣或狗狗幣,大家終將接觸到虛擬貨幣。今天帶來滿滿乾貨,分享如何用 JM(JV Monitor)輕量版 實際追查被詐騙的錢。」
鄧萬偉呼籲,企業與個人都應具備基本鏈上查核能力,唯有工具普及,才能真正建立全民自保的反詐防線。
20 億筆標籤資料庫、風險熱區分析、跨鏈視覺化
本次分享亦聚焦於 JV Monitor 鏈上金流追蹤系統之核心技術。該平台已整合超過 20 億筆地址標籤資料,提供:
多鏈視覺化流向追蹤
高風險錢包標籤
AI 交易行為分析
AML/KYT 支援
檢警調偵查與民眾查驗使用場景
透過 JM 的鏈上資訊分析,使異常跡象在第一時間即可掌握,協助民間與政府共同攔阻詐騙金流。
鄧萬偉表示:「科技必須成為全民的盾牌。掌握實用的鏈上防詐工具,就是阻詐最關鍵的第一步。」
反詐技能全面升級!幣流分析實務工作坊限額開放
思偉達在 Meet Taipei 講座上展示 AI + Web3 在「信任機制」上的巨大潛力,也凸顯臺灣在鏈上資安、反詐與 RegTech 的大幅進展。
因應企業、公部門與廣大民眾的熱烈需求,STARBIT 再度加開兩梯次《加密貨幣金流分析實務工作坊》。課程內容將從鏈上結構、風險分類、金流路徑解析,到實務案例演練,協助學員掌握最重要的鏈上反詐技能。
完成課程者可獲頒台灣民間反詐騙協會、台灣國際反詐騙協會及台灣新經連協會認證之結業證書,每梯次限額 20 名。
加密貨幣金流分析實務工作坊
2025年12月基礎班
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5/12/13(六)10:00–17:30
詳細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reurl.cc/Om302A
2026年1月基礎班
地點:台北市
時間:2026/01/17(六)10:00–17:30
詳細資訊與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VmnEM
相關資訊
JV(Jcard Verify 數位信任中心)官網:https://www.jcardv.com/
STARBIT 思偉達創新科技官網:https://star-bit.i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