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關鍵字 搞懂虛擬經濟體
5個關鍵字 搞懂虛擬經濟體
2007.10.01 |

虛擬貨幣:實體經濟網路化叫它第一名

還記得在遊戲《大富翁》中坐擁百萬、一擲千金的感覺嗎?大富翁其實是美國經濟大衰退時期的產物,對當時生活艱苦的人們來說,遊戲當中的玩具鈔票與房產地產,滿足了人們對奢望的想像,彌補了現實生活中的挫敗。

而今,虛擬貨幣從玩具鈔票中發展出新生命,以全新面貌在網路時代登場。虛擬貨幣指的是在網路遊戲或網路社群中使用的貨幣,舉例來說,林登實驗室推出虛擬實境線上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並且發行林登幣(Linden dollar)供玩家使用,韓國社交網站Cyworld發行松果,中國大陸即時通訊系統騰訊QQ也有Q幣。

這些企業透過發行貨幣獲利驚人,例如韓國Cyworld 2006年營收990億韓圜,其中超過70%來自販售用松果購買的虛擬道具與服務,約703億韓圜(約新台幣24億元)。騰訊則不願公布Q幣流通數量,只願意表示使用Q幣的人數已突破2億人。

這些虛擬貨幣通常限定在特定的遊戲或網站內部流通,由該遊戲/網站公司發行。虛擬貨幣可以由使用者以現金購買,也可能經由遊戲過程獲得。這些虛擬貨幣可以進一步購買遊戲中的虛擬商品/服務。

大富翁的玩具鈔票無法讓你在現實世界中的任何商店消費,但《第二人生》遊戲中的林登幣卻有兌換美元的匯率。虛擬貨幣不再只是讓遊戲更加好玩的道具,而是虛擬世界與現實連結的出口。

線上央行:不開銀行卻「印」鈔票

遊戲發行商或網路服務提供者扮演線上中央銀行的角色,發行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是激勵玩家的工具,也是促進消費的手段。其儲值作用可增加玩家忠誠度,同時作為遊戲中打倒怪獸的獎品,對企業來說不用花費一毛錢。

在社交網站中,多了貨幣流通,互動的方法增加許多,比如餽贈禮物、買賣交易等。另一方面,如韓國Cyworld將虛擬貨幣以松果代表,去除了貨幣真實性,讓玩家容易滿足且大方花用,也是促進消費的方法。

獎金:一種獎勵也是一種生存之道

獲得虛擬貨幣的方法,大致可分為有價與無價。當貨幣作為獎勵互動的方法時,則無價給予。舉例來說,在社交網站使用者發表文章、拜訪其他使用者、參與活動多半都可以獲得獎金,獎金的用途則用以交換網站內部的服務;網路遊戲中,錢則是打倒怪獸過關的獎品。當使用者嫌錢賺得不夠快的時候,就出現了以現金購買貨幣的地下交易,甚至有以販售虛擬貨幣/虛擬寶物為生的新興打工族。另一方面,對遊戲公司來說,當遊戲收取月費的型態轉為免費遊戲時,持虛擬貨幣購買虛擬商品的連動機制就成為新生存之道。

**匯率:滲入現實世界的第一步
**虛擬貨幣從什麼時候開始坐大?當虛擬貨幣需要用現金購買時,就具備了價值基準點。其二,當使用虛擬貨幣的人數增加到一個規模,虛擬貨幣就有了力量。 《華爾街日報》曾報導中國大陸發行量最大的虛擬貨幣Q幣,「在中國,升值最快的不是人民幣,而是被稱為Q幣的虛擬貨幣。」由騰訊公司發行代幣,開始在現實世界流通。報導指出,Q幣開始為較小的遊戲網站接受,並且地下交易普遍,網友能夠將Q幣兌換回人民幣,某些店家也接受玩家以Q幣付費購買實體商品。換言之,本來虛擬貨幣充其量只是貨幣形式的商品,現在虛擬貨幣與真實貨幣對價流通,以準貨幣的姿態滲入市場。

由一家公司發行的虛擬貨幣卻能兌換官方央行發行的人民幣,虛擬貨幣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商品真實化:虛擬世界也有社會問題
在遊戲商精明的設計下,網友為了打造遊戲中代表自己的虛擬角色(Avatar),往往費心裝扮,從髮型、服裝、人物背景等,這些行頭必須透過虛擬貨幣採購。由線上企業推出的虛擬商品,一旦受到玩家喜愛,就會成為虛擬世界的熱門商品。不過,某些熱門物件因為太受歡迎,也會遭到其他玩家線上偷竊、搶奪。台灣目前已有專門偵辦網路犯罪的部門,這顯示出虛擬世界中也有真實的社會問題。

3種企業應用 虛擬貨幣帶來真實財富

美國虛擬線上遊戲《第二人生》幾年下來,已有玩家在虛擬世界中致富;《天堂》的虛擬貨幣也相當搶手,已出現虛擬貨幣的「黑市匯率」。

企業應用1第二人生(Second Life)

林登幣培育出首位虛擬富豪

美國虛擬實境線上遊戲《第二人生》(Second Life),可說是虛擬貨幣真實化的代表作。發行《第二人生》的林登實驗室並非仰賴林登幣賺錢(主要收入來自租借虛擬土地),但非常鼓勵玩家在《第二人生》從事商業活動,因為林登幣與美元在《第二人生》中有官方兌換所LindenX,每日公告匯率(大約是1美金兌換270林登幣)。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曾以封面報導《第二人生》遊戲中誕生的虛擬百萬富豪Anshe Chung,她利用線上買賣土地與經營店面所得,在虛擬世界中致富,如果將她的財富由林登幣兌換成美元,將使她成為名副其實的百萬富豪。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遊戲玩家賺到的錢一點也不假。目前有超過33億林登幣在《第二人生》中流通(換算成美元約1200萬)。

企業應用2線上遊戲類(天堂、仙境傳說)

天幣、R幣早有黑市匯率

《天堂》、《仙境傳說》(RO)等,這類以收取月費為商業模式的網路遊戲,雖然也有發行虛擬貨幣(天幣、R幣),但這些遊戲貨幣僅能從遊戲中獲得,無法以現金購買。玩家只能投注長期的時間與精力打倒怪獸(也就是俗稱的練功),來累積金錢。由於特殊的裝備道具所費不貲,地下交易應運而生。《仙境傳說》中,每個玩家的戶頭最多只能有23億R幣,但裝備在黑市中可喊價到百億,玩家想得到夢寐以求的寶物,又沒有時間練功,只能透過地下交易,因此熱門遊戲的虛擬貨幣,如R幣和天幣早有黑市匯率。對浸淫於遊戲世界的玩家來說,這和出國要將新台幣兌換成美元差不多意思。

企業應用3休閒遊戲類(跑跑卡丁車)

拿Gash買好裝備再上網飆車

目前台灣當紅休閒遊戲當屬賽車遊戲《跑跑卡丁車》,人物設計多元,操作簡單又可免費註冊,一推出就造成轟動。《跑跑卡丁車》中,一如其他免費遊戲,有兩種不同的貨幣流通,其一是過關獎金Lucci,其二是現金購買的Gash。Lucci雖然也可以購買道具,「但真正好的裝備都只能用Gash買到,」一名玩家表示。此外,《跑跑卡丁車》也提供多種裝飾型道具,包含情人節禮盒車、變形金剛的機器人頭罩等,讓玩家蔚為風潮。就連真實商品也虛擬化進入遊戲產業,《跑跑卡丁車》中,有與實車相似度百分百的Mini Cooper待價而沽,顯示虛擬商機潛力無窮。

2個想像 社交網站人氣兌換現金

交友網站、商業論壇這些網站中,也有運用虛擬貨幣成功的例子。其中,去年4月才開站的迷你窩,靠著販賣迷你幣,今年年中已達單月損益兩平。

個案1社交網站類(迷你窩)
結合社交、遊戲道具讓迷你幣詢問度高

去年(2006)4月才開站的台灣遊戲社交網站迷你窩,今年年中已單月損益兩平,就是靠著販售可兌換成虛擬貨幣(迷你幣)的點數。之所以不直接販售虛擬貨幣,乃是網站經營的防弊措施。技術長陳立斌表示,這就像是國家雖然流通貨幣,但內部要儲備黃金的意思。迷你窩的迷你幣,因為平常透過參與活動及發表文章取得,造成網友鑽漏洞發表垃圾文章賺錢的現象。但多了點數與虛擬貨幣的兌換機制,網友循此方式賺到的錢只能在自己的帳戶使用,無法轉讓給其他使用者,也因此防堵了地下交易的機會。社交網站多半從免費註冊開始,衝會員數及流量,等黏度達一定程度時才轉收費。今年4月起迷你窩改採收費機制,會員數不減反增,迄今已達40萬。因其結合遊戲與社交特色,網友有黏性,對遊戲道具付費的接受度也高。

個案2論壇類(聚財網)
社群成員用「聚幣」互通有無

國內知名的財經論壇聚財網中也發行聚幣,聚幣最初用來鼓勵會員互動,發表文章、回覆文章都可以賺到錢,甚至可以替自己的文章訂價錢,讓其他網友購買。由於站長想在論壇嘗試虛擬經濟體概念,網友每月賺得的聚幣,站方還會自動扣稅。聚財網2005年開始收費,聚幣原有的賺錢方式不變,同時提供現金購買(聚財金幣)。由於論壇上股市名人的文章,價碼都要二、三百元,會員對於以現金購買聚幣的接受度頗高。

聚幣除了在論壇內部使用外,站方也將之與真實世界結合。站方的服務項目之一,就是會員可將聚幣當作現金捐款給慈善機構。此外,聚財網也和出版社合作,將論壇上有名的文章集結成書,聚幣則是隨書贈品。書中所附的聚幣帳號,在論壇內也有優惠措施,由此將虛擬世界的影響力擴及實體世界,促進實體商品銷售。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