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闖天才工程師的聚落
勇闖天才工程師的聚落
2007.10.01 | 人物

編按:由時代基金會舉辦的YEF計畫,邀集全台大學兩百多位學生參加一場沒有獎金的競賽。為期兩百七十天,沒有教室、沒有標準答案,參賽大學生必須在技術、創意、市場與團隊交錯的考驗中,自行摸索出路。

YEF之所以設計這樣的機制,就是希望強調「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淘汰那些非常有天賦、閃閃發亮,卻不願放下身段、固執己見的「孤星」。
經歷網路組隊、創業選秀會、研習會與口試等關卡,YEF最後決選出十五位大學生,展開為期兩周的參訪。以下文章是參訪學生康敏琦的Google體驗。

來到Google位於Mountain View的總部,映入眼簾的不是一般高科技公司硬生生、正正方方的建築物,反而像是遍布草坪的校園。

約莫三、四層高的建築物圍,繞著一片綠油油的草坪而建,草坪上排著如露天咖啡廳的座椅,正值中午用餐時刻,員工們三五成群坐在露天座椅上,享用著由公司免費提供的精緻美食與和煦陽光,談論彼此對網際網路的夢想,Google的創新能量也在這樣的環境下一點一滴地累積著。

科技頑童的個性
將恐龍放在網路叢林裡

走入Google園區就像踏進大觀園一般,每件布置與設施都讓人嘖嘖稱奇。

往草坪那端望去,赫然發現樹叢中竟擺放著一座龐然大物——一層樓高的恐龍化石雕像就豎立在那,跟其後的科技大樓成為明顯的對比,導覽員解釋著這是創辦人Larry與Sergey的傑作,將象徵侏儸紀的恐龍設置在網際網路的科技叢林裡,顯露出他們科技頑童的個性,十分有趣。

自由的風氣
上班時間有人打排球

草坪的另外一端是一座人工的沙灘排球場,雖然正值中午時分,仍有幾名員工在烈陽下赤裸著上半身,盡情地享受沙著灘排球的樂趣。

而排球場旁邊正是傳說中的單人槽健身游泳池,這個猶如超大浴缸的游泳池,寬僅一米、長三米,但是最大的特點在於游泳池內裝置了一個噴水裝置,讓原本靜止的池水產生強力的水流,即使是在原地滑水,也能夠享受到在水中游泳的樂趣與健身效果。

這兩項設施都是員工向公司提出建議,經由公司內部評估後建蓋而成,由此可窺探出Google對於公司員工建議重視的程度。因為Google相信,只要能滿足員工的需求、打造舒適方便的生活環境,旗下這些絕頂聰明的工程師們,就能在這看似輕鬆的環境下,更專注於工作上,並將創意與能力發揮到極至。

走進接待大廳,抬頭一望,便看到黑色投影幕上不斷出現一個、一個各國語言的關鍵字詞:Mobile、沙士,不論是英文、中文、日文等語言,只要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網民們,在Google上鍵入搜尋的關鍵字,都會顯示在列表中。

這項創意原本的設計,是將關鍵字即時顯示,但由於偶爾有不適當的詞語出現在其中,因此才將搜尋關鍵字經過處理後,以非同步的方式,顯示在螢幕上。

在大廳的另一側則擺放了數台四十吋大的液晶電視,裡面最特別的就是一台「各國圖型化重大指標」。

在使用時,使用者可以單選或複選想要了解的國家地區,之後再選擇各項指標,如GDP、文盲比例、網路普及率等,點選執行後,螢幕上就會出現所選指示歷年來在該國的數值變化,並以圖型化的介面顯示,讓使用者能輕易了解成長趨勢。

這些小創意並非由公司主導產生,而是由公司內部的工程師利用二○%自由支配時間時,所提出的創意想法。

原來在Google內,每位員工都有二○%的自由支配時間,讓每個人可以去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因此各種創意接應而生,不僅上述的關鍵字列表機與各國圖型化重大指標,就連許多重大產品也是在這機制下產生的。

最有名的例子,像是受廣大用戶喜愛的Gmail、為Goolgle帶來三九%營收的Google AdSense及實踐六度空間理論的人際網路產品Orkut——其設計者來自土耳其,Orkut正是他的姓氏。

天才的樂園
**與眾不同沒什麼不可以
**
在Google的號召之下,許多網路界菁英紛紛加入,其中不乏「能力夠棒的創業失敗者」(Qualified Loser),他們之前都曾對創業有過夢想,創業的原因並不是只希望賺大錢,而是希望藉由創業將自己的夢想產生最大的衝擊(impact),雖在創業路上未必很平順,但他們仍保持著對網際網路的熱情與創意,了解到在Google,就已經有足夠的空間發揮他們的夢想,並有機會將自己的創作發揮極致,對世界產生最大的影響力。

最近最有名的例子,就是有一位名叫Brad Fitzpatrick的連續創業家,放棄了Facebook的召喚,轉身加入Google旗下,專心做他最有興趣的社群服務Orkut。

也許一般人會覺得,這些聰明鬼才一定很難相處吧?其實不然。

據一位在Google工作的前輩分享,他認為這些天才工程師們並不是真的難以相處,而是他們各有自我堅持的原則(principles),他們覺得與眾不同並沒有什麼不可以(It is ok to be different.),因此他們不會刻意去迎合群眾或者上級的聲音,而是專心做自己的事情。

因此在Google這開放的環境中,他們可以找到自在的空間,並可同時維持他們想要的原則,即使是日夜顛倒的工作時段、可任意布置的工作環境或是帶寵物來上班,在Google都是可以被允許的。

特殊的文化
自己決定執行什麼案子

Google的員工都有充分的自主能力,因此在向上級報告時,並非只是等待許可(wait for approval),而是告知上級自己的決定(just let him know),這樣特殊的文化是一般公司中非常罕見的。

然而,這些頂尖工程師們也並非只是一味地閉門造車,Google很鼓勵員工們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點子,讓同儕互相激發彼此的想法,讓點子可以更加完善。

工程師們也可以自己挑選想要執行的案子,因為Google認為專案發起者對案子本身有最深的了解,所以應該讓最具資格的人來決定怎麼執行(make the most qualified people make decision)。

但是若專案在六個月內不見成效,就必須要放棄,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就是秉持著這樣開放的用人策略與管理原則,這也不難了解為什麼Google可以有那麼多的頂尖工程師,願意為它效命了。

Google,身在這競爭激烈的Internet產業,其最迷人的地方,便在於它永遠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也永遠等待一下個革命性的殺手級應用(killer application),「創新」在Google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日常工作中分分秒秒的體驗。

**超豪華不血拚團
●Google的學習之旅
**
YEF從頭到尾強調學習,15位勝出的大學生出國必須自己編撰參訪指南、蒐集行程細節等,透過不同的公司、不同的人,培養國際視野。換句話說,出國不僅是「獎品」,也是「考驗」。

●YEF是什麼?
國際青年創意領袖計畫(Young Entrepreneurs of the Future)是由時代基金會主辦,整個過程長達10個月,主題以團隊合作、企業業師指導、創業競賽、研討會與口試等系列活動為主,培育年輕人主動、創新、創業精神與全球競爭力。

Google工作遊樂園
悠閒的氣氛瀰漫整個Google,讓外人第一眼很難認出這是世界排名第一的網路公司。

1.恐龍雕像 草坪一側樹叢中有隻一層樓高的恐龍化石雕像,與旁邊的科技大樓成為明顯的對比,據說這是Google兩位創辦人的傑作,故意將象徵侏儸紀的恐龍,設置在網際網路的科技叢林裡。 

2.新的朝聖點 Google總部位於加州山景城(Mountainview)。這所成立不超過10年的公司,重寫網路產業的遊戲規則,創造了新的獲利模式,已成為矽谷知名的朝聖地點。 

3.台灣菁英拜見 15位國內菁英學子,造訪Google這個匯集全球天才的「聖地」。 

4.腳踏車 Google公司響應環保,鼓勵員工騎腳踏車上下班。 

5.花園與噴水池 Google向來以舒適的工作環境著稱,處處可見花園、噴水池這類的點綴,這家公司其實更像一所「大學」。 

6.打排球 公司外草坪上有一座人工的沙灘排球場,有員工竟然赤裸著上半身,打起沙灘排球,難道不用工作嗎? 

7.健身游泳池 排球場旁是單人槽健身游泳池,最大的特點在於游泳池內裝置了一個噴水裝置,讓員工享受游泳與健身的雙重效果。 

8.戶外用餐 Google向來標榜自由自在,許多員工選擇在戶外露天座椅上,享受公司提供的免費餐點,像極了一群人聚集參加烤肉會。

Google秉持著開放的用人策略與管理原則,
工程師可以自己挑選想要執行的案子,
同時維持自己的工作原則;
但若專案在6個月內不見成效,
就必須放棄,以避免資源的浪費。

康敏琦參訪感想:
在這看似輕鬆環境的背後,其實隱藏著競爭。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未來工作的職場也許就是那麼競爭,要如何調適自己在高壓環境下工作;步入管理階級後,要如何管理這些各個身懷絕技的知識工作者,都是我們看完Google之後可以深入討論的議題。

康敏琦小檔案:
2007年YEF「Artech」小隊成員,創業計畫為「大髮師」,該年為清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一生,現為碩二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