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緊咬   蘋果被迫變綠
綠色和平緊咬 蘋果被迫變綠
2007.12.01 |

為科技產業吹起時尚風的蘋果,總是以簡潔有力的設計令消費者驚豔。不過,近年蘋果業績火紅,卻曾遭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反諷,認為蘋果的產品最不「簡潔乾淨」(clean),指控蘋果仍在使用其他電腦製造商已允諾不再使用的有害成分,回收努力也僅限於美國等少數市場,落後同業的全球性計畫。

今年五月,蘋果官方網站上出現一顆﹁綠蘋果﹂,終於贏得環保組織些許的正面肯定,但這一切只是改變的開始而已。

在青綠的「A Greener Apple」(更綠化的蘋果)口號下,蘋果公司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公布最新的環保政策,包括二○○八年底前,蘋果打算完全禁止聚氯乙烯︵PVC︶、溴化阻燃劑BFRs的使用,硬是比戴爾(Dell)、聯想電腦的二○○九年時程提早一年;賈伯斯也拍胸膛保證,只要合法購買蘋果電腦、螢幕,可免費回收消費者家中任何品牌的舊電腦及螢幕,不過卻僅限於美國、日本等少數市場。

「蘋果在回收、避免使用有毒物等環保議題上,曾遭受批評,很顯然地,我們對於有做好的事情,卻沒有成功和外界溝通,」賈伯斯在今年五月的環保宣言上這樣說,表示蘋果十二年前就開始淘汰聚氯乙烯、六年前開始嚴格限用溴化阻燃劑,「實際上,蘋果在許多環保議題領先多數同業,就算沒有,很快也會取得領先地位。」

領導廠商須被嚴格檢驗
賈伯斯舉例,CRT螢幕含有大量的鉛,一個傳統的螢幕可含有高達一公斤的鉛含量,當有些製造商仍大量生產,蘋果已於去年六月,完全淘汰CRT螢幕,「我們是業界第一個做到的,」賈伯斯表示,例如第一代含CRT螢幕的iMac電腦,含有近五百克鉛,第三代以液晶螢幕取代的iMac,僅含有不到一克的鉛。
只不過蘋果的努力似乎還不夠,至少沒有達到「領導廠商」應有的超水準演出。根據綠色和平今年九月「綠色電子品牌排名」(Guide to Green Electronics)最新調查,十四家企業中,蘋果的環保排名吊車尾,滿分十分中僅取得五.三分,排名第十二,不及對手新力(Sony)、戴爾、聯想、東芝(Toshiba)、宏碁的表現,僅惠普(HP)表現比蘋果更差。

綠色和平解釋,領導廠商必須有超越標準的表現,如松下(Panasonic)早在二○○六年十月即宣布,全面淘汰電漿螢幕的鉛使用,不僅大幅領先RoHS︵Restrictions on Hazardous Substances,限用有害物質指令︶的期限,也是全球第一個。綠色和平並呼籲蘋果的綠化應更透明,如比照諾基亞(Nokia)、戴爾等,公布產品的管制物質清單。

綠蘋果宣言曝光不到半年,隨即又遭環保組織打了一巴掌。讓蘋果露出環保缺失的,就是風靡全球的iPhone。

當iPhone上市,蘋果迷排隊爭相搶購時,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也排隊買了一支,但這支iPhone,被直接送往英國的實驗室,十月公布研究報告,指控iPhone仍含有溴化阻燃劑、聚氯乙烯有毒物質,相較之下,諾基亞的手機已做到完全沒有聚氯乙烯。

蘋果的環保成效,高度仰賴今年宣布的綠蘋果計畫,將從產品設計階段開始,擴及到包括控制原物料的使用數量、選擇可回收的材料、減低製造能源等。

「少就是多」為綠蘋果計畫的主要原則之一,蘋果以經典產品iMac為例,表示每一代產品都提高原料的有效利用、降低包裝量,並減少能源消耗,例如iMac電腦從十八公斤降至七公斤,包裝物則由近四公斤降低為不到兩公斤,閒置能源的消耗量由近百瓦降至五十五瓦,含鉛量更由近五百克減低至小於一克。
蘋果再把腦筋動到包裝上,將iPod包裝減重五成以上,蘋果表示,總計省下幾十萬磅包裝資源,如第二代

iPod Nano包裝比第一代減輕三二%,體積減少五二%,如此一來,使每個貨運平台上可多運送一千三百多台的iPod Nano。

此外,綠蘋果計畫也主打高回收性材料,蘋果表示,包括iMac及MacBook、MacBook Pro等外殼,採用航空級鋁、不鏽鋼、高等級塑膠等高價值材料,不僅有利回收再利用,也能將最終廢棄物量減到最小。

回收仍不夠全球化
除讓產品的生產過程更綠化,蘋果近年致力於產品回收,以美國為例,購買新Mac電腦,都提供舊電腦、舊螢幕免費回收,不分品牌,透過美國的經銷商回收。而提供回收的消費者,可拿到一○%的iPod折價券。
再以日本為例,自二○○三年十月售出的蘋果電腦上,都可找到「回收」貼紙,代表消費者購買該電腦時,已提前付了回收的相關費用,可將舊電腦交給郵局,免費寄回蘋果的回收中心。

「我們在全球主要市場都有回收計畫,這些市場占所有蘋果產品銷售的八成以上,」賈伯斯表示。

蘋果仿照戴爾電腦計算回收成效的公式,假設電腦平均有七年壽命,將今年度回收量與七年前的銷售量相較,可算出回收比例。

蘋果去年回收比例達九.五%,到二○一○年時,回收比例要達三成,「屆時回收成效會比戴爾、惠普都高,」賈伯斯說。

儘管蘋果宣稱,自一九九四年以來在全球實行回收,已避免二千一百萬磅的電子設備直接棄置垃圾場,但賈伯斯的承諾似乎僅限於美國本土及少數國外市場,回收計畫不夠全球化,成蘋果的一大致命傷。

綠色和平組織以戴爾、聯想、惠普等的「全球」回收政策為例,認為蘋果產品除了要一○○%回收,還必須達到全球回收的規模。例如蘋果在台就沒有回收計畫,消費者需仰賴各縣市的回收管道,授權經銷商也無法回收蘋果舊產品。

賈伯斯大張旗鼓宣示,蘋果會更綠,並成為同業的環保領導者。如果賈伯斯來真的,或許需下更多功夫,從環保的角度,重新種一棵綠油油的蘋果樹。

蘋果在台灣還不夠綠?
賈伯斯的綠蘋果計畫飄洋過海到台灣,還是一樣綠嗎?蘋果的台灣官方網站中,將蘋果的環保政策一五一十翻譯成中文,不過卻不代表蘋果的環境政策有全球在地化,有些環境政策僅在美國等特定市場執行。

例如蘋果在美國推行免費的iPod及手機(不限品牌)回收計畫,消費者可向蘋果索取附上郵資的包裹,將不用的iPod及不限品牌的任何手機寄回;購買合法授權的蘋果電腦、螢幕,同樣提供不限品牌的舊電腦、舊螢幕免費回收服務。

不過,蘋果在台灣的回收計畫尚未起跑,根據記者打電話到蘋果官方客服中心及Studio A等蘋果授權經銷商詢問,包括無法使用的舊iPod、iMac等該如何回收?店員回答,蘋果尚未在台提供產品回收,經銷商店員只能建議消費者透過環保署回收。

**iMac的設計逐漸減少包裝體積
**iMac的設計不斷改良,以有效利用原物料、縮減包裝體積、減少能源消耗為原則。
電腦重量 18.3kg 10.5kg 7.0kg
包裝箱重量 3.7kg  3.6kg 1.9kg
待機時耗費電力 93W 70W 55W
電腦內鉛含量 484g 14g 0.6g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