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營收如何購併?揭開韓國網路購併之王的    秘密
不看營收如何購併?揭開韓國網路購併之王的 秘密
2007.06.01 | 人物

俞賢午(Yoo Hyun Oh) Profile 
現 職   SK通訊(SK Communication)執行長
年 齡   47歲
經 歷   1983年進入SK集團行銷部門工作,而後參與集團策略規劃事務,2003年升任SK電信副總裁、創立SK通訊,2004年擔任SK通訊執行長迄今
學 歷   密西根州立大學電訊傳播媒體博士
 

**韓國最會M&A的網路產業企業家 
**俞賢午是網路界重量級人物,
他以高明購併策略讓SK通訊快速切入網路,
最特別的是,甚少有文化調適問題,
每一家公司都能以驚人速度成長。 

Cyworld母公司SK通訊的執行長俞賢午,不但是韓國網路產業重量級人物,也是西方世界想要了解韓國Web 2.0發展的意見領袖。全世界最重要的網路產業大會中,都一定會有專門留給他的專題演講時間。

俞賢午更是網路產業著名的購併高手。他靠著高明的購併策略,讓鮮京電信(SK Telecom)旗下子公司SK通訊,能夠快速切入網路產業,成為韓國第三大入口網站(僅次於Naver與Daum)。二○○二年買下搜尋引擎Lycos Korea、二○○三年購併社交人脈網站Cyworld、二○○六年三月買下韓國最大的部落格入口網站Egloo,他最新的戰功是二○○六年十月購併以搜尋服務聞名的Empas與Konan,讓SK通訊旗下的入口網站Nate一躍超越Daum,成為韓國第二大入口網站,僅次於Naver,外界預估這將補足SK通訊在網路搜尋技術方面的劣勢。以下是《數位時代雙週》獨家越洋專訪內容。

Q  你被譽為「韓國最會M&A(購併)的網路產業企業家」,買下的公司都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你是如何選擇購併對象與時機呢?

  這個不能免費跟你說的喔(笑)。事實上,SK本來就是擅長以合併的方式發展的企業。網路產業的購併,最重要的是讓創業團隊願意留下來。有些人只想賣掉公司就走,這種公司我不會要。覺得自己力量不夠、想要透過大企業力量來幫助自己完成目標,這種公司我才會接手,所以我所購買的公司,很少會發生核心團隊離開的事情。找到很有潛力、但實現能力不足的公司,找出他們的價值、預估他們會發展成什麼程度,並且覺得我們的加入可以幫助他們發展,這樣的公司我才會考慮購併。

網路新創公司最重要的價值是創意與策略,大公司購併網路公司的時候,常常因為文化不一樣,常常會有適應不良、營運不善的狀況。所以當我想要合併這家公司的時候,我並不在意他們現在的盈收能力,而是要了解他們裡面的小團體是什麼樣子。我在意的是,他們被合併之後,是否能在這個環境中繼續很有熱忱、很有生產力地達成貢獻,以及他們如何與其他部門相互合作。

Q  對於新創公司而言,他們被大企業購併的必要性是什麼?

  新創公司都有很好的點子,但成長的時候都會遇到最關鍵的瓶頸──也就是所謂的「臨界大眾」(Critical Mass)(編按:指能夠創造經濟效益的會員人數),大約有八○%的新創公司撐不過就倒了,撐過了就可以急速成長,例如Cyworld。一來新創公司要達到臨界大眾需要花一段時間,二來當會員人數暴增的時候,新創公司沒有足夠的經費購買後端設備、雇用專業工作者,服務品質就會往下降。投資者讓新創公司度過這關鍵時刻,就會有爆發性的成長,公司規模一下子從十幾個員工變成數百人,這個階段是否能夠保有公司精神,同時提升對使用者的服務,成為關鍵。第二個瓶頸會發生在網路公司想要往海外發展的時候。這時他們需要可以讓他們更穩定、給他們更大視野的夥伴。

Q  很多人說,韓國的網路產業是全世界的「創新試驗場」,很多創新點子在這裡發生,也有很多外國企業會將新的網路產品拿來韓國市場做測試。為什麼韓國的網路產業可以發達,原因只在於政府政策的協助嗎?

  我對這個問題考慮過。大家最常說,韓國寬頻建設基礎很健全,速度快、頻寬又高,讓服務開發者能夠安心開發服務,這些的確是很大的方便。從社會經濟的層面看來,我認為二○○○年的世足賽造成了決定性影響,讓許多韓國人第一次走上街頭狂歡,這是過去少見的。世足賽之後還有延續性的活動,改變了整個社會的型態,讓韓國年輕人更能自我表現、與人自由溝通,而網路的目的就是讓人能夠自由溝通。還有一點,跟外國比起來的話,韓國的室外娛樂場地比較少,我們的小孩比較喜歡待在家裡或網咖,這一點也有影響。

**Q  SK通訊旗下有五家被購併的公司,不同公司都有不同的文化,如何保持這些公司的彼此和諧?
**

  所有SK通訊的子公司都是我的小孩,做父母的不能夠偏心。整併新創公司,最大的困難點是得要改變韓國傳統的企業組織結構。以前只有大企業、大集團的時代,企業完全是依照年資敘薪的。但我們旗下有些公司二十出頭就當CEO,有些公司三十好幾還是中階主管而已。因此SK通訊不管工作者的年資如何,一律依照能力敘薪,將傳統的觀念完全改變過來,這是最困難的部份。

Q  二○○六年SK通訊買下了Koana與Empas,這兩公司也是Daum與韓國Google想要爭奪的購併標的,看起來韓國網路市場有一股「搜尋引擎的購併戰爭」,為何會在這時候會發生?

:搜尋引擎是網路產業商業價值(business value)的核心。Konan與Empas實力堅強,但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持續發揮影響力,所以我們來做購併。我相信經歷這次合併之後,可以創造出世界級的搜尋引擎。

Q  SNS(社交人脈網路)與搜尋引擎都有很高的商業價值,這兩者未來的發展潛力為何?

  到目前為止,Web 2.0都以檢索服務為焦點,往後發展應該是要朝向SNS與多媒體平台發展。SNS的影響力已經擴散到社會的各個角落了,以前的SNS網站走大眾化市場,想要一網打盡所有使用者,現在還有專業化、特殊化的SNS網站,例如美國的Facebook。接下來SNS會走向視覺化(Visualized)與個人身分(Identity),並且會往3D發展,就像Cyworld一樣。

搜尋服務方面,以前的檢索功能,就是透過電腦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資料,但以後透過手機、電視、汽車都可以上網,使用者會透過各種硬體搜尋。如果未來的搜尋引擎認識了使用者的話,就能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就像是針對每個人需求所量身訂做的搜尋功能,變成一種「人工智慧」,這是很高層次的服務。這種搜尋引擎一定只有在「SNS+多媒體平台」才能做到,因為多媒體平台有很多UCC(使用者自創內容)。

SNS讓UCC與使用者個人身分緊密結合,擴展網路裡面有意義的內容。有了這些基礎,才能開發出以人為中心的搜尋引擎。這就是擁有社交人脈網站Cyworld與搜尋引擎技術的SK通訊,最重要的潛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