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communication 電信通訊產業鏈人才需求
電信商 ●人才需求:技術、行銷、內容等各種人才都需要,不定期招考 ●薪資∕福利:上市公司有配股、紅利,可學習龐大組織下的運作 ●吃香的人才特質:具資訊、網路技術專才。懂運用網路的業務、管理人才。具經驗的跨領域人才
手機廠 ●人才需求:流動性較低,通常不用社會新鮮人 ●薪資∕福利:美系薪資彈性大,外商優於本土手機廠,年假較多 ●吃香的人才特質:熟知通訊產業遊戲規則、外語能力佳、能創意思考
服務平台業者
●人才需求:歡迎有創意、熱忱的新鮮人加入,學經歷門檻較低 ●薪資∕福利:組織較小,工作環境也具彈性 ●吃香的人才特質:有高度好奇心、熱忱、學習力、柔軟身段
手機代工廠 ●人才需求:研發工程師、業務 ●薪資∕福利:適合練基本功,上市公司有員工股票、現金分紅 ●吃香的人才特質:耐力高、有技術專精,如設計、debug、研發。因應全球訂單的英語能力
我除了廁所沒掃過之外,其他的都做過了,」說話直來直往的滾石移動台灣區總經理劉玉蘭,形容她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
淡江大學統計系畢業,劉玉蘭第一份工作卻是到德記洋行當行銷助理,與所學毫不相干。不過憑著「我肯學」的一句承諾,洋行老闆親自傳授know-how,不惜周末還「補習」,劉玉蘭挑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也成為日後職場生涯的意外定律。
「如果指明需要什麼特定產業背景的人才,是不對的,」劉玉蘭以自己一路走來的鐵證經驗,表示有多元背景的混搭人才非與生俱來,卻可培養,關鍵是對工作有熱情,肯學習則是第一步。
為摸清洋酒代理商的每一環節,劉玉蘭大小事務一手攬,不怕加班。才到公司報到半年,造就老闆以為她已經是資深員工的錯覺,對她說:「奇怪,妳怎麼什麼都會了?」
**跟懂的人學,不懂就問
**歷經代理商、統用食品、亞藝影音等多元工作經驗,一九九七年劉玉蘭踏進泛亞電信,但如同之前的工作經驗,對電信產業同樣陌生,但也用同樣的方法闖出成績。
「我沒有比別人聰明,但比別人投入,」劉玉蘭土法煉鋼,不懂就問、不熟就拜訪,兩年後當上行銷處長。
「千萬不要裝懂,不懂就要問。」第一份工作至今,劉玉蘭已是公司的高階經理人,座右銘之一仍是承認自己不懂,卻是默默累積自己跨產業能耐的秘密武器。
電信產業充滿複雜的技術架構,從最基本的話費計算、漫遊,到新一代無線傳輸,劉玉蘭的密招一,抓著懂的人窮追猛打,問到懂為止;密招二,就是當會議室裡第一個發問的人,從不懂變專家。
「不好意思,我比較笨,」無論她的身分是小職員還是一級高階主管,這是劉玉蘭無數次在會議室裡發言的第一句話,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即使當著下屬、廠商面前,也絕不裝懂,「問了才會懂。」
混搭人才人人稱羨,但混搭能力絕非天生賦予,劉玉蘭以百分之百的投入,換來珍貴的多元經歷。四年前,當電信產業激盪出加值平台的新需求,具備電信、行銷、物流、零售等多重經歷的劉玉蘭成不二人選,接任滾石移動台灣區總經理。滾石移動是兩岸客戶逾數百萬名的手機加值服務商,而劉玉蘭正是電信與音樂內容業者合作的關鍵橋樑。
通訊業適合磨練混搭能力
翻開劉玉蘭的行事曆就知道,排滿與中華電信等營運商、EMI等唱片業主管的早餐、午餐、下午茶聚會,「我一開始也沒有唱片經驗,現在哪個窗口我不熟?」繼電信業後,劉玉蘭又替自己的履歷增添一頁嶄新的經歷。
通訊產業的混搭人才需求愈來愈強,跨領域人才往往能發揮關鍵性的價值,劉玉蘭以一位電信業主管姿態跨足手機的內容平台,與位於上下游兩端的電信、內容客戶溝通也因此游刃有餘。
劉玉蘭旗下帶領七十名員工,在沒有一定遊戲規則的新興加值服務產業中,創造出大中華前五大的成績,「幾乎有一半以上員工的背景和這個產業無關。」之前有人開夜店、當中醫師、會計師,卻成為許多kuso、無厘頭答鈴的原創者,劉玉蘭說:「有熱忱、肯學最重要。」多變的通訊產業正是累積混搭經歷的最佳磨練之地。
Execution/Convergence/Communication
勤發問累積能力的好主管
工作付出與收穫
前景 5
薪資 3
工時 經常加班
綜合福利 可接觸無線通訊產業的多元面貌,為快速熟悉產業鏈的捷徑
註:內容僅與該產業就業人員比較,非跨產業綜合評比
劉玉蘭 ●年齡:40歲 ●現職:滾石移動台灣區總經理 ●學歷:淡江大學統計系 ●職涯成績單:由酒商轉電信產業,快速爬升至前泛亞電信行銷處長,帶領國內第一波從事手機加值服務。跨足內容產業,帶領滾石移動成為全台手機加值內容服務領導業者 ●職場打滾真心話:多元背景能力是靠興趣跟投入累積
執行力 5
整合力 5
溝通力 5
市場力 4
科技力 4
感受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