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網路電視,Joost這家公司可說是當紅明星,經營團隊是Skype創辦人詹士莊(Niklas Zennstrom)和傑那斯(Janus Friis),加上眾多資金的挹注,讓Joost在媒體效應下一炮而紅,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不過在一片引頸期盼的聲浪中,有個業界知名人士卻不以為然。「對我來說,Joost根本不能算是網路電視,」同樣是影音網站的Veoh執行長夏皮洛(Dmitry Shapiro)輕蔑地表示:「他們只是把以前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那套拿出來再玩一遍罷了。」
夏皮洛的言下之意,Joost只是改由網路傳遞,內容的提供者仍然以簽約的電視台或者是片商為主。此外,Joost還是一個封閉的系統,使用者不能上傳自製短片。
憑著這樣的想法,原先就主打網路影片的Veoh網站,現在進一步跨足網路電視領域。這個新的服務稱為「Veoh TV」,最近即將推出測試版本,預估年底會正式上線。欲使用此服務,必須先下載Veoh TV主程式,安裝完成之後便可透過網路連線(P2P技術)觀賞節目。Veoh TV最獨特的賣點,就在於可以觀賞「所有」網路上的影片。新聞網站也好(如CNN.com),娛樂性網站也罷(如YouTube.com),只要有公開的影片資源(無論是影音檔案或影音串流),Veoh就能夠替你抓取,並且以類電視選單的介面呈現,讓你點選觀賞。
使用Veoh TV,每個網站都變成一個「頻道」。舉例來說,若點選NBC.com,介面就會列出 NBC.com上所有可供觀賞的影集和短片,選擇要看的影片後,Veoh TV會自動將畫面切換成全螢幕模式。「連四歲小孩都知道怎麼用,」夏皮洛得意地向我展示。
不只如此,Veoh TV就好像網路世界的TiVo一般,不僅提供搜尋、訂閱網路影片功能,甚至可以「預存」影音串流(如同數位電視的預錄功能),以便有空再去欣賞。簡單來說,在電腦上使用Veoh TV就好像真的在看電視一樣,除了滑鼠和鍵盤,你甚至可以用標準的電腦遙控器操作軟體。
根據Alexa流量分析,在Veoh TV測試版推出之前,所有影音網站中,Veoh網站的造訪人次(unique visitors)排名第十;推出後,很明顯地有迎頭趕上的趨勢,甚至已經快速逼近原先排名第七的Metacafe.com。若比較下載次數,前一版本的Veoh播放程式已經超過一百萬次,Joost只有約七十萬次。
當然,如同所有提供影音的網路公司,Veoh最主要的任務是吸引「觀眾」至自家網站。但夏皮洛若拘泥於網站流量,是一種畫地自限的行為。
「現今網路上所有殺手級的應用(killer application),或多或少仍和某一個桌面軟體有強烈的鏈結關係。談到電子郵件,我們會想到Outlook;談到網路瀏覽,會想到微軟的IE或是火狐(Firefox);若是音樂,iTunes毫無疑問是首選。但目前尚未有任何軟體能代表網路影音,就連微軟的媒體播放器或蘋果陣營的Quicktime播放器都不夠格,」夏皮洛堅定地說:「我們的目標就是把Veoh TV變成線上影音的代表軟體,讓使用者以最輕鬆、最直覺的方式消費(consume)網路上所有的影音資源。」
想當然爾,在網路影音時代,找到這個切入點的不只Veoh。影音搜尋(video search)的代表Blinkx,也正在開發一個名為Blinkx Broadband TV(簡稱BBTV)的軟體,P2P傳輸、擷取網路上所有影音資源、需安裝主程式,幾乎和Veoh TV如出一轍。BBTV的測試版也預定在八月左右推出。
從Joost、Veoh TV和Blinkx的舉動,我們可以發現有一種新的趨勢產生。這些所謂的「網路電視軟體」,以傳統的角度來看,功能就像有線電視的機上盒(cable box)一樣,差別只是在於這些軟體是虛擬的。進一步思考,電視台將自己的節目搬上網路,已經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再配合這些觀賞軟體,未來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在網路上看電視」。果真如此,消費者很快就會思考支付有線電視月租費是否真的有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