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英特爾執行長時,季辛格曾公開表達台灣處於地緣政治高風險區,投資應該避開這裡,等到轉行做創投,卻主動帶旗下投資的七家新創來台灣,鼓勵他們尋求和本地供應鏈合作。這有前後矛盾嗎?
季辛格認為並不衝突。當你從大企業角度出發,考慮的是大規模生產和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但是從新創角度出發,重要的是盡快找到夥伴幫忙把產品做出來,而台灣是目前供應鏈最完整的地方,至於規模和供應鏈韌性,那是等新創有機會長大才考慮的問題。
既批評台灣、又懂得善用台灣,季辛格是全球科技領袖中非常了解台灣的一位。40多年前,他就曾與他的主管也是導師葛洛夫同台,和才要開始起飛的台灣電腦硬體業者交流,共謀PC大業。ㄧ路看著本地業者從OEM, ODM等接單代工模式,成長為目前和矽谷公司從前期開始共同研發,變化很大,不變的是速度和彈性:早餐談點子、午餐看到產品雛型、晚餐就進到生產。
季辛格目前是矽谷創投Playground Global合夥人,重心在早期深科技項目,其中一塊是下一世代運算,包含矽光子、量子計算、低耗能管理等。
在這集節目中,季辛格與旗下新創Ayar Labs創辦人暨執行長韋德共同受訪,分享所看到的產業趨勢、與台灣夥伴合作的進度和結果。矽光子強調銅(線)退光(傳輸)進,Ayar Labs與台積電、日月光、世芯和創意電子等都有合作,是善用台灣供應鏈並展示其在世界位置的最新案例之一。
--
閱讀更多》 **「在台灣,早餐有想法,晚上能量產!」季辛格率7家新創來台,為何他說AI沒有泡沫問題? **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85137/gelsinger-playground
歡迎訂閱數位時代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bnext_official
有合作需求請洽:podcast@bnext.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