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頁

EP7. 簡立峰談日本也買單的台灣獨角獸配方
目前新創獨角獸全球最大產地在美國和中國。台灣受限於市場規模、產業偏硬體代工、國際連結度不強的條件下,如何孵化獨角獸?

分享
收藏

成立十年以內、估值十億美金以上的新創公司被稱為獨角獸,目前全球最大產地為美國和中國。在市場規模有限、產業偏硬體代工、國際連結度不強的條件下,台灣的獨角獸如何長成?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和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共同交流:
 
🎧 台灣需要獨角獸,而且不只一隻,才能吸引國際資本後續注意到台灣的新創。走B2B會是適合本土獨角獸的路,因為B2C很難。
🎧 硬體產業台灣有生態和國際競爭力,出過最多獨角獸,但年輕人覺得和自己沒關係,軟體和網路服務業是未來,但純軟體和純網路服務台灣沒有優勢,軟硬整合可能是解方。
🎧 要長成獨角獸,必須走出去,以補本地規模不足,稱為台灣+1。日本市場會是現階段台灣新創最好的出海口和重要一站。
🎧 發展海外市場必須找到當地最好人才和利用當地資本,就地取才和取財是成功關鍵,心態和做法都要調整。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