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關鍵字118.科技巨擘的技術團隊究竟是如何堆疊的?

近十年,許多影響世界的科技公司主要的產品或服務都是以軟體形式提供;在台灣,常有一個討論是多數的ICT大廠的發展路徑主要以硬體開發、生產與製造為主,相對對軟體服務開發所需的人才管理、團隊建立、分工與培育不見得熟悉。數位時代創新長黃亮崢James,邀請與科技巨擘團隊有豐富合作經驗的蘇軻林,來和大家分享究竟全球的科技巨擘們是如何分工與營運?

工程經理(Engineering Manager)是所有負責寫程式軟體工程師(Software Engineer)主要的老闆,他最知道每一個軟體工程師會什麼程式語言、有過開發何種框架、規模的經驗、寫程式的品質與速度大概如何;在團隊的日常管理上,也最知道開發團隊的動態與資源調度。

一個工程經理小則對上3-4個軟體工程師,大則可能多達20-30人,中間最多會有一層具有完整開發實作經驗的技術領導(Tech Lead),主要負責引導旗下工程師分配工作,避免重工。大型軟體團隊會有數百個工程經理,根據各自不同實現的功能與主要技術分工,上層對應的管理職為工程副總(VP of Engineering),為實現執行長的產品或服務目標服務。

技術長(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則需為公司辨明因應市場發展方向所需要技術方向準備策略資源,其下轄有更靠近市場的產品經理(Product Manager)或更靠近內部需求的計畫經理(Program Manager);各有不同的工作週期,根據其產品或計畫,工作上協調對應一個或多個工程經理。

10倍工程師能快速開發的能力不是神話,但不會隨時全速運作,需要有恰巧的時機安排,並同時為團隊和公司留有開發資源的彈性和餘裕。大體而言,軟體工程師每日能產出程式碼的工作時數約為5小時,其他為團隊的會議、討論或學習的時間;軟體工程的產出如同知識工作產業,不能僅依靠人月來計算,以增加人來縮短時數,或用少數人拉長時數精確計算,需要為不同的專案留下合理的溝通,合作時間成本。

開發與營運是否需要混合為同一個團隊或個人的工作,端看產品或服務是否靠近市場;若服務越靠近消費者,則越有可能透過文件另建營運與客服團隊;越靠近核心關鍵基礎營運,或一個主要服務剛開始,則越會要求開發團隊同時做好營運。

科技補給站04. 健忘人的福音!無密碼時代來臨? Ft.臺灣網路認證股份有限公司CSO 策略長 杜宏毅博士、臺灣銀行數位金融部 盧建志經理

EP178.生成式AI商機的3項武器,4大競爭者如何領跑?ft.台大資工系教授徐宏民

塊轉WEB3_55. 不只發STO,還自己造交易所?國泰搶發首檔STO,技術實力有多驚人?幕後推手親自解密

記者茶水間101.「去碳燃氫」是什麼?中研院、台電為何都押寶?記者白話解釋給你聽

數位關鍵字117.有線電視訂戶連六年下滑!電視頻道還有未來嗎?

科技補給站03. 綠色金融來襲!原來消費者也有「永續影響力」? Ft.安永顧問 郭天傑 經理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