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列表頁

EP65. 參與七次創業都成功,台灣女傑讓矽谷都比讚
偶然發現留學的UCLA教授們多是新創公司老闆,開啟俞寧寧的創業之門。不斷從挫折和錯誤中修正學習,讓自己七次創業都能被收購或股票上市。

分享
收藏

偶然發現留學的加大洛杉磯分校(UCLA)教授們多是新創公司老闆,開啟俞寧寧的創業之門,但一路驅動她的,是不斷從挫折和錯誤中修正學習,讓自己七次創業都能被收購或股票上市。數位時代總主筆王志仁與AI公司Taboola美國研發副總裁俞寧寧共同交流:

  1. 創業者應變要快。募資是第一關,被拒絕是家常便飯,但要從投資者口中問到被拒絕的理由,了解不足和改進方向,立刻調整。經常一早做的簡報內容到下午改的完全不一樣。

  2. 創業者抗壓性要強。曾在一次募資成功後,隔天一位核心伙伴驟逝,俞寧寧和團隊曾經猶豫是否要結束退錢,後來決定繼續下去,並在葬體上看到來致意的客戶,確認其對公司的支持,而對方對團隊也是同樣想法。

  3. 人脈是創業重要資本。投資者和創業者間,各自有不同的圈圈,藉由每一次創業和募資,都是擴大人脈的機會,許多情報和資源在其中流通。俞寧寧有兩次創業機會,就是來自先前認識的不同投資者所推介。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