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兩位牛津女豪傑整合諾貝爾獎技術!打造昱星以光快篩藥物平台

博士學位師承諾貝爾獎得主嫡系的張郁芬,鼓吹在牛津研究光的好友鍾敏玟,以螢光蛋白為基,建立以光觀測細胞作用快速篩選藥物的研究平台。

藍眼淚,馬祖列島的奇觀。每年 4 月到 6 月,在沒有光害的夜色下,可見到海上發出淡藍色的點面狀螢光。藍眼淚的光,其實來自於一種無毒性渦鞭毛藻,受海浪與自然風等外部環境刺激,體內的螢光素產生發光的化學反應,稱為「生物發光」(Bioluminescence)。

生物發光並不是新鮮事,早在1956年,經歷長崎原爆的下村脩,被安排加入了日本名有機化學家平田正義在名古屋大學的研究室,找到了海瑩發光的蛋白質,以此進入普林斯頓大學進一步開展維多利亞管水母(Aequorea Victoria)發出綠光的研究。

1961那年夏天,與法蘭克.強森(Frank Johnson)教授一起,在西雅圖以北的聖胡安島上抓了一大堆水母來研究的下村脩絕對不會想到,他們隨後幾年發現可與鈣離子產生化學反應的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簡稱GFP),會對學術界產生多大的影響。

約莫 30 年後,生物學家馬丁.喬非(Martin Chalfie)將道格拉斯.普萊雪(Douglas Prasher)所分離出的GFP發光基因運用在只有數毫米長,科學家常使用的研究生物:透明的線蟲(學名: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觸覺受器神經元上;在顯微鏡下,線蟲的這些神經元果然發出綠色的光芒,足以幫助馬丁.喬非研究這小單元的生命體。

維多利亞多管水母綠色螢光蛋白的結構示意圖
維多利亞多管水母綠色螢光蛋白的結構示意圖

當科學將能夠發展出新方法,觀察到原本難以捉摸的現象,人類的科技往往就會快速往前邁進一步。喬非讓細胞可以發光的點子,加上隨後錢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找出綠色螢光蛋白(GFP)突變,提升螢光強度,並進一步找出能發各種不同顏色光芒的蛋白質,現今科學家已經擁有這類蛋白,能克服過去所難以長時間觀測的細胞內活動。下村脩、馬丁.喬非與錢永健也因為這項劃世代的成就,共同贏得了 2008 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英國牛津郡(Oxfordshire),位於英格蘭東南部,距離附近最大的國際城市倫敦大約 100 公里。擁有超過 70 位以上諾貝爾獎得主、世界聞名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牛津大學座落於此,是許多莘莘學子們追求真理的夢想殿堂。

2011年,在台灣一路攻讀無機化學專業的鍾敏玟首先來到這裡,取得了全額獎學金展開她的博士生生涯,繼續追索與光有關的電化學研究。「這樣的研究通常在台灣很容易應用在 LED、LCD 等需要光的相關產業裡面,也不見得和生物有很多相關的關連。」鍾敏玟表示。

2013年夏天,博士生涯鑽研螢光蛋白、師事錢永健隔代弟子永井健治的張郁芬,在取得北海道大學生命理學博士之後也來到牛津,在英國最大的教學醫院:約翰拉德克利夫醫院(John Radcliffe Hospital)心血管醫療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張郁芬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張郁芬
圖/ 賀大新攝影

「第一次認識敏玟其實是在義大利,一位同是留學生的共通好友約了十多位台灣留學生,從歐洲各地一起到羅馬集合自助旅行。」張郁芬回憶,「那天班機延遲,我在將近午夜才一身狼狽地在雨夜的羅馬和大家會合,也才認識了也從英國出發的鍾敏玟。」

短暫的出遊回憶,連結了同樣來自台灣的兩人,身兼台灣留學生社群幹部的鍾敏玟,於是在其後邀請同在牛津的張郁芬,加入當地的社群聚會,「一開始僅僅互相分享彼此的研究!」鍾敏玟解釋,「我們的研究分別有不同的取徑,我從無機化學起家,探索電化學領域與有機分子之間的光學性質。郁芬則從螢光蛋白出發,透過光研究細胞進程進行藥物篩選,並應用於臨床研究。」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鍾敏玟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鍾敏玟
圖/ 賀大新攝影

一次廠商請求將螢光蛋白用於藥物篩選的技術進行標準化移轉,用於更多臨床研究應用的評估,讓張郁芬嗅到了可能的商業潛力。「那時候就一直開始搜尋創業的相關資源,恰巧也看到台灣政府鼓勵創業的相關計畫。」張郁芬回憶,萌發創業念頭的那一刻起,她就不止一次與正在專心完成博士論文的鍾敏玟,那時兩人已經因為張郁芬的研究所需,請求鍾敏玟諮詢相關化學方法而有了更多交集。

「我好不容易因為郁芬的研究給我博士論文的突破靈感,終於快要完成論文,結果郁芬一直問我要不要一起創業。」鍾敏玟笑著回想那一段想要不理對方的過去。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鍾敏玟、張郁芬(左起)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鍾敏玟、張郁芬(左起)
圖/ 賀大新攝影

兩人的創業計畫說動了共通的牛津好友,輾轉認識時任泰豐創投總經理,也是台安傑天使投資創辦人、在政大授課創新創業與創投的何小台博士。

「對我來說,創業三要素:人品、技術與市場性,缺一不可。」何小台回憶,2016年第一次和英國回台的兩人碰面,就發現他在創投職涯裡的黃金準則:純樸實在的兩人在專業又能互補,對技術鑽研與應用所帶來的世界貢獻也很執著,「如果要我比喻,我會說他們很像 Google 創辦人 賴利佩吉(Larry Page)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的組合,很靠近我之前投資成功、美國學術技術背景團隊的創業家屬性。」何小台表示,也因此,專注於早期投資的泰豐創投與台安傑天使基金決定放手投資,全力支持兩位女博士投入創業。

對於藥物的臨床研究來說,相對電腦的機轉模擬,能夠在細胞動態中取得反應數據,是更直接評估藥物對生物毒性的方式。如果能對帶有特定病徵的細胞直接進行觀測,就能更有效挑選能夠改善或修正病徵的藥物,甚至能讓已經上市多年,臨床常見的老藥有機會發現新用途。

問題是,如何取得帶有特定病徵的細胞?

尤其如果帶有病徵的、活人的神經或心臟細胞,有根本取得上的困難。張郁芬解釋道:「因此,我們使用相對容易從病患身上取得的血液或皮膚細胞,再以人工誘導性多能幹細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 簡稱 iPS 細胞)技術分化成所需要的細胞來進行分析!」這項由日本學者山中伸彌首先以小鼠細胞進行實驗,透過病毒載體,將成體細胞轉化為類似胚胎幹細胞的多功能幹細胞,避開了「取得胚胎幹細胞誘導不同神經、肌肉、分泌胰島素的器官細胞進行藥物研究」可能造成的倫理道德爭議,也讓山中伸彌獲得 2012 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張郁芬、鍾敏玟(中起)
昱星生物科技共同創辦人張郁芬、鍾敏玟(中起)
圖/ 賀大新攝影

昱星生物科技提供技術,由再生能力較佳的 iPS 細胞誘導,分化出具特定病徵的器官細胞,可在不同培養皿同步進行不同的藥物即時監測,幫助提升藥物研究、篩選的效率。

透過商轉兩屆諾貝爾獎得主技術所提供的平台,藥廠或被委託研究機構(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CRO)得以快速進行臨床研究的前期藥物測試;醫院也有機會培育特定病患的 iPS 細胞,在投藥前快速對誘發成特定目標的細胞進行藥物測試,達成精準化醫療所需的數據評估。張郁芬表示,針對這次世界大流行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昱星也已經積極開發出針對新冠病毒的藥物快篩平台,希望此平台可以加速學研界或藥廠抗冠狀病毒藥物的藥物開發。

出身學術界的張郁芬與鍾敏玟也善用學界人脈資源,邀請東京大學、哈佛大學、台灣大學與中央研究院等等知名研究機構的學者,成為昱星生物科技的科學顧問團隊,如今的昱星生物科技已經擁有藥廠與國內外學術研究機構客戶,也和不同國際研究機構驗證合作模式中。

關鍵字: #智慧醫療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