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le
現職:聯發科技人力資源處招募副理
經歷:惠普(HP)國際採購處採購經理
學歷:國立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畢業
給科技人的一句話:挫敗是一輩子最大的禮物
台大財務金融系畢業的曾雅萍,原在惠普(HP)電腦國際採購處工作,八年後,以採購經理轉彎到聯發科擔任人力資源招募副理。跑道徹底轉換,但是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在面試她時,卻不因她完全沒經驗而拒用她,是什麼道理?
蔡明介說過:「不要規劃,只要adaptive(適應)!」身處充滿變化的高科技環境,蔡明介認為只要對新科技充滿好奇,擁有適應力,永保彈性,就是人才。同時聯發科的用人哲學強調專職技術(domain knowledge)、抽象能力(soft skill)和人格特質(personality)三大面向,只要具有團隊合作、擅於溝通等抽象能力和誠信正直、不怕挑戰的人格特質,專職技術其實隨時都可補齊。
講話清楚、簡報能力很強的曾雅萍,演講一開始就帶給現場聽眾一個當頭棒喝:現在企業只願意雇用一半的員工,給付員工兩倍的薪水,但要求員工三倍的產能。「一二三」原則,充分顯示出目前職場的辛苦,更點出「誰是那些被雇用的二分之一」憂慮。
從公司的核心工作團隊、聘僱人員到彈性運用勞工,現代人的職涯轉換早已成為必然,有什麼是必備的能力,才能在不斷變動的時代,持續成為永遠被雇用的二分之一?在聯發科已經任職兩年人力資源的曾雅萍,當然是有答案的。
面對一批批到聯發科求職或有心轉換職場的人,曾雅萍表示,保持彈性和適應力、與全球人力接軌的團隊合作精神、向上/向下管理溝通的能力、解決問題、持續創新等,都是「不敗科技人」最重要的特質,擁有這些特質,就是那二分之一的人力。
她同時特別提出,「持續學習的能力絕對是轉換職場的必備能力。」而蘋果(Apple)電腦創始人賈伯斯(Steve Jobs)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的「求知若飢、虛心若愚」(Stay hunger, Stay foolish.),更是曾雅萍極力推薦給科技人的名言。
雖然是一場「不敗科技人」的演講,曾雅萍卻說二十五到四十歲這關鍵的十五年職涯,「科技人其實應該求敗,挫敗是一輩子最大的禮物,」唯有從敗中才能找到未來的勝利之路,再一次她以賈伯斯為例,以他被趕出蘋果電腦的大挫敗來鼓勵職場工作者。
因為擔任人力資源已有一段時日,曾雅萍認為二十五歲到三十歲的工作者,靠的是勞力和腦力,這個階段一定要廣泛學習;三十歲到三十五歲是講求專業的時期,這個時期講求工作上的成就,要懂得時間管理;三十五歲到四十歲就要培養自己的眼光,要具有充沛的資源整合能力,當聚集足夠人脈、錢脈時,就有了自我創業的能量。
曾雅萍同時以「IC設計一代拳王」的曲線圖來提醒工作者,在第一個曲線還沒走完時,就應該要想到下一個(產品、職涯)。第二個曲線不見得一定要和第一曲線同一領域,「問題是,我們是否能在最成功的時刻看到危機,進而勇敢追求另一個潛在的自我?」
她以自己決定轉業為例,中間轉折的一年時光裡,十分沒有安全感,但是「相信自己」的堅持讓她繼續走下去。她最後引用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名言,「若想要真正成長,那就要挑戰能力的極限,也就是暫時地失去安全感所以當你不能確定你自己在做什麼時,起碼要知道,你正在成長。」獻給所有考慮轉彎的職涯工作者。(撰文∥龐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