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奇摩搶錢PChome-eBay乾瞪眼
雅虎奇摩搶錢PChome-eBay乾瞪眼
2006.08.01 |

雅虎奇摩拍賣宣布八月十日起,對成交的賣家收取網路交易費,比例為結標價格的三%,最高台幣三百元,部分商品為一百五十元。雖然雅虎承諾將為網友提供更多加值服務,諸如客服備忘錄、得標後買賣留言板及將於第四季推出﹁訂單管理系統﹂等,但網友仍怒氣難消。

雅虎奇摩為何敢犯眾怒而一意孤行呢?答案是:錢!

以去年雅虎高達台幣兩百二十億元的年度總交易金額來看,收費後每年將可有五、六億元的保證收入,等於讓營收吃下一顆定心丸,也可讓台灣雅虎奇摩能對美國總公司交代。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爭議關鍵在收費機制合理性
其次,對雅虎來說,此時此刻也的確是收費的大好時機。與eBay競逐數年的角力賽,日前美國的eBay決定暫別台灣市場,轉與PChome合作成立合資公司PChome-eBay,來專責台灣的網路拍賣業務後,就已大致宣告了雅虎的階段性勝利。在PChome-eBay目前尚無力承接大批出走賣家的時間點,此時不收費,更待何時?

雅虎奇摩電子商務業務部副總經理洪小玲說,美國eBay與日本雅虎拍賣分別在開站一年與三年內開始收交易手續費,在網路服務日益複雜化的今天,收費其實已是大勢所趨。然而,真正爭議的關鍵並不在於收費本身,而是收費機制的合理性。

收費恐逼退業餘賣家
台灣的網路拍賣市場在各家平台激烈的競爭下,早已與當初網拍誕生時的﹁互通有無、物盡其用﹂概念背離甚遠,對那些只想﹁物盡其用﹂的業餘賣家來說,收費只是逼他們遠離網拍市場。

美國的eBay有前例可為借鏡。美國eBay收取的是﹁價格級距﹂網路交易費,收費比例與成交價格成正比,並且特意將專業新品賣家移往﹁eBay Express﹂統一管理,以維護網路拍賣平台及保障純粹網拍的賣家。
其實,這也不是雅虎第一次向賣家收取費用,早在二○○四年四月,雅虎就已經首開收取﹁上架費﹂的先例。

曾收﹁上架費﹂也不減人氣
當時雖然也是一片撻伐,網友集結流出雅虎,嘉惠了當時的﹁樂多﹂,但一旦風頭過去,今日的樂多也並未有飆升的成長曲線,反倒是雅虎又回歸了以往的人聲鼎沸,二○○五年交易總金額占了網拍市場規模近七成。

那這一次呢?PChome-eBay合資的網拍平台﹁露天﹂,雖然經營團隊已在營運長葉奇鑫出爐後大致抵定,但由於目前還在進行會員資料與評價機制合併作業,八月中推出的,也將僅是所謂的測試beta版,正式網站還得到第四季才有眉目,中間的空缺誰來填?究竟是樂天、Kijiji等平台,還是重複﹁網友的健忘﹂戲碼?︵撰文∥何宛芳  攝影∥鄒瑋︶

Skype的下一步:
影音發布軟體
根據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報導,Skype創辦人詹士莊(Niklas Zennstrom,圖左)和他的朋友傅瑞斯(Janus Friis,圖右)又開始忙了。一個名為「威尼斯計畫」(The Venice Project)的影音軟體開發計畫,目前已經在倫敦、紐約和威尼斯等六大城市集結了軟體高手,正如火如荼地展開著。

面對全球網路火紅的影音下載現象,詹士莊和傅瑞斯正和各電視集團接觸,希望最快能在今年秋季成立新公司。

因為Kazaa和Skype,詹、傅兩人早已成為聞名全球的新創科技奇才,兩人著手開發影音發布軟體的新動向,格外讓各界矚目。Kazaa是電腦點對點(peer-to-peer)的檔案分享平台,讓消費者隨時可運用網路來互換音樂和影音檔案,這個當年頗具爭議性的公司,他們已成功賣給雪曼網路公司(Sharman Networks)。

2003年,他們又另起爐灶,開發P2P的Skype電話語音服務,創造了上億的下載次數。2005年eBay以41億美元(26億元現金和股票,外加2009年才給付的15億元紅利)買下Skype。

eBay會不會加入詹、傅兩人新成立的公司?目前仍未定案。但是新的影音平台如果可以成為合法的影音販售平台,對eBay來說可就重要了:讓eBay的網友除了賣東西外,連影音產品都能轉賣,這可是不得了的創新商業模式。

eBay發言人杜爾茲(Hani Durzy)表示:「我們鼓勵他們倆創新,讓他們去做不同想法和觀念的好東西。」當然詹、傅兩人目前還不會離開Skype,不然還有3年才到手的15億美元會落空的。新的「威尼斯計畫」,目前以詹士莊個人投資為主,兩人最多花20%的時間,並著重於策略性的決定和商業模式。

為了避免重蹈過去Kazaa影音互換的觸法問題,這次他們倆有備而來,先找電視影集製作人和電視集團等合作,他們的野心是要成為網際網路上最大的電視影集代理發布(distribution)商。(撰文=龐文真  照片提供=Skype)

部落格已成美國
最佳訊息交流平台

美國市調公司comScore Media Metrix的報告指出,部落格不僅早已成為主流,而且也成為豐富資訊的來源。iMedia Connection研究公司則指出,「部落格和電視上的實境秀(reality shows)一樣,簡直無所不在。」

根據comScore的調查數字顯示,美國部落格的流量較去年成長了56%,已經多達5800萬人瀏覽人口,相當於網際網路上34%的總人口數。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部落格已經成為獲得資訊來源的媒體,又轉型成發布訊息的媒體。很多個人部落格已然成為社群或社區的發言管道,瀏覽部落格的人也會在上面發聲、發表言論。

同時,早期部落格的造訪者年齡偏低,12歲到17歲的瀏覽者占了21%全美部落格的訪客。然而現在隨著部落格現象發燒,年齡稍長、收入豐的網路人口(家庭)已經逐漸成為部落格的死忠擁護者了。(撰文=龐文真)

不斷向上游整合
茂迪再度挑戰股王寶座

近來太陽能源類股「強強滾」,尤以茂迪帶頭往前衝,雖然日前與矽晶圓供應商MEMC的合作破局,但隨著茂迪不斷向上游整合,股價再度翻上740多元,進逼日前宏達電的股王寶座。

全球最大矽晶圓廠Hemlock Semiconductor曾表示,矽晶圓在未來一年半缺貨的狀況都無法得到紓解。茂迪雖失去了MEMC,但隨即就與中國前三大矽材料供應商Renesola(浙江昱輝陽光能源公司)簽約,取得未來3年的矽晶圓供應量,這也使得茂迪擺脫MEMC變心後重創股價的陰影。

茂迪排名全球第六大太陽能源產業,今年的出貨目標有微量減低,但是茂迪發言人陳家淇仍保證毛利率必能維持在30%的水準。果然從6月份的營收面來看,茂迪的淨利率比過去兩個月都提升,達到33.1%的歷史新高,單月稅前盈餘更高達2億5千3百萬元,每股稅前盈餘2.99元。外資法人已從轉賣為買的情況下,外資甚至認為茂迪將可能隨時挑戰宏達電的股王地位。(撰文=薛怡青  攝影=張家毓)

摩托羅拉:半年內奪回手機市場王座

摩托羅拉(Motorola)台灣區副總裁暨行動通訊終端部總經理盧健生(圖),這位從易利信(Ericsson)空降而來的操盤手,在27日首次與媒體見面時宣告,諾基亞(Nokia)領先的好日子已經過去,因為「在未來半年內,摩托羅拉將回到領先地位。」

7月13日才正式上任,橫逆在盧健生前的是從今年起,與諾基亞之間手機市場王座爭奪白熱化,從過去絕對領先的優勢,轉為互有領先。但近兩個月以來,摩托羅拉落後間距逐漸被拉大,銷售量市占率23.3%落後於諾基亞的26.5%,銷售額市占率則以18.4%落後於諾基亞的25.4%。

「市場策略,基本上變化不大,但我預計仍需花6個月以上來調整,」盧健生表示,下半年摩托羅拉將推出具競爭力的手機,以帶動市場買氣,其中,KRZR系列的K1更被視為是RAZR V3的接班人,他相信K1勢必再將摩托羅拉推向另一個高峰。(撰文=童儀展  照片提供=摩托羅拉)

Tech Fans看過來
Engadget精選(http://chinese.engadget.com
曬2小時就充滿電

位於德國的Fraunhofer-Gesellschaft研究機構,近期成功地將太陽能板轉換效率往上提升,並與行動電話結合,設計出一支「太陽能手機」。根據該研究室的說法,這支手機只要每天出門曬個2個小時,便能補充滿滿的電力。

人工拉線即可發電
OLPC放棄手搖發電的設計,那到底如何驅動這台搭載500MHz處理器的筆記型電腦呢?Enter Squid Labs研究機構最近發明一種創造電力的裝置,人工拉線1分鐘,可產生10分鐘電力,使用者一手拿發電器一手拉線,還可把發電器裝在桌上,用腳發電。

最可愛的iPod耳機
日前東京玩具展上有一個小東西,Sega Toys與Avex Entertainment共同開發 Mu-Bot,此產品為iPod的附件。兩個手臂就是耳機,具有自動收線功能。不過,我們倒是希望能看到多種顏色的版本,Mu-Bot將在12月聖誕前夕推出,售價約為台幣700元。

亞馬遜網站,衝不出的低迷!
7月24日,美國各大媒體均報導亞馬遜網站(Amazon.com)即將在8月中旬推出電影、電視影集下載服務。面對媒體的熱鬧炒作是亞馬遜的股票一掃陰霾,一鼓作氣上升了3.4%,股票以34美元收盤。

當大家還在對亞馬遜的新服務津津樂道時,亞馬遜網站公布的第二季財報,股價卻痛跌22%,創3年來的最低點,來到26美元。雖然亞馬遜仍是全美造訪率第一高的網路商店,但獲利能力卻持續降低,這一季的營收較去年同期上升了22%,然而獲利率卻跌落了58%。

還是老問題,亞馬遜投資在技術研發的成本過高,特別是為了掌握未來「數位內容」(書本、音樂、電視、電影)的新技術,雖然這些技術已陸續「開花」,但目前卻仍停留在叫好階段。

日前正式宣布由使用者自訂電視新聞內容,由亞馬遜網站把新聞內容壓製成DVD,寄送到家的,就是一個等著「結果」的技術。此項技術的意義在於,亞馬遜網站除了賣書籍等實物外,還可販賣影音等數位內容。

內容消費者自選,這將使亞馬遜開創另一番境地。不過現階段想要把掌聲換成現金,可能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從第二季財報的壞消息看來,再加上與玩具反斗城的訴訟仍未了結,亞馬遜即使今年預估營收會突破100億美元,股價仍要繼續低迷震盪一陣子。(撰文=龐文真  攝影=陳炳勳)

微軟年底推出iPod殺手
一則又一則的謠言,美國各大新聞媒體和部落格早已繪聲繪影刊登了許多次微軟即將要推出行動影音裝置的消息。從否認到不予置評,最後微軟終於在七月二十日承認:今年年底的確會推出擊敗iPod的終極殺手產品。微軟表示,產品目前的計畫代號是Zune,是一個「軟、硬體兼具」的音樂、影音播放裝置,同時也有網路服務。

微軟只表明是和iPod一樣的硬碟型產品,但具有Wi-Fi功能,讓使用者可以隨時下載音樂。至於會不會也是Xbox隨身手持版、或具有手機功能、或有觸控式大面板等,微軟都不願證實,詳細規格仍在迷霧中。

微軟行銷總經理史戴芬森(Chris Stephenson):「我們認為技術將可連結音樂和社群,這是個絕佳的機會。」

在滑鼠、鍵盤和Xbox外,微軟Zune會大賣嗎?除了Xbox外,一向走授權路線,由廠商製造硬體的微軟,推出微軟影音手持裝置也讓授權廠商有些尷尬。當三星(Samsung)、創新(Creative)、iRiver等一向支援微軟的影音播放器碰上微軟牌時,消費者該怎麼做呢?(撰文=龐文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全員共識X快速調整,台灣品牌創見攜手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全球市場,掌握跨境電商新商機

1989年創立的創見資訊(Transcend),成立近40年來,始終以穩健的研發實力與對市場脈動的敏銳掌握,積極應對高速變動的科技浪潮。如今,不僅成為記憶體與儲存裝置的代名詞,還是將台灣技術力推向全球的代表品牌,從歐美、亞洲到新興市場,都能看到創見的產品,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工業設備與企業解決方案中。

為了進一步將影響力擴及更多市場,2024年第四季起,創見再將自家產品上架亞馬遜網站。如今,僅僅投入半年,創見便取得優異表現,今年第一季和去年同期相較,營收足足成長150%。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解釋,創見的銷售模式,分為B2B和B2C兩種。以B2B來說,過往是透過地區代理商,負責不同市場的推廣、銷售、售後與通路管理,但隨著電商發展日益蓬勃,愈來愈多消費者選擇直接在網路上購物。眼見電商的潛力,創見決定在經營台灣本地的PChome、MOMO等電商通路之餘,再快速組建團隊,投入跨境電商,並首選在全球擁有超過400個營運中心、數億活躍用戶,能協助台灣賣家將產品銷往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亞馬遜。目前,創見的行動固態硬碟、攜帶式攝影機等多元產品,已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市場,迅速占有一席之地。

從通路走向消費者,創見從亞馬遜銷售數據中挖掘產品新機會

「對我們而言,加入亞馬遜立即感受到的好處,不僅是業績成長,而是可以直接接觸消費者。」陳柏壽強調,從代理商獲得的消費者資訊較片段,團隊是到直接展開跨境電商的營運後,才陸續接觸到第一線消費者的心聲。

像是團隊就發現,創見20多年前的舊款產品「2G記憶卡」,在亞馬遜上意外受到消費者青睞,「這種以往我們認為可能不太有人願意再買、很老的產品,沒想到還是有人在找,代表亞馬遜的長尾效應非常廣泛。」陳柏壽指出,亞馬遜吸引了來自全世界的消費者,大家都認為,任何在自己市場找不到的產品,只要上亞馬遜網站就一定能買到,「所以我們在亞馬遜上獲得的流量、觀察到的消費者行為,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商業洞察。」

亞馬遜物流FBA與AI工具雙引擎,創見用跨境電商加速全球化布局

那麼,讓創見快速取得業績成長的秘訣是什麼?

陳柏壽分享,創見加入亞馬遜後,首先使用的工具,便是「商機探測器」,「這絕對是所有要進軍亞馬遜的賣家,第一個要用的工具。」商機探測器除了能協助賣家洞悉市場,理解競爭對手是誰、主力銷售產品有哪些,還能一口氣掌握產品關鍵字、價格帶和銷量資訊。賣家就能依據數據進行產品種類和價格、廣告投放的策略安排。創見近來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就是將「商機探測器」做為市場調查的來源之一,成為研發功能時的重要利器。

其次,隨著生成式AI風潮興起,亞馬遜也推出「A+頁面Gen AI」「AI圖片生成工具(Image Generator)」等相關工具。創見剛加入亞馬遜時,因為產品多又希望能儘速上架,團隊便運用AI+內容產出圖片,「攝影師來不及拍照時,亞馬遜提供了一些省時又省力的生成式AI工具。」

另外,儘管創見在美國有分公司,但亞馬遜的物流FBA(Fulfillment by Amazon),也是賣家必備的工具之一。賣家只要將產品放在亞馬遜的倉庫,FBA便會協助送至消費者手中,要是產品有問題,FBA也會負責收回,「這對所有想做品牌,或是在目的地市場沒有分公司、團隊的賣家,是很方便的工具。」

陳柏壽提到「將產品上架亞馬遜,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而要是能善用他們提供的各種工具,就會成為贏家。」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
創見資訊積極部署外貿、市場行銷多元人才,打造亞馬遜電商團隊,開啟全球布局。圖為創見於亞馬遜網站上設立的品牌旗艦店。
圖/ Amazon

從亂撒廣告到精準打擊:品牌靠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跑出北美市場新解法

但亞馬遜全球開店並非讓賣家自行摸索,官網上設有學習中心,內含眾多免費官方培訓課程,同時也投入教學資源,推出台灣獨有的「企業海外陪跑計畫」,由學長姐賣家領跑、專業導師陪跑,再搭配電商工具與服務商的協助。陳柏壽笑稱,起初團隊在平台上亂撒廣告,是陪跑導師手把手指導、陪著檢視成效,大夥才逐漸抓到投放廣告的關鍵。

如今,創見在善用亞馬遜的工具後,確實愈來愈了解北美的市場趨勢與消費者需求。

原先,團隊以為自家的1TB、2TB等大容量行動固態硬碟,較具銷售潛力,沒想到256GB的迷你行動固態硬碟反而更受歡迎,「大容量產品是美系品牌的重兵部署地,投入許多資源,我們不容易找到破口,但相對之下,小容量產品就成了突破點。」

創見也持續透過亞馬遜,建立鮮明的品牌形象、完善產品線,像是密錄器便斬獲不錯表現。這類產品過往都透過代理商,以專案模式在線下銷售,但對精打細算的消費者來說,密錄器在線下的價格較高昂,從網路購買成了另一個好選擇,「這類產品之前在亞洲賣得比較好,但在亞馬遜上銷售,讓更多人認識『創見』,也為我們開了一扇窗,有助於未來取得更多跨界生意。」藉由檢視消費者在亞馬遜上留下的評論,團隊更回頭調整介紹產品的方式,從文字直接改為影片,以更貼近市場需求。

接下來,創見將持續鎖定人口基數大、GDP高、匯率穩定的市場,透過跨境電商發展全球業務;歐洲、澳洲、新加坡、中東等可以將產品再往外銷售的新興站點,也是瞄準的重點。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
創見資訊業務副總經理陳柏壽表示,一開始只有自己一個人,要看完龐大的資料,從無到有組建新團隊,但因為內部已經有共識,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從決定要做到全速啟動,很快地就開啟跨境電商之路。
圖/ 數位時代

行動力與執行力!創見用對思維、人才與工具,快速打開全球通路

面對現今快速變化的市場,陳柏壽建議,投入跨境電商首重「改變思維」,必須理解箇中操作模式,與過往的傳統外銷完全不同;其次,還要找到具相關經驗的團隊。

亞馬遜全球開店也分享觀察,創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亮眼成果,關鍵在於主管的全力支持、團隊快速到位,以及敏捷的學習與調整速度,「創見確定要投入跨境電商後,做的就是長遠通路規劃。一方面迅速找到外貿、市場行銷等多元人才,同時清楚知道目標,再搭配亞馬遜全球開店企業海外陪跑計畫,成果很快就出來了。」

陳柏壽進一步強調,當思維、團隊都到位後,決勝關鍵就在工具的使用。亞馬遜上有眾多工具,還能直接探知消費者需求,賣家可以從中找到自己與競業產品的差異性,並就此往下發展、設定策略,「機會永遠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只要你的產品具備足夠競爭力,亞馬遜全球開店就是協助你把握機會、賺到更多生意的最佳夥伴。」

5 月 21-22 日 | 台北文創 14 樓
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限量席次 立即報名

從區域到全球:亞馬遜創新戰略發佈會
圖/ AWS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