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公益團體,最怕的就是需要幫助的時候,沒有良好的管道讓大眾知道當下所需要的資源,以往的活動可能需要龐大的人力來傳遞訊息。網際網路成為公益團體宣傳的利器,讓更多人藉由網路接收更多關於公益團體的信息。
結合『網路』及『系統』成為公益團體最佳幫手!
處在資訊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網際網路』的應用已經非常的普及,根據調查指出台灣上網人口已突破1,580萬,『網路』現在不僅僅是一般的企業需要外,公益宗教團體的運作其實也一樣,需,例如一個公益或宗教網站的建立,就是一個最簡單且方便的行銷管道,可以讓社會大眾能更清楚了解其服務內容,也同時可利用這個網站發佈計劃與活動藉以募得資源,其他如:電子郵件服務、案件系統、線上諮詢…等,亦是重要且不獲缺的資訊基礎建設。
堅持,才有力量
2005年底我參加了一場由開拓文教基金會所舉辦的「身障團體資訊運用座談會」,會中輔大「生命力新聞網」陳順孝老師以我們「龍潭啟智教養院」部落格為操作案例,說明我們雖然已經踏入部落格領域,卻仍用官網運作的模式來經營部落格,讓這個資源顯得過於浪費,而且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看不到機構內的真實情緒。
公益2.0的緣起
公益2.0這個概念是來自KIVA網站,不過有別於KIVA的是,KIVA是透過一種微型貸款,但是礙於台灣商業行為的規範太嚴厲,像是微型創業者因缺乏擔保品、信用以及擁有不穩定的市場需求,增加了與一般銀行之間的交易成本,因此融資取得十分不易。因此公益2.0則是透過募款的方式,透過104創業網與聯合勸募的網路募款管道,將募集到的款項發放給受選社福單位的創業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