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會反映一家公司在市場的地位以及投資人對它的評價,市值愈高表示公司價值愈高。
依今年7月2日股市的收盤價來看,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是輝達,市值高達3.834兆美元;微軟市值為3.65兆美元,排名全球第二;蘋果公司市值為3.172兆美元,排名第三。
這三大科技公司市值皆超過3兆美元,而且經常輪流當「老大」。
亞馬遜市值達2.334兆美元,居全球第四;Alphabet(谷歌控股公司)2.173兆美元,居全球第五。
而市值在1兆美元到2兆美元共有6家公司,分別是:
全球市值排名 (第6-11名)
全球排名 | 公司名稱 | 市值 (兆美元) |
---|---|---|
6 | Meta | $1.794 |
7 | 沙烏地國家石油公司 | $1.583 |
8 | 博通 (Broadcom) | $1.269 |
9 | 台積電 (TSMC) | $1.211 |
10 | 波克夏·海瑟威 | $1.036 |
11 | 特斯拉 (Tesla) | $1.016 |
前十大市值公司有三家半導體公司(輝達、博通、台積電),值得一提的是博通,近年來為谷歌、亞馬遜、微軟、Meta、字節跳動等公司開發AI相關「客製化IC」(ASIC),讓它在AI市場大好之際,能順勢而為,獲利豐碩。
除了台積電、三星,亞洲還有哪些半導體強權?
半導體產業是核心產業,驅動龐大電子工業的成長,汽車、工業、國防等都離不開半導體。
美國是半導體的龍頭,台灣、韓國、日本及中國在半導體產業中也佔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製造方面更是全球半導體的生產重鎮。
台積電能夠名列全球市值第九大的公司,主要是它獨霸高階製程晶圓代工市場,業績成長速率驚人。
台積電無庸置疑是台灣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同時也是亞洲市值最高的半導體公司,遠遠超越韓國、日本、中國的半導體公司。
三星電子市值達3077.6億美元,全球排名第32,是僅次於台積電、市值第二大的亞洲半導體公司。第三至第十二大如下:
亞洲半導體公司市值排名 (第3-12名)
亞洲排名 | 公司 (地區) | 市值 (億美元) | 全球排名 |
---|---|---|---|
3 | SK 海力士 (韓國) | $1414 | 125 |
4 | 東京威力科創 (日本) | $861.4 | 239 |
5 | 聯發科 (台灣) | $700.9 | 304 |
6 | 中芯國際 (中國) | $568.4 | 388 |
7 | Advantest (日本) | $535.7 | 413 |
8 | 寒武紀 (中國) | $318.8 | 687 |
9 | Disco (日本) | $312.2 | 700 |
10 | 北方華創 (中國) | $243.3 | 887 |
11 | 瑞薩 (日本) | $237.4 | 911 |
12 | 日月光投控 (台灣) | $223.8 | 946 |
亞洲前12大市值半導體公司中,台灣公司有3家,日本公司有4家,韓國公司有2家,中國公司有3家。
台灣方面,除了台積電外,聯發科及日月光投控擠進前12大;此外,聯電市值197.3億美元居台灣第四,聯詠市值114.8億美元居台灣第五,瑞昱市值102.6億美元居台灣第六。
寒武紀殺進亞洲8強,得感謝美國AI晶片禁令
韓國方面主要靠三星及SK 海力士兩大巨頭。
日本方面主要是半導體設備公司,東京威力科創、Advantest及Disco皆是半導體設備公司,而瑞薩為IDM。
中國方面,中芯國際近年積極投資擴廠,因此市值居中國半導體公司的首位。
寒武紀是中國AI晶片公司,於2016年成立,從開發「深度神經網路處理器」積極介入人工智慧晶片。在美國限制AI晶片輸出到中國後,寒武紀的AI晶片成為中國公司的替代選擇。
北方華創是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的龍頭,在中國全力發展自主的半導體生態鏈下,北方華創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另一家中國半導體設備公司中微半導體市值達155億美元,是排在北方華創之後、市值第四大的中國半導體公司。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