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經濟部工業局針對「環境保護產業」(簡稱:環保產業)之定義與分類,環保產業可分區為環保設備及材料製造業、資源再生產品製造業、及環保技術服務業等三類;依其產業特性定義,主要包括(圖1):
一、環保設備及材料製造業
對於各式污染防治設備及其相關零組件、環境檢測監測儀器、用於相關環保活動之機具、用於環保設備與設施所需之材料、藥劑等之製造,以提供事業單位作為污染防治用途之行業。
二、資源再生產品製造業
對於廢棄物進行資源化並製成再生產品,使可用資源能永續利用;或是生產具低污染、省能源、可回收等對環境友善或低環境負荷之綠色產品製造業。
三、環保技術服務業
除上述兩類外之其他與環保有關之行業,包括有執行環保設計、研究、規劃、評估、訓練等活動之環境顧問業;執行環保設施、工程、給水之建造及環境復育整治之環境工程業;輔導業界取得相關國際標準之環境管理技術服務業。其餘如環保設備設施之操作維護業、環境監測檢測業、環保相關驗證業、廢棄物清除處理業等之其他技術服務行業。
我國環保產業之產值約1,500-1800億元,在過去幾年均持續緩慢的成長中。但是環保設備及材料製造業較屬於傳統環保產業(如空氣污染防制、污水處理、廢棄物處理、毒化物處理等)污染防治領域,隨著國內廠商的外移以及現階段環保管制已趨成熟,不論是政府或民間廠商的支出,皆有下滑的現象。因此,傳統上以污染物控制的解決方式,已無法滿足客戶的需求,朝向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全方位的環保產品服務方可因應市場需求。此外,因應國內傳統產業外移,與大陸成為全球製造工廠,提供污染防治技術服務與設備業者有許多已將目標轉往大陸及東南亞發展。
隨著節能減碳風潮興起,能源與資源物價格高漲,帶動區域性資源回收業的快速發展,資源再生產品製造業將逐漸成為要產業。
而歐盟環保指令與溫室氣體減量等國際環保新議題為環保服務業帶來新的發展商機,環境顧問業,的需求將越來越多。
圖1、我國環保產業領域(工業局)
更多文章請至ITIS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