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5年起,市場上便不時傳出大陸面板廠即將與日本面板廠Sharp合作的消息,但多屬於業界的耳語,對於相關合作模式,產線規格及生產規模等細節,皆無較明確的說明,而事後證實,這些合作案皆無疾而終。此次由日本相關機構發佈消息,除點出Sharp與大陸面板廠上海廣電電子(SVA-NEC,以下簡稱上廣電),對於雙方可能的合作模式亦較具體的說明,輪廓已然浮出,可信度相對極高。而在此經濟情勢不明,面板依舊處於供過於求的產業前景下,對於Sharp與上廣電的合作倘若成真,對於全球面板產業造成影響為何,茲分析如下。
Sharp與上廣電合作之可能模式
自2005年中起,即不斷傳出有關於Sharp與大陸面板廠洽談合作的事宜,但皆未有進一步具體的合作方案。2008年下半年,面板產業面臨景氣反轉,加上日元貶值,出口業受到巨大的影響,Sharp在2008年第四季的財報中,呈現658億日元的虧損,使Sharp不得不檢討其經營策略,因此增加了Sharp與上廣電合作的的可能性。
此次概略的合作內容包含Sharp現有面板產線轉移及後續技術的合作等。其中在面板產線移轉的部分,據了解,Sharp會將目前在日本龜山的六代產線設備及生產技術轉移到上廣電,未來廠房也將落腳大陸。而在後續技術轉移的部分,據了解則是指在2010年之後,Sharp將與上廣電有合建八代以上產線的可能性。
Sharp與上廣電合作之策略意涵
Sharp近期面臨營運虧損,在2008年底時就已有整併前端產能的作法,甚至有傳出Sharp有意將此六代線轉為生產中小尺寸面板的規劃。此外,面臨這一波全球面板產業的產能調整,各廠商已陸續將產線往更大世代轉移,未來六代線的定位將會轉為以生產IT面板為主,故對專注在電視業務的Sharp而言,六代線的競爭力及經濟效益預期也將逐漸遞減。
故若此合作案順利發展,對Sharp而言,除可獲得一筆資金,緩和目前營運虧損的衝擊外,更可趁機解決六代線產能利用率不彰的問題。此外,Sharp將電視面板生產技術轉移給上廣電,預期也可逐年對上廣電收取相關的權利金,挹注其長期的事業發展。
目前大陸面板廠之產品以監視器面板為主,且其產業供應鏈分佈偏向中下游,如液晶模組及終端產品的組裝等。若加入Sharp的六代線產線及生產技術後,將可補強其技術,並提升電視面板的生產能力。故對於上廣電來說,Sharp的六代線目前主以生產32”及37”的TV面板為主,正好可以填補上廣電在電視面板發展的空缺。此外,在Sharp技術的加持下,上廣電的電視面板也可望走出大陸內需市場,成為全球主要的電視面板供應廠商之一。
有利於面板供需的發展
目前面板產業呈現供不應求的情況,且2009年各面板廠仍陸續有已投入的的產能將陸續開出,此外,大陸既有面板業者亦陸續有興建六代以上面板產線之計劃,導致整體供需的情況將更難以掌控。
因此,在Sharp將六代產線轉移給上廣電的合作前提下,將可降低大陸業者自行布建六代等面板產線的可能性,不會讓整體供給產能繼續成長,有利於整體面板供需的長期發展。
短期:將影響大陸內需市場相關產品的面板採購
絕大多數的面板module製程多在大陸完成,而若面板Cell進口大陸,在當地加工為Module後再外銷,目前不課徵進口稅。但若加工為Module後,直接進到大陸內需市場,則會被課徵3%關稅。故在大陸生產的面板在針對大陸內需市場設計的電視產品中,因這3% 的Cell進口關稅,將具有相對的成本優勢,但對於出口到海外市場的產品而言,則不具有特別的優勢。
其中,由於大陸電視品牌的銷售多以其大陸市場為主,故在使用國貨及相對具價格誘因等前提下,預期將導致大陸電視品牌降低對日、韓、台面板廠的採購比重。但對於其他國際電視品牌的採購策略上,除以大陸市場為主的產品線可能增加上廣電面板的採用比重外,預期整體影響相對有限。不過,近期台灣面板業者因為『家電下鄉』等政策議題利多,欲大陸電視品牌業者互動頻繁,倘若此一合作案成真,且發展速度極快,預期對台灣業者將產生一定程度的衝擊。
長期:對其餘各面板產業之影響
日本
日本為液晶面板製造的發源地,以往十分保護其液晶生產技術,但在1997年的金融風暴衝擊下,以及韓國液晶面板生產急起直追的威脅,才陸續釋出生產技術予台灣業者,並轉而生產中小尺寸面板等高毛利率的產品。此次合作案倘若成長,當可視為日本液晶面板產業第二次的技術輸出,且預期將導致日本面板產業更集中於電視面板的生產。
而Sharp如釋出六代線給上廣電,亦可視為是為其現有的八代線及即將量產的十代線進行產能調整佈局。此外,如Sharp與上廣電將於2010年後合資布建八代以上產線,屆時Sharp既有的八代線將可攤提完畢,而十代線也應開始量產,故新的合資產線對Sharp的衝擊將相當有限,而Sharp也將因此多了一筆權利金的收入。
韓國
韓國面板業者由於韓圜大幅貶值,再加上相關集團電視品牌銷售成績亦高於業界水準,故其面板產業近期表現也明顯優於其他業者。故在相關電視品牌銷售表現持續優異,及如SDI等業者也積極投入次世代產線布建的前提下,預期此一合作案對韓國面板產業的影響相對有限。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除因上廣電早期有跟日本業者合作的經驗,進而導致目前有與Sharp合作的因緣之外,如大陸京東方(BOE)先前亦曾與韓國業者Hydis合作過,故中韓面板合作亦有其先例。故在Sharp開了頭之後,會不會導致韓系面板業者也積極考量與大陸面板合作,也將是後續觀察的重點。
台灣
雖然大陸面板廠與台灣面板廠的型態較為類似,均無集團內需支撐,屬專業的面板製造者,但由於目前大陸面板廠規模相對較小、且以生產監視器面板為主,另客戶屬性亦多以大陸相關品牌業者為多,故對台灣面板業的威脅性相對不高。但倘若大陸業者在Sharp的協助下,積極投入八代以上產線的布建,而台灣業者反因缺乏資金或市場需求而較緩投入G 10或更大世代線布建的情況下,則中國面板產業將藉此追趕上台灣面板產業的腳步,在面板外賣的商機中,對台灣面板產業長期發展的威脅大增。
此外,藉由可能的六代線轉移及八代線以上產能的布建,大陸有機會逐漸成為東亞面板上游供應鏈體系的中心,而此事倘若成真,相較於日韓業者因對上游原物料的掌控程度較高,相對影響有限外,台灣則可能會因現有面板上游供應鏈逐漸被邊緣化等因素影響,更進一步威脅整體的競爭力。
更多文章請至ITIS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