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ELEVEn至 2008年全台店數已達4800家,形成只要有消費者需求的地方就會看到「小7」(筆者的習慣稱呼)的身影。面對亞洲超商密度超高的台灣,對徐董而言,沒有市場飽和只有市場重新分配,藉由創造新市場而非只是服務市場的理念,讓小7總是可以發掘連消費者自己也不清楚的潛在需求,並吸取國外消費型態的精華加以改良調整引進台灣,領先改變國內消費者的消費型態。回顧小7的精采紀事,從1980年代影印、代客傳真,1990年代的代收服務,2000年代的預購、宅急便、電子商務、到店取貨、ATM提款機和icash卡等等,不斷地創造「感動的服務」。對生活一成不變的消費者而言,總有新鮮事的小7,讓到小7逛逛發現新玩意,已成為許多消費者生活的小樂趣。
自2006年小7推出整合以往服務並加以創新延伸的「ibon便利生活站」。ibon共包含列印、掃描、下載、申辦、購票、紅利、繳費、休閒、數位生活、儲值、好康等11大項服務。
在繳費方面,除基本水電費外亦增加了補單繳費、信用卡和現金卡繳費、慈善捐款、配合廠商所提供的代碼繳費,甚至線上點燈與安太歲的費用…等。而在停車費或信用卡「補單繳費」的服務方面,跟筆者一樣的汽/機車族想必都有停車單被雨打爛掉/風吹走,或是出門繳費卻忘了帶繳費單的經驗,因此補單服務可讓筆者不禁想為小7高聲歡呼,東方線上2005~2009年版E-ICP東方消費者行銷資料庫亦顯示,去小7繳費的比例自2007年即上升至近8成,相較2005年成長了7.4%!
在購票與休閒服務方面,即為代收服務後另一個帶給民眾生活更便利的創新服務,不但各展覽表演及演唱會門票、電影票、運動票、交通票皆可訂購,亦推薦不同的主題旅遊、各縣市政府強打之觀光活動等。雖然ibon購票仍處於導入期,需要各項大型吸客活動讓消費者熟悉操作與養成習慣,但消費者洞察與可遇見的商機在於購買年代售票不用再去據點較少的金石堂或敦煌書店,不用為動作慢的工讀生焦慮(光溝通就錯失買票良機,搶手的票省一秒都是關鍵!),想購買電影票亦不用擔心線上或電話購票付費時,信用卡資訊曝光(需輸入卡號),就透過小7自己來最精準也最方便,而若怕連線lag者,亦可在家訂票後至ibon取票,可見ibon在購票或取票服務的發展仍有成長的空間。而由三個月內有去便利商店之消費者中,97.2%皆有去過小7,其中使用ibon相關服務者達85.1%( universe 13,885萬人)來看,消費者若在運用ibon相關服務時,順道消費一些零食或飲料,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即十分可觀。現今遍及全島甚至離島的小7,似乎已成為各地區民眾的「社區服務中心」,反映著每個年代的變化與需求,不斷提升服務層次,讓消費者總不禁驚嘆「7-ELEVEn,真是太方便了!」。
更多文章請至東方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