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邁入第三年的台灣職業電競聯賽,即將於3月13日開打。除了去年的四支隊伍:華義Spider、7-11鋼鐵人、桃園噴射機(原戲谷光速)外,還新增電競新秀曜越太陽神。在原有的職業聯賽外,今年更與韓國跨國進行「台韓國際職業電競聯賽」,並首創全程Live直播所有電競賽事,對台灣電競比賽而言,是一大躍進。
已被中國、韓國、義大利三國列為運動賽事的電競比賽(e-sports),在世界各地發展已久,從2000年開始推動的韓國更是成功典範。由韓國三星主導、韓國政府支持的世界電玩(WCG)大賽,現已成為全球電競領域的年度盛事,不僅是各國選手同場競技的重要賽事,也是各大企業品牌運動行銷的世界舞台。
三年前台灣電競聯盟成立後,於2008年首次舉辦職業電競聯賽,是台灣職業電競比賽的開端。今年首先在13日登場的,是跨國進行的「台韓國際職業電競聯賽」,台灣五隊職業電競隊與韓國八隊職業電競隊,將進行長達五週共40場賽事。
緊接著登場的,則是台灣職業電競聯賽。賽事共分為上、下半季,跨年度長達11個月,其中包含70場例行賽,與上、下半季冠軍系列賽,年度總冠軍賽則將於明年寒假豋場,所有賽事都將交由緯來育樂台全程Live直播。
今年新增的曜越太陽神隊,是由生產電腦硬體相關設備的曜越科技投資,改寫過去隊伍幾乎是由遊戲公司支持的局面。而原有的戲谷光速,則轉變為第一支擁有「屬地主義」主張的桃園噴射機,除了將在桃園地區舉辦多場活動,同時也會與在地企業、學校及民間組織合作,深耕在地電競文化。
台灣電競聯盟董事長黃博弘不僅一次表示,要將台灣電競推向「專業化」、「商業化」與「明星化」,期望藉由打造專業賽事與培養選手實力,讓電競比賽發展出如同其他職業運動比賽的商業機制,創造異業結盟的機會,並吸引更多品牌、企業投資贊助。最後再藉由將電競選手明星化創造最大價值,如代言、授權、發展周邊商品等,期望電競可以成為台灣下一個職業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