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100強
資訊科技100強
2010.05.28 |

不久之前,芬蘭的手機製造商諾基亞,才因為歐洲主要市場飽和而面臨瓶頸。然而悲觀主義者沒有注意到的是,芬蘭佬為了進入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新興市場如何鋪路。

今天,諾基亞正在證明,即使是低收入的民眾也能夠為它帶來利潤;藉由創新的產品,比如為不識字的使用者設計以符號代替文字的電話簿,諾基亞已經在印度和中國成為手機製造商龍頭,並在非洲和拉丁美洲快迅成長。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諾基亞最大的市場,並在去年達到了六十六億美元的業績,占其總銷售額的八%。

諾基亞的目標是提高全球行動電話使用者的數量,從二○○七年底估計為三十億的用戶數量,提升至二○一五年的五十億;其中大部分的成長將來自於開發中市場。諾基亞西門子通信(Nokia SiemensNetworks,德國西門子合資企業)新興市場總監Rauno Granath表示:「人們總是有溝通的基本需求。」

 

 

全球企業的重塑

 

如果要用一個主題,來總結美國《商業週刊》從科技領域佼佼者中選出的二○○七資訊科技百大企業,那就是「重塑」(reinvention);排名第十七、進軍新興市場的諾基亞,就是個例子。擁有這種能夠快速切入新市場或是顛覆現有市場能力的企業,在我們的名單中一再出現。這個陣容包羅萬象,從首席網路零售商——排名第一的亞馬遜網站;到拉丁美洲無線通訊供應商——排名第二的América  Móvil,以及目前當紅的科技企業——排名第六的蘋果公司(Apple)。

對於排名第二十的網路設備龍頭思科(Cisco Systems Inc.)來說,新進的成長,有部分要歸功於努力成為更顧客導向的公司。對於思科銷售無線路由器以及機上盒的策略,華爾街的反映十分正面,其股價到今年五月三十一日為止的十二個月內,就上漲了三十七個百分點。

而對長久居於劣勢的任天堂而言,關鍵則是將電視遊戲拓展到死忠年輕男性玩家以外的客群。靠著打入女性和年長者的圈子,任天堂營收年成長率(year-over-year revenue growth)達到了九○%,也因此爬升至我們名單中的第八名。擁有任天堂最受歡迎Wii遊戲機的家庭,其中超過五十歲的女性有一○%的人將Wii視為經常性遊戲。任天堂美國總裁福斯埃(Reginald Fils-Aime)說:「毫無疑問的,人們對這個從未接觸過的遊戲控制器大感興趣。」

的確,高科技市場長久以來都被要求更頻繁、更快速的改變;如今不同的是,高速上網和行動運算為轉變創造了新的機會。在拉丁美洲具有支配地位的無線營運商América Móvil,二○○六年繼續高奏凱歌,在全美洲包括美國在內的十五個國家,增加了三千一百萬個資訊焦慮的無線客戶。

 

 

網路正撼動企業疆界

 

網路也正在撼動一些過去屬於閉鎖型企業間的疆界,例如有線電視業者與電信業者。儘管像Verizon(排名二十五)和AT&T(排名第七)之類的電信產業巨人正在搶食付費電視市場,但到目前為止,有線電視業者在電信產業消費者的角力戰中,的確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在短短幾年前,Comcast還無法從電話業務獲利,但今年光是第一季,這家有線電視業者就簽下了五十七萬一千名電話用戶,並帶來了三百五十三萬美元的收入;這幾乎是前一年的雙倍。電話業務已經占Comcast總銷售額的五%,年底將會到一○%。這就說明了為什麼一家有線電視業者,可以在榜上擁有排名第六十二的名次。

排名榜首的亞馬遜網站,則展示了網際網路科技的另一個威力:它是個超級槓桿,足以把一家公司空投到一個全新的市場。在最近的一季,亞馬遜的獲利暴增一一五%,整體銷售更提昇了三九%;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一項頗具規模且持續成長的業務——靠著幫助其他零售商在亞馬遜網站上銷售貨品,收取高利潤的費用。

從某些角度看來,亞馬遜可算是轉型最成功的例子。儘管有持續不斷的批評聲浪,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rey P. Bezos)很快地將公司從賣書之餘,轉到其他媒體,然後是電子產品,現在則是幾乎什麼都賣。貝佐斯還在進行他的下一步多元化:將備用的電腦空間、以及亞馬遜巨大物流中心裡多餘的空間,提供給其他業者。這項策略目前還看不到可觀的收入或是任何利潤,但貝佐斯會說,它反應出尋找下一波科技成長永不止息的需求。 

 

 

規模最大 成長最快 最會獲利 最佳報酬
目前銷售額* (單位:億美元) 營收成長* (單位:%) 股本收益率* (單位:%) 股東投資回報率 (至5/31/07  單位:%)
西門子 Siemens $1134.73 軟體銀行 Softbank 129 Grupo Iusacell 226.2 Grupo Iusacell 282.8
惠普 Hewlett-Packard 970.61 爾必達 Elpida Memory 103 Windstream 94.0 Research In Motion 148.4
IBM 927.93 任天堂 Nintendo 90 亞馬遜網站 Amazon.com 70.8 Bharti Airtel 131.7
Verizon 894.97 力晶半導體 Powerchip Semiconductor 79 英國電信 BT Group 67.2 任天堂 Nintendo 129.3
AT&T 762.68 Google 68 埃森哲 Accenture 66.0 Vimpelcom 127.0
Telefónica 687.41 TD Ameritrade Holding 67 Cosmote Mobile Telecom 61.1 瓦里安 Varian Semiconductor 104.3
東芝 Toshiba 603.88 Lam Research 64 宏達電 High Tech Computer 59.3 蘋果公司 Apple 102.8
諾基亞 Nokia 534.34 奇夢達 Qimonda 63 Millicom Intl. Cellular 53.6 亞馬遜網站 Amazon.com 99.8
微軟 Microsoft 495.55 Cognizant Tech. Solutions 62 Tata Consultancy Svcs. 46.1 友訊 D-Link 99.6
鴻海精密 401.33 華碩電腦 Asustek Computer 57 偉易達 Vtech Holdings 42.1 Priceline.com 98.8

*之結果為美國公司可獲知的最近12個月表現,其餘國家公司則以可獲知的最新一年表現為主。資料來源: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 Compustat)

 

(表格內字)

規模最大  成長最快  最會獲利  最佳報酬

目前銷售額(單位:億美元)  營收成長(單位:%)  股本收益率(單位:%)  股東投資回報率(至5/31/07  單位:%)

西門子Siemens  $1134.73  軟體銀行Softbank  129  Grupo Iusacell  226.2 Grupo Iusacell    282.8

惠普Hewlett-Packard  970.61  爾必達Elpida Memory  103  Windstream  94.0 Research In Motion  148.4

IBM  927.93  任天堂  Nintendo  90  亞馬遜網站Amazon.com          70.8  Bharti Airtel  131.7

Verizon  894.97  力晶半導體Powerchip Semiconductor  79  英國電信BT Group  67.2  任天堂Nintendo  129.3

AT&T  762.68  Google  68  埃森哲Accenture  66.0  Vimpelcom  127.0

Telefónica  687.41  TD Ameritrade Holding  67  Cosmote Mobile Telecom  61.1  瓦里安Varian Semiconductor  104.3

東芝Toshiba  603.88  Lam Research  64  宏達電High Tech Computer  59.3

蘋果公司Apple  102.8

Nokia  534.34  奇夢達Qimonda  63  Millicom Intl. Cellular  53.6  亞馬遜網站Amazon.com  99.8

微軟Microsoft  495.55  Cognizant Tech. Solutions  62  Tata Consultancy Svcs. 46.1  友訊D-Link  99.6

鴻海精密  401.33  華碩電腦Asustek Computer  57  偉易達Vtech Holdings 42.1  Priceline.com  98.8

 

 

大品牌打入冷宮——為何某些科技巨人跌出今年資訊科技100強

 

戴爾Dell

 

戴爾公司去年慘況空前,因此它跌出資訊科技一百強榜單並不令人意外。想想看,二○○六年它還是全球最大個人電腦製造商,在我們榜單上排名第十五名。但就從那時起,惠普(Hewlett-Packard Co.)運用高明的廣告手法以及迎合群眾口味的產品,不停奪取戴爾的銷售和市場佔有率,將戴爾擠至一旁。

戴爾領導階層則進行了人事大改組,並請創立者戴爾(Michael Dell)」回來擔任執行長的職務;與此同時,證券及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也正在調查戴爾的會計帳目。戴爾一直以來的強項:經由網路銷售的低成本模式、雄厚的美國本土企業用戶(corporate customer)基礎與桌上型電腦作為主力,突然之間都變成它的劣勢。現在的世界是以筆記型電腦為主流,而且電腦銷售成長最佳的是開發中國家以及美國那些顧客導向的商店。

戴爾二○○六年銷售總額約為五百七十一億美元,僅比二○○五年增加了兩個百分點,想當年二○○四年戴爾的成長率可是十九%。戴爾回鍋掌權,將所有的改變都公開在檯面上,現在他們甚至會為了為沃爾瑪(Wal-Mart)這樣的大零售商開發特定的電腦作業線。

 

思愛普SAP

 

思愛普(SAP)的新款軟體讓客戶可以連上主機程式並使用其功能,而不必在他們自己的電腦上進行安裝和維護。這個策略可以吸引沒有設置龐大資訊部門的中小企業,不過它也讓思愛普更直接面對Salesforce.com這類公司的競爭,並且可能吃掉自家傳統軟體線的業績。

投資人對此表現得十分緊張,從一月以來思愛普的股價下跌了十二個百分點,並將這個去年排名三十九名的公司擠出我們的榜單。現下情勢也並不樂觀,它的主要競爭對手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正野心勃勃地進攻思愛普包括製造業在內的大本營。今年三月,顧客關係專家愛波賽可(Leo Apotheker)晉升為副執行長,此舉等於默認了思愛普的確需要更多傾聽使用者心聲;兩年之內,他很可能會接替卡格曼(Hening Kagermann)擔任執行長一職。

 

摩托羅拉Motorola

 

摩托羅拉(Motorola)為何去年可以得到第十一名沒什麼難以理解的,因為它超薄的RAZR手機實在無比熱門。不過它的後繼者呢?面臨對手在當紅新興市場(如拉丁美洲)削價競爭,以及大量新優惠手機充斥歐洲,摩托羅拉只得大幅削減RAZR的價格。然而,它推出的新款多媒體手機不夠多,以致於無法充分利用最先進無線網路的優勢。第四季的獲利下跌了四十八%,只有六億二千四百萬美元。如果桑德執行長(Ed Zander)不能讓他推出的手機賣的更好,他的飯碗恐怕不保。

 

史普林特Spint Nextel

 

史普林特(Spint)靠著迅速推出影像郵件和數位音樂等最新數據服務,在行動電話業界闖出名號。然而在二○○四年,為了和大型對手Cingular以及Verizon Wireless競爭,史普林特以三百五十億美元買下Nextel。從那時開始,它就陷入顧客出走和客戶平均收益(per-user revenue)下跌的窘境。

顧客出走主因是網路不夠穩定,尤其是Netel這一邊;而對手則靠著擊敗史普林特獲得了銷售新款熱門手機的機會。二○○六年第四季Spint損失了三十萬六千個客戶,顧客關係維繫上更持續落後於Cingular(現已被AT&T併購)以及Verizon。執行長佛斯(Gary Forsee)投資了新型寬頻無線網路這類的計畫,並且大幅削減成本。史普林特這個一年前排名第三十六名的公司股價直直下跌,有些人便預測它終將成為收購標的。

 

E*Trade

 

ETrade財務公司就和其他網路券商一樣,仍在等待著散戶按照網路泡沫化之前買賣股票的方式進行交易。但是除了前幾年的多頭市場外,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種情形會發生。再者,網路券商之間猛烈的競爭導致佣金水平一落千丈,持續限制了收入的成長。這也幫助解釋了ETrade如何從去年第二十八名跌出資訊科技一百強之外。E*Trade股價比起一月初的高點下跌了五%,現在約為二十五美元。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思科:打造智慧轉型韌性基礎的關鍵 人才培育與科技

人工智慧(AI)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重塑全球政府與企業的數位轉型藍圖,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這股浪潮不僅預示著效率與生產力的巨大躍升,同時也為組織帶來嚴峻挑戰。如何駕馭 AI、確保資訊安全、並同時兼顧永續發展,成為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亟需面對的核心課題。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與無限機會的時代,全球網路與資安科技大廠思科(Cisco),憑藉其完整的產業生態系和豐富的跨國合作經驗,正積極扮演關鍵的賦能者角色,所推動的台灣數位加速計畫(Taiwan Digital Acceleration, TDA)也已邁入3.0階段。思科認為,值此時刻組織需要為數位轉型建立具韌性的基礎,而關鍵不只是科技,更重要的是人才培育。

AI雖解決人力短缺問題 但人員更需學習駕馭AI

負責思科國家數位加速計畫(CDA),與多國政府密切合作的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談到當今各國政府與企業正在面臨融合著AI、資安與永續發展的數位轉型趨勢,而在此過程中關鍵的是,組織必須透過科技與培育人才來為此波轉型打造具韌性的基礎。

思科
思科全球資深副總裁暨全球創新長Guy Diedrich
圖/ 思科

Diedrich進一步表示,未來的職位已不再是用職務說明書來衡量,而是以工作流程為核心,人力會在不同階段介接不同科技,可能是AI、機器人、人形機器人甚至量子電腦,因此人力與科技的整合也特別重要。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也舉例,過去在地端、雲端網路設備有各自的管理平台,未來除了將化繁為簡整合為單一平台外,許多資料搜集比對的例行工作由AI取代,但關鍵的決策判斷仍會交由人力負責,因此培育員工學習AI也更加不可或缺。

過去從TDA 1.0計畫推動至今,透過思科網路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思科與合作夥伴已經在台灣培育超過17萬名技術人才。提供從網路工程師認證(CCNA)、網路高級工程師(CCNP)到網路專家(CCIE)等,針對不同職務與層級完整的專業培訓,而去年剛推出針對AI架構的網路設計專家(CCDE-AI Infrastructure)認證,在市場上更是炙手可熱。Diedrich強調,未來學習將成為工作中的一部份,持續在職訓練才能確保人員跟上技術的快速發展。

林岳田也指出,思科致力於人才培育不遺餘力,並從多方面投注資源。包括目前已在台灣的北、南、東部區域成立思科網路學院教師培訓中心,作為推動各區域人才培訓的種子基地。同時,思科與合作夥伴晉泰科技在2025年於高雄成立「亞灣AIOT生態系發展基地暨研發中心」,目標是培育5,000名AIOT人才並協助 1,500 人取得國際認證,以解決目前產業智慧轉型卻求才若渴的窘境。而在政府公部門方面,思科近期與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 (簡稱「資安院」) 合作「NPO資安共學計畫」,由思科網路學院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提供課程與平台資源,資安院負責在地招募與社群經營,共同構築永續的公益資安生態系。

思科
思科台灣總經理林岳田
圖/ 思科

完整生態系整合多元科技 一同推動AI創新

數位轉型另一項重要關鍵就是科技,尤其當今企業都在思考如何利用AI推動創新。思科與18家合作夥伴,從TDA 1.0到3.0計畫,共同實踐30個創新專案。其中TDA 1.0著重智慧城市、企業 5G專網、資訊安全和數位醫療照護等核心領域,奠定數位轉型基礎;TDA 2.0計畫除了延續並深化前述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也因應新冠疫情下的醫療照護需求,為長者提供遠距學習、遠距醫療等樂齡生活應用,同時拓展金融韌性等創新場景。而在離岸風電計畫中,更利用5G結合VR眼鏡解決方案,協助當時因為疫情封控而無法來台支援的國外風機維護工程師,進行遠距教育訓練。

而TDA 3.0計畫中聚焦永續發展、資安韌性和AI驅動的智慧轉型,其中指標性專案之一,便是以高雄港為場域的智慧港口解決方案。提供從貨輪進港到貨櫃卸貨、起重機遠端操作監控等全自動化營運,可提升人員工作效率並確保安全。同時此方案中也兼顧永續發展需求,透過感測器可將各種機具設備的碳排資料回傳,完整監控能源使用情形。

人員短缺不只是運輸業也是許多產業共同面臨的難題,思科與合作夥伴針對醫院推出行動醫療推車,就是利用AIOT、無線/有線網路整合結合Webex視訊系統等,能協助遠端醫師迅速掌握病情,在第一時間提供專業判斷,或協助護理師迅速正確完成數據輸入工作。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也強調,科技的運用更重要的是化繁為簡,透過整合算力、網路、資安與儲存功能的AI PODs一體機伺服器,讓許多TDA 3.0專案能專注於應用開發,加速落地部署。

黃志明進一步表示,思科能協助企業導入部署各項AI創新方案,得力於生態系中有擅長應用開發、技術架構、顧問諮詢等不同領域的合作夥伴,彼此在開放、包容的平台上運作,因此能協助企業加速智慧轉型並提升企業價值。

思科
思科全球副總裁黃志明
圖/ 思科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