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曾在美國新銳網路服務點兵錄:Y Combinator歷來規模最大的Demo日一文中介紹過Hipmunk與其他眾多新創服務,Y Combinator旗下的團隊都非常值得注意,過去已經有非常多成功的新創服務是Y Combinator所培育出來的。如果你對於Y Combinator不熟悉,你可以參考前文育成創投先鋒:Y Combinator。
Hipmunk是2010年八月、九月份才浮出抬面的新創服務,提供的功能很簡單:幫你找機票。
如果你想出國旅行或是因為任何需求需要購買機票,會直接考慮的重點通常有下列幾點:
- 價格:價格通常是最現實的考量
- 時間:早去晚回、還是晚去早回,差的可能是多一天的住宿費用或少一天的娛樂時間,
- 目的地
如果買機票的過程中,你用來查詢機票的網站額外提供給你其他資訊,對想要專心找機票的人來說其實都是一種雜音、干擾。Hipmunk做的事情,除了 幫你找機票之外,網站上也排除了其他對想找機票的人無用的資訊,讓你可以專注在找機票,比價、比時間,讓自己有一趟開心又划算、時間又安排得恰到好處的旅行。
Hipmunk專注在「機票的搜尋」上,網站經營的哲學很像Google,專注做好搜尋這件事情,只跟使用者索取關鍵資訊,並在搜尋結果提供關鍵資訊,以簡單的介面、簡單的資訊呈現方式並且沒有其他資訊干擾,真正專注在協助使用者搜尋到機票。
在過去,比較知名的機票搜尋引擎,例如Kayak在介面上的設計儘管已經算是簡單,但畫面上總是充斥著大量的干擾(包括廣告、彈出視窗以及一些你不見得需要馬上知道的訊息),兩個網站相比之下,其實偏近Google哲學的Hipmunk,筆者個人是比較喜歡的。
舉例來說,若我們想要安排一班從NYC飛到SFO的飛機,希望在9月25日出發、10月6日返回,我們就在Hipmunk網站上輸入這些基本資訊(當然在輸入城市或機場名稱的過程中,網站會聰明地輔助你快速找到正在輸入的城市或機場)。
接著Hipmunk會以很少見的呈現方式來將所有搜尋到的結果陳列給使用者參考。
從搜尋結果的畫面中我們可以注意到幾個重點:
Hipmunk的搜尋結果預設是以Agony(痛苦指數)作為排序,痛苦指數是綜合了價格、飛行時間以及中途的轉運站等多個數據的綜合指標。如果沒注意,乍看之下Hipmunk似乎是假設價格最重要,所以搜尋結果預設是依價格,從最便宜的開始排序
以時間軸的方式呈現每一個搜尋結果,讓使用者可清楚的看到班機起降的時間,你可以快速地在某個價格區間中快速做出要選擇哪個時段去搭飛機的決策。(反正價格都差不多,看是要早點出門還是睡飽點再出門,就看個人吧!)
網站的介面程式撰寫得非常不錯,對於所有搜尋結果可以快速地進行排序,你可以根據你的喜好,快速找到最適合你的選擇,包括找到最便宜、中途停靠次數最少、最早出發、飛行時間最短等等各種選擇。
當你選擇了 from $XXX 的機票之後,畫面會馬上再切換到回程的班機讓你做選擇,等於是在選擇機票的同時,你未必要直接購買同一班飛機的來回票,而是可以視情況在回程另外購買不同的機票(例如回來的時候想睡飽點,或是不趕時間)。
都點選完成之後,網站就會跟你確認訂單: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要快速找到便宜機票,或是任何需求的機票,在Hipmunk上你幾乎可以在短短一兩分鐘內,就選擇好你想要的機票,剩下的就是刷 卡、付錢、等著搭飛機。這個哲學就跟Google搜尋引擎很像,不跟你囉嗦,快速給你想要的結果、將你導到該去的網站,至於我從這個過程中怎麼獲利,這又 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外,Hipmunk在介面的設計上,還有Tab(頁籤)的功能,這意味著你可以一次同時比較多種不同的方案,來找到最佳的選擇,如果你時間比較寬裕,或許可以透過好用的介面加上精心比較的過程,找到非常便宜的好方案。
Hipmunk在上線的一週內,號稱他們已經賣出了350,000美元的機票,從中抽許的佣金已經讓網站開始獲利,儘管目前Hipmunk只有募得 15,000美元的資金(跟那些動輒幾百萬美金的,真的是很少),但或許在只有提供極簡功能、極簡團隊組織的情況下,Hipmunk也可以活得不錯、為某 些人創造些價值。
Hipmunk的創辦人曾是國外知名推文網站Reddit的共同創辦人(關於Reddit,你可以參考同樣做推文網站,看看Reddit如何走出另一條路),Hipmunk另一位創辦人則曾經是知名出版社O’reillly最年輕的作者,或許我們也可以期待未來Hipmunk這兩位創業家可以做出什麼更令人驚奇的網站功能與體驗。
(原文轉載自Inside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