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Twitter反其道而行,Path私人照片分享服務朋友上限50人
與Twitter反其道而行,Path私人照片分享服務朋友上限50人
2010.11.16 | 創業

Path私人照片分享服務
你是否曾經因為Twitter上不認識的跟隨者、或Facebook上不熟的朋友太多,而對於在這兩個社群媒體上分享感到不自在呢?如果是這樣,那麼屏除Twitter跟隨模式,朋友上限設在50人,強調可讓用戶自在分享的新興私人照片分享服務Path,肯定是你的不二選擇。

簡單來說,Path就像是最近火紅的行動相片社群服務Instagram私人版,少了濾鏡功能但加上隱私權模式,讓用戶免於和陌生人分享照片的憂慮。Path捨棄了Twitter的跟隨模式,其朋友模式也和Facebook大不相同,必須要有對方的email信箱和電話號碼,才能加為朋友(對方不需接受或做出任何回應,便會看到用戶的分享內容,但若不想看到,可選擇封鎖或暫時消除),而非只是根據一般的用戶公開資料庫。此外根據牛津大學演化心理學教授Robin Dunbar所提出的理論,150人是人類所能掌握的最大社交關係人數,也因此Path將其朋友上限設在50人,便是希望讓用戶能在50名最親近的家人及朋友面前,不需任何偽裝地做自己。至於在照片分享方面,Path也有一些獨特的功能,例如可以看到哪些朋友看過某張照片,此外它也省略了一般社群網絡的評論和標題功能,而採用時間、地點、及事情的標籤(tag)方式。

事實上,Path由於其創辦人來頭不小,分別是Facebook前任資深平台經理,與Macster和Napster的兩位共同創辦人,它已從Kevin Rose、Ron Conway、及Paul Buchheit等知名天使投資者(Angel investor),還有許多Facebook前員工身上,募到了驚人的資金,因此後續的發展也格外讓人期待,不過由於其較為封閉的運作模式,和傳統社群媒體的開放方式背道而馳,因此雖然掌握了藍海的利基市場,卻必須比競爭者更仰賴口碑,否則成長將可能十分緩慢。

出自Mashable
出自TechCrunch

關鍵字: #Instagra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