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知名科技部落格TechCrunch分析,隨著現在已有1/4的美國網頁都和Facebook連結,用戶即使完全登出了這個社群服務,絕大多數的主要網站仍然藉由分享、讚、或連結按鈕,而和Facebook緊緊相連,使得用戶在瀏覽網站的同時,卻也被迫要將朋友像行李一樣帶著走,今年推出的Instant Personalization即時個人化功能,更使得我們不論到哪都像在Facebook上一樣。
事實上從技術層面來看,Facebook也早已可以做到,讓朋友即時知道用戶正在瀏覽哪些內容,網路已被一分為二,變成有Facebook(朋友)與沒有的兩個世界,這樣的開放性,卻也使得過去二十年來網路獨有的匿名性,可說是消失殆盡,而也因為到處充斥著Facebook朋友,使得可在任何時候從任何地點,找尋到任何人或事物的環境可尋性(Ambient Findability)逐漸消失,用戶更難在網路上認識擁有相同愛好的新朋友,再加上Facebook用戶數已超越Yahoo,成為全球第三大網站,頁面瀏覽數超過接下來排名的99個網站總計,且估計用戶數將在2012年邁入10億大關,Facebook只會越來越無所不在。
匿名性並不代表為非作歹,或做些見不得人的事,只是每個人都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和個人的隱私,因此TechCrunch呼籲Facebook,設置能讓用戶選擇是否要完全擺脫Facebook Connect的機制,讓愛用者能繼續使用,但也能將它入侵網路世界前的狀態還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