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從Foursquare與Gowalla使用者持續下滑再談LBS的經營
【觀點】從Foursquare與Gowalla使用者持續下滑再談LBS的經營

昨天在Compete Pulse上有一篇文章「I’m the mayor, So what?」,探討LBS 如Forsqure,Gowalla在每月不重複造訪人數上看到的下滑或膠著情況,探討LBS經營遇到的困境—徽章(Bedge)與市長頭銜(Mayor)的誘因對使用者吸引力不再時,將何以為繼?

(圖片引用自Compete

在之前在Inside就發表過一篇「你不再Check-in Foursquare或Gowalla了嗎?–談LBS的平台經營」,從使用者的觀點討論LBS就平台的經營上從“供需“的角度分別可以從哪些部份去刺激供給(Check-in、Tips),又有哪些事情可以滿足需求(實地資訊、樂趣、社交),試圖提供在可以預見依現有模式很難有所突破的LBS一些經營上的意見(是該翻成英文寄去Foursquare或Gowalla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前文

除了在平台模式上的調整之外,LBS透過與行銷和商業推廣的結合,也許是另一種尋求突破的模式。因為若廣告主把LBS作為其行銷活動的一環時,自然會運用其整體行銷資源同時推動此服務,就像是當商家加入了像是Happygo這類的積點回饋體系之後,便會用自身的資源為Happygo做引介(例如結帳時店員會問“有Happygo卡嗎?“,或者在店內張貼Happygo的積點或兌換相關資訊)。同樣的,若企業結合LBS作為行銷工具,一定對於此LBS服務的知名度與使用意願有正面的幫助。

有哪些可以做呢?也許會需要平台先作一些相對的機制設計—

1. 供企業或政府有效匯入大量地點資訊或即時快訊的後台或API—除了讓地點資訊不再只依靠使用者力量建立外,也滿足使用者check-in當下的資訊需求

2. 顯示「官方地點資訊」的標記—上述企業或政府匯入的地點資訊在呈現界面上可以有特別的標示供使用者辨識。讓“搶市長“所衍生的“一地多名“現象可以得到另一種平衡,以及讓後續的行銷得以展開。

舉一個可能的玩法吧,類似Groupon模式,只是改為結合時間、尖離峰、限量、優惠的Geo-Pon—店家在離峰時段,店內仍有空位時透過LBS發送快訊,只要幾分鐘內到達出示check-in記錄的客人(且限量)就可以享有特殊優惠(這大概是2000年左右就已經被描繪的“網路美麗新世界“景象之一了),當夠多的商家或者一兩家大型連鎖企業如7-11、麥當勞等都採取這樣的方式促銷時,相信對於LBS的使用意願與使用量會帶來另一波動力。

所以,與大型具有業務開發力(例如Yahoo!、Google甚至Goupon)的網站或者與大型的跨國廣告代理商結盟,也許會是LBS突破現況的契機?我想LBS的潛力不只目前在Foursquare或Gowalla模式所看到的玩法而已,值得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自Inside部落格

關鍵字: #LBS #創新創業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