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決戰28分鐘!注意力爭奪戰
【書摘】決戰28分鐘!注意力爭奪戰
2011.04.15 | 行銷

幾年前,有一些耐吉(Nike)的工程師為了發想一個新產品,注意到奧瑞岡州比佛頓(Beaverton)附近的校園,慢跑人士有一些特點:他們跑步時,所有人都戴著耳機聽音樂。在進一步的調查之後他們發現,50%的iPod用戶在運動時會聽音樂。

耐吉和蘋果公司以Nike+運動系列用品,抓住了這個機會,讓運動人士知道他們已經跑的距離和速度。這個系列的用品包括在耐吉的鞋底放入一個無線感應器(sensor),而在iPod內安裝一個可感應的接收器(receiver)。當運動者在跑步的時候,感應器可以測量跑者的速度,然後將資料送往iPod,與跑者的時間同步計算出距離、速度、燃燒的卡路里和其他相關的細節。

在當時也有其他的運動測量產品,但並沒有提供與iPod同樣等級的易用性保證。他們也沒有提供具有附加價值的簡易資料比較網站。而耐吉這邊的做法,在運動結束後,跑者把他們的iPod插入個人電腦內,就可以把運動資料上傳到Nike+的網站。在那裡,他們可以追蹤自己跑步的時間和距離,並與前一次跑步的資料相比,知道他們跑步的情況,甚至可以登入與全世界所有的Nike+用戶較量一番。他們也會找到有關練習和飲食的建議,或是購買更多耐吉的產品。

毫無疑問的,這是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產品,而且把無線科技應用在鞋子上也是一種創意。但是這並不是耐吉故事裡重要的一部份。真正的勝利來自耐吉改變了原先顧客定期採購鞋子的習慣,而將它轉變成與跑者持續緊密連結的關係。耐吉想出了如何利用時間讓自己的產品與其他產品差異化,並且提供顧客附加的價值。很明顯地,隨著每種用途增加的價值,讓其他競爭者更難引起耐吉顧客的注意。當我寫這本書時,Nile+網站上的用戶已經登錄了二億一千萬英哩的跑步里程數,相當於全球有8,486個忠誠的耐吉客戶。

耐吉正在收成這些努力:自從開始Nike+計畫以來,它的慢跑鞋(running shoes)市佔率在2008年從48%成長到61%,足足成長了13%。耐吉根據市場新的法則運作,因而獲得了成功。

在真正面臨挑戰的時代,Nike+已經成功了。顧客每天只花大約28分鐘在研究和購買商品及服務——也就是說不到清醒時間的3%,在其他工業化的國家,數據似乎也差不多。而且儘管時時刻刻都可以上網,美國顧客花在電子商務網站的時間一天少於六分鐘,也就是說不到清醒時間的1%。在數以千計爭取注意的電子商務網站中,這個比例可說是很少。

雖然我們知道顧客在過去四十年花在採購上的時間總量並沒有改變,然而在那些時間中,改變的是在這28分鐘裡顧客分心(distraction)的程度。在1960年時,一個採買日常用品的家庭主婦會接觸到的只有貨架上的商品、當天的報紙、和數量有限的電視與廣播頻道。今天,我們選擇可以娛樂自己的裝置,除了收音機和電視以——包括智慧型手機、聽MP3、閱讀電子書和個人電腦——它們讓人經常處於自我形成的分心狀態。再加上我們無從選擇的管道(商業廣告、彈跳視窗和橫幅廣告、計程車體的廣告、午休的電話推銷,機場航廈內的有線電視),保證讓我們在清醒的時候無法保持專心。而這些全都會分散我們對於目標產品的注意。

許多企業回應這些變化的方式只是讓自己發出更大的聲音。他們研發出最絢爛的版本或是網路的橫幅廣告,放在任何他們買得起的版面上:美式足球超級盃決賽的廣告、時報廣場的看板、臉書、推特、谷歌和整頁的報紙廣告。

我們對廣告業發自內心地尊重,但是用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目標顧客比以往更聰明。他們不再忍受行銷人員主動傳送的信息,反而使用TiVo或是其他的數位錄放影機,就可以跳過廣告的轟炸。他們以訂閱《華爾街日報》Kindle版本的方式,避開內容之外的信息;還會刪除語音留言,不回覆行銷電話。他們想辦法屏除無所不在的網路橫幅廣告,甚至看不到谷歌網頁右手邊的橫幅內容——根據2009年comScore的一項報告估計,所有網路廣告的點擊數當中85%是由8%的使用者點閱的。企業在企圖接觸顧客時受到了阻擋,因為顧客想避開他們,或是顧客對媒體的銷售訊息已經受到過度的刺激,以致於他們無法看到或聽到有興趣的內容。

還有另一個方法。與其對抗時間和注意力的障礙,我們為什麼不利用它們製造對我們有利的條件?根據我的研究以及在矽谷的工作經驗,有特定的法則或方法可以讓顧客心甘情願地待在特定的活動內,例如花更多時間上網或是使用某些產品,例如Nike+。相反地,其他的產品會讓顧客想避開它們說:「我討厭它!」所以了解產品彼此間的差異,而且知道如何善用各種情勢創造對自己有利的條件,而非一意對抗,那麼這些作用力在極度缺乏時間和人們總是不斷線的經濟中,是想贏得勝利的人必須了解的新法則。

 

 

書名:顧客只有****24****小時****--善用顧客的時間注意力,才有競爭優勢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作者:艾德里安****.****奧特****(Adrian C. Ott****)是指數優勢公司(Exponential Edge, Inc.)的執行長兼創辦人,她被《管理顧問》(Consulting)雜誌譽為「矽谷最受尊崇的策略家之一」。她曾經與一些最具創意的財星500大公司和新創公司合作,在今日指數型的經濟中掌握市場優勢。她的重要客戶包括惠普、微軟、希捷(Seagate)、BEA/Oracle、IBM、賽門鐵克、昇陽、AT&T、Sierra Ventures等等。

買書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