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LinkedIn的十大理由
投資LinkedIn的十大理由
2011.05.19 |

(照片:LinkedIn CEO Jeff Weiner)

社群網站LinkedIn週三晚間正式宣布,發行價格確定為每股45美元,比之前預期的32~35美元更高。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列出建議投資者購買LinkedIn股票的十大理由:

1. 有成功軌跡可循

和最近許多進行IPO的網路公司比起來,LinkedIn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看到該網站的成功軌跡,2008年LinkedIn註冊用戶為3200萬人,現在已經超越1億人大關,不重複造訪量在過去5季內,成長都超過60%。今年第一季LinkedIn每位註冊用戶的每月頁面瀏覽量也成長25%(23次),付費企業用戶從2008年來,也成長了130%(480萬家企業);不管是來自註冊會員,或是來自欲招募人才的企業主,都變得越來越活躍。

2. 網路效應

所謂網路效應,指的就是規模越大,帶給新用戶或新會員的價值也越大,LinkedIn對註冊用戶來說,更可以驗證網路效應:規模越大,帶來的機會就越多;對企業主也是:LinkedIn會員越多,企業也就越容易找到適合的員工。這樣的良性循環有點類似拍賣網站上賣家和買家之間的關係,可以協助LinkedIn在競爭環境中設立更高的門檻。

3. 集體智慧平台

不管是Facebook或Twitter,都為第三方開發者建好應用程式的網路平台,其實LinkedIn也正在打造可讓第三方透過API使用其資料的平台。這是一個充分利用「集體智慧」的平台,擁有的資訊就是讓LinkedIn無所不在的原因。雖然LinkedIn的獲利能力和財務影響現在還無法進行全面評估,但相信和多數平台一樣,LinkedIn最終會展現其重要價值,市場看好該公司的長期獲利前景。

4. 市場潛力大

投資網路企業的重要前提就是,目標市場不僅要具有潛力,而且還要有相對新鮮的事物。LinkedIn鎖定的市場也不例外。根據IDC估計,2010年全球人才招募市場規模為850億美元,而LinkedIn在2010年的營收只有2.4億美元,還不到全球「招募解決方案市場」270億美元規模的1%。其中,LinkedIn只有1億美元營收來自於「招募解決方案」,所以該網站對此市場的滲透率很低,因此也讓市場看好LinkedIn的成長潛力。

5. 進入門檻 vs. 競爭優勢

商業模式、網路效應、和平台特性等,都是讓其他競爭對手難以搶占LinkedIn市場的原因。LinkedIn規模吸引了企業主,間接影響將費用投放到規模更小的人才網站的意願。

雖然Facebook和Google擁有更大的規模,也有能力進入此市場,不過這並非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因此,LinkedIn仍是商務社群領域的領導龍頭。另外,Facebook若想要將業務拓展至商務社群領域,其實會面臨許多困難,因為一般來說,Facebook用戶不希望和同事分享其他好友的資訊。

6.管理團隊和董事會效率高

投資者在購買某家公司的股票時,都會將管理團隊的效率考慮在內,另外董事會的效率也是一樣的重要。LinkedIn管理團隊和董事會的表現都非常出色:由執行長Jeff Weiner領導管理團隊,他曾在雅虎工作長達7年,另外財務長Steven Sordello曾在Ask Jeeves和TiVo等兩家上市公司也擔任財務長的角色。

LinkedIn董事會則是由創辦人Reid Hoffman擔任董事長,他曾在2003年到2007年擔任執行長,之前更是PayPal執行副總。另外,紅杉資本合夥人Mike Moritz、Ask Jeeves 前任執行長Skip Battle、Netflix行銷長Leslie Kilgore都是董事會成員。LinkedIn的管理團隊和董事會可以帶來LinkedIn的長期價值,並不會因華爾街壓力而只是獲取短期財務利潤。

7. 產品和服務好

LinkedIn一直以來的核心就是:為想要招募人才的企業主創造更好的投資回報。LinkedIn針對企業客戶推出的服務收費為一年8000美元。所以透過LinkedIn網站無論是找到一名新人,還是為多個職位空缺補人,費用全部都是固定的,讓企業節省大量成本,可能也是LinkedIn企業客戶族群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8. IPO文件中,風險因素少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IPO「S-1」文件中,LinkedIn詳細列出財務資訊和業務模式,另外也盡可能地披露對其業務的警告(也就是風險因素)。若是詳細閱讀LinkedIn的風險因素,讓人相當驚訝的是上面並沒有真正嚴重威脅的問題。雖然也有營運歷史短暫、股價波動可能會很大、易於遭受網路攻擊等風險,不過這些都不是讓投資者會特別擔心的地方。

9. 成長前景樂觀

如果沒有一個有力的財務資料支持,以上理由就會顯得站不住腳。不過根據估計,LinkedIn今年營收成長可能會超過70%,截至2013年底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也將超過50%,到2014年該公司營收將達10億美元。

今年LinkedIn營收50%會來自於人才招募,成長130%,此外,行銷和訂閱內容的營收成長也將分別達到70%和50%。海外業務也將繼續對營收貢獻,2010年只有27%營收來自於海外業務部門,這方面的業績成長同樣潛力無窮。此外,LinkedIn長期利潤成長空間很大,目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EBITDA)僅維持在5%低水準,原因就是正在加強基礎架構和增加銷售人員的未來資金投入。

LinkedIn利潤率未來幾年就會開始成長,估計2013年將達20%,長期EBITDA利潤率將超過30%。代表著利潤成長超過營收成長,對於企業和投資者來說,當然是利多的好消息。

最後,隨著IPO上市,LinkedIn將來很可能實現零債務,現金流可達到3億美元,就可以利用現金進一步投資和收購,為了長期利潤成長而有更多策略運用。

10. 估值更加合理

LinkedIn發行價已經確定為45美元,預計公司估值為42.5億美元,投資者會更願意出高價購買該公司股票,並長期持有以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業界分析師估計LinkedIn營收在2014年將超過9.5億美元,EBITDA接近25%,每股收益超過1美元。

出自BusinessInsider

新登場!數位時代日報創刊。與全球創新現場同步,歡迎訂閱!

關鍵字: #LinkedIn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奪下證券界奧斯卡《金彝獎》: 元大證券改寫「行動投資體驗」打造新一代行動下單APP

元大證券「投資先生 APP」獲第18屆金彝獎肯定,不僅成為市場公認的創新典範,也象徵元大證券已將數位服務從工具升級為支撐「投資人體驗」的數位基礎設施。

在下單APP已成證券業經營「標配」、交易介面越做越像的今天,要在市場上創造競爭力並不容易。 然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 APP 卻交出一份極具說服力的成績單 ,不僅累計下載突破 560 萬次、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30 萬人,穩坐全台新一代行動下單平台, 在近日剛公佈得獎名單的 「第 18 屆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金彝獎」中,更一舉奪下「傑出金融創新獎」殊榮

這樣的成績讓人不禁好奇:在人人都有下單APP的時代,它到底如何打造差異化,獲得投資者與評審的肯定?「我們認為,這次得獎的關鍵並不是來自單一功能,而是評審看見了完整而連貫的行動投資體驗」元大證券表示。

投資先生 APP 在2025年全新改版後,成功串起投資旅程的每一個節點,從線上開戶、市場資訊取得、交易下單,到帳務查詢與投後管理,讓使用者可以在單一 APP 裡完成大多數投資決策所需的關鍵流程,減少在不同 APP 之間來回切換的時間與不方便,有更多時間可以去瞭解市場資訊、優化投資組合與投資成效。

從客戶痛點出發的改版藍圖,讓投資旅程更順暢

元大證券指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源自於團隊多年累積的使用者洞察。 自 2018 年上線以來,元大證券便持續蒐集使用數據與用戶回饋,逐步梳理出投資人在行動投資旅程中常遇到的關鍵痛點。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首先,是過往臨櫃開戶流程繁瑣又花時間。其次,許多投資人同時擁有多項金融資產,每一種資產都有各自對應的 APP,常常要在不同 APP間反覆切換,難以快速掌握整體資產狀況。第三,APP 介面採固定版型,投資人每次都得層層點選才能找到所需資訊,操作體驗難以提升。第四,市場波動快速,但投資人又難以時時刻刻緊盯盤面變化,一個不留意就可能錯過絕佳的進出場時間。最後,在時間有限、資訊繁雜的情況下,許多投資人沒有足夠時間深入研究商品,只能依賴親友建議做決策,投資過程缺乏個人化引導與專業支持。

這些長期困擾投資人的問題,為投資先生 APP 的改版計畫指出了明確方向: 不僅逐一拆解這些痛點,更要串起各個投資節點,打造出一條更順暢的行動投資動線。 正因如此,投資先生 APP 2.0 推出5大創新設計,並依照投資人的實際操作流程,將這些創新整合成更直覺的投資路徑,讓使用者能夠一步接著一步操作,投資流程自然更連貫、順暢。

創新1、一戶五開》讓開戶變快、變簡單、也變更安全

在投資旅程的第一站,元大證券推出「一戶五開」創新服務,整併證券、複委託、財富管理、銀行台幣扣款與外幣扣款5大帳戶的開戶流程,使用者只要一次申請、一次驗證,就可以同步開立這5大帳戶。過程中,亦結合 OCR 與銀行資料共享機制,自動帶入部份資料,讓使用者從原本近 60 個欄位的填寫量,一口氣降低至剩下五分之一,整體開戶時間也縮短至 約 5 分鐘

元大證券強調,「一戶五開」服務不只是把流程變快、為投資者重新定義開戶體驗,更重要的是,同步降低詐騙風險,藉由將身分與資料比對前置化的做法,在開戶端就能攔截高風險樣態的交易,而統一的驗證軌跡也能降低人為錯誤與資料偽造的可能。

創新2、客製化投資首頁》打造個人專屬投資儀表板

完成開戶後,進入日常使用階段,投資先生 APP 推出「客製化投資首頁」的創新設計,以卡片式模組架構,一次整合台股、ETF排行、研究報告、行事曆等16種功能模組,使用者可依照自己的習慣自由增減模組,並透過拖曳方式調整順序,打造個人專屬的投資儀表板 ,讓 APP 不再只是資訊堆疊,而是更貼近每位投資人決策節奏的個人化入口。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創新3、智能貼標》把個人化體驗從介面設計升級到內容推薦

在個人化體驗上,投資先生 APP 不只提供客製化投資首頁,還進一步導入「智能貼標」機制,讓個人化服務從介面配置走向內容推薦。元大證券透過數據分析 自動辨識用戶的投資屬性並建立標籤 ,據此進行個人化訊息推播,提升內容相關性與觸及率。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這項設計的價值在於,它能隨著投資人所在的投資階段動態調整內容,不論是新手需要基礎知識,或是進階投資人關注市場機會,都能收到更對時、對題的資訊。

創新4、智能條件單》不必盯盤也能照策略走

當投資人準備進場時,投資先生 APP 的「智能條件單」便成為策略執行的重要助力。此功能同時支援台股、美股與期貨交易,讓投資人透過自動化條件設定,提高策略落地率並強化風險控管。

目前智能條件單共提供六大應用情境,並支援長達 90 天監控,滿足不同類型投資人的需求,也獲得許多投資人高度肯定。以台股為例,智能條件單至今已累積逾 10 萬名使用者、創造超過新台幣 700 億元的成交金額,顯示 自動化策略工具 已成為越來越多投資人的日常操作利器。

創新5、元大集團資產總覽》14 類資產一次看清

最後,在投資後的資產管理階段,投資先生 APP 運用集團身分識別標準化機制,打造更完整的資產全貌檢視能力,讓投資人能在單一介面一次 總覽多元金融商品

元大證券串接元大金控集團內各子公司共 14 類資產,免去過往跨 APP查詢資訊的麻煩,使用者僅需完成一次身分驗證,即可跨平台查詢證券、銀行、期貨、投信與人壽的資產,至今已寫下每月使用人次逾 2 萬次的好成績。

元大證券
圖/ 元大證券

展望未來,元大證券將持續以「投資體驗先行」作為產品迭代的核心原則,讓既有的服務主軸走得更穩定、更順暢,也更貼近日常使用情境。同時也會持續關注新興技術的發展,於技術成熟且風險可控的前提下謹慎引進,讓數位服務真正成為投資旅程中的穩健助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