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LinkedIn的十大理由
投資LinkedIn的十大理由
2011.05.19 |

(照片:LinkedIn CEO Jeff Weiner)

社群網站LinkedIn週三晚間正式宣布,發行價格確定為每股45美元,比之前預期的32~35美元更高。美國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列出建議投資者購買LinkedIn股票的十大理由:

1. 有成功軌跡可循

和最近許多進行IPO的網路公司比起來,LinkedIn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看到該網站的成功軌跡,2008年LinkedIn註冊用戶為3200萬人,現在已經超越1億人大關,不重複造訪量在過去5季內,成長都超過60%。今年第一季LinkedIn每位註冊用戶的每月頁面瀏覽量也成長25%(23次),付費企業用戶從2008年來,也成長了130%(480萬家企業);不管是來自註冊會員,或是來自欲招募人才的企業主,都變得越來越活躍。

2. 網路效應

所謂網路效應,指的就是規模越大,帶給新用戶或新會員的價值也越大,LinkedIn對註冊用戶來說,更可以驗證網路效應:規模越大,帶來的機會就越多;對企業主也是:LinkedIn會員越多,企業也就越容易找到適合的員工。這樣的良性循環有點類似拍賣網站上賣家和買家之間的關係,可以協助LinkedIn在競爭環境中設立更高的門檻。

3. 集體智慧平台

不管是Facebook或Twitter,都為第三方開發者建好應用程式的網路平台,其實LinkedIn也正在打造可讓第三方透過API使用其資料的平台。這是一個充分利用「集體智慧」的平台,擁有的資訊就是讓LinkedIn無所不在的原因。雖然LinkedIn的獲利能力和財務影響現在還無法進行全面評估,但相信和多數平台一樣,LinkedIn最終會展現其重要價值,市場看好該公司的長期獲利前景。

4. 市場潛力大

投資網路企業的重要前提就是,目標市場不僅要具有潛力,而且還要有相對新鮮的事物。LinkedIn鎖定的市場也不例外。根據IDC估計,2010年全球人才招募市場規模為850億美元,而LinkedIn在2010年的營收只有2.4億美元,還不到全球「招募解決方案市場」270億美元規模的1%。其中,LinkedIn只有1億美元營收來自於「招募解決方案」,所以該網站對此市場的滲透率很低,因此也讓市場看好LinkedIn的成長潛力。

5. 進入門檻 vs. 競爭優勢

商業模式、網路效應、和平台特性等,都是讓其他競爭對手難以搶占LinkedIn市場的原因。LinkedIn規模吸引了企業主,間接影響將費用投放到規模更小的人才網站的意願。

雖然Facebook和Google擁有更大的規模,也有能力進入此市場,不過這並非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因此,LinkedIn仍是商務社群領域的領導龍頭。另外,Facebook若想要將業務拓展至商務社群領域,其實會面臨許多困難,因為一般來說,Facebook用戶不希望和同事分享其他好友的資訊。

6.管理團隊和董事會效率高

投資者在購買某家公司的股票時,都會將管理團隊的效率考慮在內,另外董事會的效率也是一樣的重要。LinkedIn管理團隊和董事會的表現都非常出色:由執行長Jeff Weiner領導管理團隊,他曾在雅虎工作長達7年,另外財務長Steven Sordello曾在Ask Jeeves和TiVo等兩家上市公司也擔任財務長的角色。

LinkedIn董事會則是由創辦人Reid Hoffman擔任董事長,他曾在2003年到2007年擔任執行長,之前更是PayPal執行副總。另外,紅杉資本合夥人Mike Moritz、Ask Jeeves 前任執行長Skip Battle、Netflix行銷長Leslie Kilgore都是董事會成員。LinkedIn的管理團隊和董事會可以帶來LinkedIn的長期價值,並不會因華爾街壓力而只是獲取短期財務利潤。

7. 產品和服務好

LinkedIn一直以來的核心就是:為想要招募人才的企業主創造更好的投資回報。LinkedIn針對企業客戶推出的服務收費為一年8000美元。所以透過LinkedIn網站無論是找到一名新人,還是為多個職位空缺補人,費用全部都是固定的,讓企業節省大量成本,可能也是LinkedIn企業客戶族群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之一。

8. IPO文件中,風險因素少

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IPO「S-1」文件中,LinkedIn詳細列出財務資訊和業務模式,另外也盡可能地披露對其業務的警告(也就是風險因素)。若是詳細閱讀LinkedIn的風險因素,讓人相當驚訝的是上面並沒有真正嚴重威脅的問題。雖然也有營運歷史短暫、股價波動可能會很大、易於遭受網路攻擊等風險,不過這些都不是讓投資者會特別擔心的地方。

9. 成長前景樂觀

如果沒有一個有力的財務資料支持,以上理由就會顯得站不住腳。不過根據估計,LinkedIn今年營收成長可能會超過70%,截至2013年底的年複合成長率(CAGR)也將超過50%,到2014年該公司營收將達10億美元。

今年LinkedIn營收50%會來自於人才招募,成長130%,此外,行銷和訂閱內容的營收成長也將分別達到70%和50%。海外業務也將繼續對營收貢獻,2010年只有27%營收來自於海外業務部門,這方面的業績成長同樣潛力無窮。此外,LinkedIn長期利潤成長空間很大,目前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率(EBITDA)僅維持在5%低水準,原因就是正在加強基礎架構和增加銷售人員的未來資金投入。

LinkedIn利潤率未來幾年就會開始成長,估計2013年將達20%,長期EBITDA利潤率將超過30%。代表著利潤成長超過營收成長,對於企業和投資者來說,當然是利多的好消息。

最後,隨著IPO上市,LinkedIn將來很可能實現零債務,現金流可達到3億美元,就可以利用現金進一步投資和收購,為了長期利潤成長而有更多策略運用。

10. 估值更加合理

LinkedIn發行價已經確定為45美元,預計公司估值為42.5億美元,投資者會更願意出高價購買該公司股票,並長期持有以獲得更大的投資回報。業界分析師估計LinkedIn營收在2014年將超過9.5億美元,EBITDA接近25%,每股收益超過1美元。

出自BusinessInsider

新登場!數位時代日報創刊。與全球創新現場同步,歡迎訂閱!

關鍵字: #LinkedIn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