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和Facebook結盟成為其內建的音樂機制,但歐洲,甚至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線上音樂服務商Spotify,仍舊被美國拒於門外─全球最大、最具消費力的音樂市場。
不過,撥雲見日的時候似乎到了。國外知名科技部落格AllThingsD披露,Spotify和全球最大的音樂發行商環球音樂(Universal Music)已談妥在美發行事宜,也就是說,全球音樂市場四巨頭之三都已「同意」,放行Spotify進軍美國,而剩下的最後一位華納音樂(Warner Music),據傳點頭也是遲早的差別而已。
這是個有趣的時間點,之前闖關無門的這支歐洲音樂勁旅,何以突然出現一絲曙光?江湖傳言,也許背後跟蘋果的iCloud上線不無關係。眾所周知,美國音樂市場是由Apple的iTunes所主導,而在上週的WWDC之前,雲端並非iTunes的核心概念─使用者仍以搭配購買的i裝置和Mac電腦為主。相反的,跨平台、跨裝置的「服務」商Spotify,為了提供無縫的使用經驗,一開始就是很「雲端」的產品,儘管蘋果對自家的產品服務一向極度自豪,其使用者的黏度也無庸置疑,但面對未來大勢所趨的雲端,在自己尚未準備好時,迎來已受世界市場肯定的對手,後果難料,畢竟最了解低估對手後果的就是Apple自己─以往,iPod、iPhone乃至iPad都是在市場一面看衰的情況下異軍突起,衝擊甚至改變整個產業,也難怪現在會有這種「幕後黑手」的說法。
不管如何,多一點選擇對消費者和整體產業而言,相信是絕大多數人樂見的結果,對此事件,Spotify與環球音樂皆未做回應。
來源:AllThing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