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歡愉的秘密--熱戀與嗑藥的腦
【書摘】歡愉的秘密--熱戀與嗑藥的腦
2011.07.22 | 科技

甜食、咖啡、酒精飲料、令人愉悅的性,都是許多人無法抗拒的愉悅來源。究竟是什麼驅動我們去追尋這些愉悅來源,甚至還越來越不滿足,掉入無法自拔的深淵,成為甜食、酒精、咖啡因、尼古丁的「成癮者」?其實這場慾望戰爭的主戰場,焦點並非在於人類的感官,不是舌頭味蕾也不是性器官,而是人類大腦的「內側前腦束愉悅迴路」(medial forebrain pleasure circuit)。

 

熱烈的愛情不只是現代人才有,中國、埃及、希臘、蘇美人現存最古老的文獻裡都可以看到。但這真的是超越文化的普遍現象嗎?或只存在於少數文化?

不同的文化在敘述熱戀的心理與生理反應時,相似程度高得驚人:強烈眩暈的愉悅、食慾不振、對所愛的人判斷失真(突顯優點而淡化缺點),對世界的判斷也扭曲(自認非常謹慎,祕密戀情一定不會被發現)、過度執迷、性慾高漲。新的戀情還會有一種關鍵的回饋環(feedback loop):我們不僅在對方身上看到所有美好的事物,從情人眼中也反射同樣正面的感覺。換句話說,戀愛中的人會比較喜歡自己。最後一點,戀情正濃時情緒的變化會加倍放大:開心的事會更開心,不如意時(或是情感得不到回應時),難過的事會更難過。

愛的神經基質

愛情的這些特質如何對應腦部的功能?愛因斯坦醫學院(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的神經生物學家布朗(Lucy Brown)與同僚合作探討這個問題,找來戀愛初期(平均七個月)的男女,他們都自稱「瘋狂、熱烈、深深地相愛」。 布朗讓他們看著情人的照片,同時進行腦部照影。為了進行對照,接著讓他們做別的事分散注意力,降低熱情,然後看另一個認識的人的照片(與情人同性別,年齡相仿,但實驗對象對他無特殊喜惡)。這裡的邏輯是,腦部若有某個部位只有在看著情人的照片時才會活化(或去活化),代表那是愛的神經基質。

當然,這只是相關性的研究:無法證明墜入愛河的感覺確實發生在那個部位。此外,我們也應該質疑研究結果有多少成分是純視覺的:例如當聽到情人的聲音或聞到情人的氣味時,腦部的活動又是如何?無論如何,那些人看到情人的臉孔時,腦部的改變模式與當事人的描述有高度的一致性。

戀愛時為何會體驗到強烈的幸福愉悅?這與多巴胺愉悅迴路—腹側被蓋區與其標的如尾狀核—的強烈活化有關。這種活化模式與腦部對古柯鹼或海洛因的反應很相似。然而對情人的判斷力為何會扭曲?這可能是導因於兩個部位的去活化,一是判斷中樞—前額葉皮質,另一處是與社會認知有關的兩個皮質區顳極(temporal poles)與頂顳葉交界(parietotemporal junction)。強迫症患者的前額葉皮質某些部位同樣有去活化的現象,而強迫症確實與墜入新戀情有某些共同點。不久前,布朗的團隊將研究結果朝有趣的方向延伸。他們朝跨文化研究邁出第一步,將同樣的實驗複製在北京年輕男女的相似樣本上—得到同樣的結果。

社會心理學家曾訪問擁有長期關係的人,發現初期的熱戀期通常維時九個月到兩年,接著多數會變成比較不那麼激情的伴侶關係。我們已知道熱戀初期常伴隨思想與自我形象的扭曲,以及對性的執迷,不免讓人對相關法律感到不解。美國多數州規定離婚前必須經過六到二十四個月的等候,但任何人想要結婚就可以立刻結婚。照理說,若要確保美滿穩定的婚姻,應規定婚前要有等候期才對。

確實有少數人表示,在一起一、二十年後,對伴侶的感覺仍與相識初期時一樣強烈。這些人透露的一往情深通常是真的。布朗的研究團隊以相愛十幾年的情侶為對象,進行前述看著情人臉孔接受腦部造影的實驗,得到了很有趣的結果。其中多數人的腹側被蓋區多巴胺中樞不再顯示強烈的活化—腦部的其他改變大抵相同,但愉悅迴路不再出現類似吸食古柯鹼的刺激。但那些自稱依然強烈相愛的少數人就不同了,他們的腹側被蓋區愉悅迴路仍會因為看到情人的臉而強烈活化。這個有趣的結果證明,極少數情侶過了初期熱戀階段後,確實仍可讓新的愛苗不斷滋長。不過,這裡面真正的因果關係並不明朗。有些人能夠保持熱情不墜是不是因為天生如此,或者特別速配的情侶有某種特殊的東西能夠讓多巴胺的火燄永不熄滅?(取材自第4章)

 

書名:愉悅的秘密-解開人類成癮之謎

 

作者:

大衛林登,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學系教授。多年來深入研究大腦中有關記憶貯存的細胞基質以及相關領域,也致力於科學知識的普及,擔任《神經生理學期刊》(Journal of Neurophysiology)總編輯。著有《進化之腦︰賦予我們愛情、記憶和美夢》(The Accidental Mind)一書。

 

買書去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