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資疑雲】團結力量大─論台灣iPhone用戶集體提告蘋果可行性
【個資疑雲】團結力量大─論台灣iPhone用戶集體提告蘋果可行性
2011.08.26 | 科技

近日有報導指出,韓國某律師事務所代表2.7萬名蘋果手機用戶,向蘋果公司的美國總公司及韓國分公司提起訴訟,主張蘋果公司違法蒐集手機用戶的資料,侵犯隱私權,要求每人100萬韓圜(約合933美元)之精神賠償。在我國也有許多iPhone用戶,是否也可以對蘋果公司提起集體訴訟,主張侵犯隱私權,請求損害賠償?

 

是否侵犯隱私

據了解,蘋果公司的iPhone及iPad所使用的iOS作業系統,都配置如同身分證字號般的UDID(Unique Device Identifier,裝置唯一識別碼),UDID能夠紀錄用戶使用的活動,且無法為用戶所變更或刪除。Google之Android系統也有相類似的設計。這類的資料具有極高的商業價值,業者即可由個人資料及活動紀錄,了解用戶的喜好,進而針對用戶提供適合的行銷。在「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電影中,湯姆克魯斯逃亡時,公共場所的監視器掃瞄到他的瞳孔,即不斷播放針對他個人的廣告,就是類似的想法。

華爾街日報去年的調查顯示,101個受歡迎的iPhone和Android手機應用軟體中,包括Amazon、Chase Bank、Target等許多熱門,且與金流、物流相關的App程式,其中有56個傳送用戶手機的唯一識別碼予他人,事先未取得用戶同意,或者用戶根本不知情。

UDID是用戶手機的唯一識別碼,又其同時紀錄用戶個人的姓名、電郵、手機使用情形及所在位置等社會活動之個人資料,UDID及其所紀錄的資料在性質上屬於個人隱私權範圍,應該要受到保護。蘋果公司與Google公司若在未經用戶同意之情形下,蒐集超過合理範圍或提供其他人使用,已經侵犯了用戶之隱私權。

 

現行法之依據

在民事方面,個人隱私權可能主張之法律依據是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及民法。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雖已於99年4月27日修正,並更名為個人資料保護法,但修正部分尚未正式施行。因此,目前現行法仍然是電腦個人資料保護法。

蘋果公司是否適用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之關鍵,在於蘋果公司是否為該法的適用對象。電腦處理個資法適用之對象為公務機關及部分之非公務機關。由於蘋果公司並非電腦個人資料保護所規定或指定的公務機關,因此,蘋果公司並不適用電腦處理個資法,無法依該法請求賠償。

可考慮的法律依據是民法(第184條第1項及第195條),主張侵犯隱私權,不論是財產上之損害或是精神上的損害,都可請求。一般而言,大多數用戶財產上的損害較少,通常可主張的是慰撫金。不過,要注意的是,請求慰撫金時,必須是「情節重大」。因此,若蘋果公司或Google未經同意蒐集、處理或提供他人使用UDID的資料,且「情節重大」者,可主張民法第195條第1項,請求慰撫金。至於是否為「情節重大」及「慰撫金之數額」,應視個案的情形而定。

 

懲罰性賠償

消保法規定,依據消保法提起消費訴訟,若是企業故意所造成的損害,消費者可以請求損害額3倍以下的賠償金,若是過告所造成,也可以求請1倍以下的賠償金(消保法第51條)。而iPhone手機用戶向蘋果公司購買iPhone手機,屬於消保法上的消費關係,隱私權也是屬於消保法所要保護的權利,蘋果公司對於侵害隱私顯然是故意行為。因此,若iPhone手機用戶依據消保法提起消費訴訟,除了前述的損害賠償外,還可以請求3倍以下的懲罰性損害賠償。

 

可否集體訴訟

以實務目前的情形,個人單獨主張侵犯隱私權的可能性很低,因為相對於可請求的金額,訴訟的費用及時間成本太高。但若是透過集體訴訟,實益將大大提高,對企業而言,真正壓力應來自於此。

個人資料保護法新增團體訴訟之規定,許多企業深怕成為團體訴訟的對象,但個資法尚未施行,大多數人以為目前是無法提集體訴訟,這是有所誤解。事實上,在現行法下,仍然可以依據其他法律提起集體訴訟,包括民事訴訟法(第41條選定當事人)及消費者保護法。

對於所有因使用iPhone手機而被侵害隱私之用戶,屬於同一消費關係而被害之多數人,可以依民事訴訟法第41條,得由其中選定代表,代表全體起訴。法院也可以在徵求被選之代表的同意後,進行公告,表示其他之被害人可以在一定之期間內併案請求賠償,以擴大集體訴訟的效益(消保法第54條第1項、民事訴訟法第54條)。

此外,手機用戶可以透過消費者保護團體提起訴訟,此種方式,對被害人而言,較民事訴訟法的規定為簡便,且訴訟費用有減免。不過可以提起此類訴訟之消費者團體有一定資格的限制。同時該團體必須受讓二十人以上消費者損害賠償請求權後,以自己名義提起。

 

結論

侵犯個人隱私權單獨提起訴訟求償的情形很少,因為相對於可取得賠償額,成本顯然偏高。但是,若能透過集體訴訟的方式,訴訟就顯得相當有實益,因為每個人的訴訟成本大幅降低,被害人亦有可能不必出庭。目前大多誤以為只有待個資法施行後,才能對企業提起集體訴訟,這是錯誤的看法,現行法是可以依據民事訴訟法或消保法提起。你是iPhone手機的用戶嗎,你的隱私可以受到保護。

關鍵字: #隱私與資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 正式啟動!展現LINE創新應用,勇奪數位行銷最高榮耀!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 正式啟動!展現LINE創新應用,勇奪數位行銷最高榮耀!

根據最新尼爾森報告,全台灣共有2,200萬人使用LINE,LINE更憑藉高度用戶黏著力,成為品牌與消費者間不可或缺的數位溝通橋樑。為協助品牌掌握數據趨勢、深化LINE應用實力,「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正式啟動,誠摯邀請品牌主、廣告或媒體代理商、技術夥伴、中小企業,抑或是來自非營利組織、教育單位或政府機關一同共襄盛舉,展現獨特的應用創意與創新力,登上這個匯聚數位實力與創意能量的實戰舞台。

躍上台灣數位行銷年度盛事舞台,洞察市場先機!點擊前往LINE Biz-Solutions,發掘你的創新能量!

數位行銷圈年度指標大賞: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作為LINE官方年度重點活動,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已連續3年對外公開徵件,每一屆皆吸引眾多品牌踴躍參與,從中挖掘出各類兼具創新思維與創意巧思的應用,以及具有顧客價值和商業成果的作品。今年更全面升級,除了獎項大幅增加外,更為獎項得主提供專屬資源與曝光機會,為台灣數位行銷領域的年度盛事。

此獎項之所以能在業界建立崇高聲譽,關鍵在於其嚴謹的評選機制。每屆LINE Biz-Solutions Awards皆邀請來自創意、數據、技術、ESG不同領域的權威代表組成評審團,確保評選的客觀性與公信力。今年的決選評審團陣容更是星光熠熠,包括數位時代事業部總經理兼總編輯王志仁、巨思文化數據與AI賦能中心總監王紫炘、智策慧品牌顧問吳秀倫、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王俞蓉、佳格食品集團永續長陳文琪、安索帕執行創意總監周宥惠、LINE台灣品牌行銷部副總經理戴巧芸、cacaFly執行長黃逸甫、洰和MESh+董事總經理胡洸瑞、台灣奧美集團顧客體驗董事總經理郭育滋、漸強實驗室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薛覲、米蘭營銷策劃共同創辦人陳琦琦、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產品與策略企劃資深總監蔡昆錡、台灣數位媒體應用暨行銷協會秘書長盧諭緯等業界頂尖專家,每一位都在各自領域擁有豐富實戰經驗與卓越成就。

藉由跨領域的權威評審陣容與嚴謹的評選機制,不只能找出在數位行銷上表現卓越的作品,更為廣大行銷從業人員提供豐富的創意靈感來源,並透過獲獎作品洞察數位行銷的最新發展趨勢與前瞻觀點。

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品牌營銷資深總監James Teng表示,今年LINE Biz-Solutions Awards進行全面升級,除了優化報名流程提升參賽體驗外,更新增得獎獎項與優選權益,讓更多好的作品可以被看見。

LINE台灣企業解決方案事業群總經理王俞蓉則強調,LINE Biz-Solutions Awards關注的不只是創意,還有品牌能否運用LINE創造出實質的商業成果,甚至展現未來的擴展潛力與長期價值,充分展現LINE攜手企業共創數位行銷未來的決心。

亮點ㄧ、增設銀獎6名,肯定更多創新作品

與上屆活動相比,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共有3大全新亮點。第一個亮點是新增6座銀獎席次,讓更多優秀作品獲得肯定。

為了讓更多傑出作品有機會脫穎而出,今年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擴增了獎項席次,延續去年8大獎項的設計,除原有金獎外,特別於以下6個獎項增設銀獎各1名,分別是最佳資料整合運用獎(Best Data Integration)、最佳OMO行銷獎(Best OMO)、最佳創意內容運用獎(Best Content)、最佳創新科技運用獎(Best Innovation)、最佳ESG 貢獻獎(Best ESG)及最佳在地行銷獎(BEST Local Champion)。
至於最佳應用突破獎( Best Breakthrough)與最佳產業運用賞(Best Industry Leader)則維持原有設計,分別設置金獎1名與金獎3名,表彰在各產業領域中展現創新價值與成果的優秀案例。

亮點二、優化報名流程,降低參賽門檻

第二個亮點是優化報名流程。為鼓勵更多品牌、技術夥伴與代理商跨出參賽第一步,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特別從報名前的資訊蒐集到正式投件的每個環節進行全面優化,打造更友善的參賽體驗。

1、 完整的徵件說明會影片:透過線上影片清楚說明今年度獎項類別、評選標準、獲獎權益、獲獎價值與意義,並詳細解說投件流程,讓品牌、技術夥伴與代理商能充分了解參賽資訊。

2、 徵件小組全力輔助報獎:只要填寫表單,即可獲得由LINE精心編製的投件教戰手冊,內容包含已經詳盡拆解成一道道程序的投件步驟與簡報製作技巧,降低報獎門檻。更貼心的是,LINE還會安排專人提供協助,無論是仍在觀望是否要參賽、準備資料時遇到困難,或對獎項仍有任何疑問,都能獲得即時且專業的建議。

3、 投件懶人包:藉由簡潔明瞭的投件懶人包,快速整合所有報獎資訊及各流程的重點內容,幫助行銷人無痛掌握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的完整參賽資訊。

點擊領取徵件懶人包!

4、 LINE LOGIN機制:本屆報獎者可透過LINE LOGIN登入系統並完成報名,一經繳件,會立即收到投件副本及訊息通知,掌握進度不漏接。而且只要在8月12日23:59系統關閉前,報獎者皆可不限次數重新上傳報獎資料,讓每一次提交都能輕鬆應對、不再猶豫。
LINE期望透過這些更友善、更彈性的機制設計,可以吸引更多品牌勇於實踐創意、展現數位行銷實力。

亮點3、加乘獲獎效益,賦予得獎者榮耀與實質價值

第三個亮點在於放大獲獎的實質效益。LINE為得獎者提供一系列的專屬權益,不僅是給予官方肯定,更要將這份榮耀轉化為能提升品牌聲量與產業影響力的具體價值。包括:
- LINE授權標章使用:獲獎與優選團隊可獲得LINE提供的專屬標章,用於品牌宣傳與信賴背書,有效擴散獲獎效益。
- 媒體專訪:獲獎團隊可接受LINE合作媒體的專訪與報導,強化品牌聲量與社群關注,成為業界學習典範。
- 公開授獎:獲獎團隊可參與LINE BIZ CONVERGE年度大會,於頒奬典禮上登台接受LINE高層親自授獎。
- 官方證書:獲獎與優選團隊將可獲得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優選證書,表彰其行銷實力獲得LINE官方肯定。
- 官網展示:獲獎與優選團隊的作品將展示在LINE Biz-Solutions Awards官網上,增加業界曝光與關注度。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不僅是一個行銷獎項,更是展示實力並擴大產業影響力的舞台!歡迎你一同挑戰自我、與LINE共創新一代行銷代表作。

圖/ LINE Biz-Solutions

LINE Biz-Solutions Awards 2025自即日起開放徵件至8月12日,誠摯邀請所有使用 LINE Biz-Solutions(包含但不限於經營 LINE官方帳號)之品牌企業或代理商踴躍報名。凡於2024年8月1日至2025年7月31日之間上線的行銷作品,皆可參與本屆獎項徵選,把握機會角逐年度最高榮耀、站上業界最受矚目的行銷舞台!。

圖/ LINE Biz-Solutions

立即報名:https://line-biz-solutions-awards.landpress.line.me/signup/
官網了解更多資訊:https://line-biz-solutions-awards.landpress.line.m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