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蘋果公司創辦人、前CEO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美國時間週三病逝,得年56歲。國際研究暨顧問機構Gartner認為,儘管賈伯斯逝世,但他的創新和管理精神已深植蘋果。未來,蘋果在CEO Tim Cook、資深工業設計副總裁Jonathan Ive和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Phil Schiller組成的鐵三角領導之下,仍能維持一定成長。
Gartner表示,賈伯斯是個具有創意及驅策力的領導者,他不但主導蘋果營運策略,同時投入每一個產品研發的環節,這是蘋果之所以能有今日的成功的重要原因。
許多人認為,很難把蘋果與賈伯斯分開來談。他是蘋果的共同創辦者、兩度擔當CEO的重任,他更是蘋果發表許多成功產品時的要角。Gartner認為,賈伯斯的最大貢獻是,他創立了蘋果,這是一家在產品研發上能展現創意與效率、有高度執行力的公司,以及在發掘新市場的同時亦能堅持品質和獲利能力的企業。
賈伯斯於2004年因罹癌而首度請病假時,庫克曾任蘋果CEO。Gartner指出,蘋果仍能持續研發、發表和銷售各式產品,部份原因即是賈伯斯已將產品研發流程和精神深植於公司各部門,同時亦是因為庫克本身即是經驗豐富的高階主管,其無論在蘋果內外皆備受尊敬,而且能徹底實踐蘋果的管理精神。Gartner進一步指出,在庫克的任期中,蘋果成長了69%,其受肯定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對於以硬體起家的蘋果來說格外重要。
深具設計天份的資深工業設計副總裁Jonathan Ive,和以行銷見長的全球產品行銷副總裁Phil Schiller,是輔佐庫克的大將。Gartner認為,他們每一個人也許都不像賈伯斯一樣是能面面俱到的高階主管,但他們已組成一個有力的團隊,是蘋果不可或缺的鐵三角。
因此市場一般認為,賈伯斯的辭世對蘋果來說,至少到明年中都還不至於造成危機。「但iPhone 5是賈伯斯在世時最後參與的產品,因此蘋果在明年初發表iPhone 5後,還能端出怎樣的新產品,將是未來要觀察的重點。」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林柏齊解析道。
而對整體科技產業來說,資策會MIC產業顧問兼副主任洪春暉認為當初如果沒有賈伯斯,恐怕現在大家所用的IT產品就只有PC。賈伯斯在2003年就計畫要用iPod回攻PC市場,而後他也的確用整串的Apple system設計去撼動了整體的科技產業生態,創造一個新的天堂。「賈伯斯之所以可以這麼成功地回攻PC產業生態,關鍵除了他擁有的遠見與創造力外,也因為他是科技業中,極少數同時精通IT技術又了解媒體業生態的人。也是少數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找到正確的新產品方向的人。」
賈伯斯在過去這幾年確實帶領整個科技業進入產業轉型,進入以消費者使用經驗為主的產業發展型態。但在他辭世後,what’s the next?「少了賈伯斯,產業前進的速度會減緩很多,但也同樣提供給科技業者很大的空間,也許沒有辦法跟賈伯斯一樣具備各種能耐,但是台灣的品牌業者有很好的基礎。」洪春暉說,在後賈伯斯時代,在沒有人可以領導整個產業走向的時候,台灣廠商應該如何運用力量去影響整個產業的發展,將是很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