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不想被淹沒,我想被打動 — 從KDDI INFOBAR開始的一些想法
【Inside】不想被淹沒,我想被打動 — 從KDDI INFOBAR開始的一些想法

應該有些朋友早就注意到這款KDDI auiida INFOBAR系列手機,之前並不特別去看日本手機市場,最近因為某些原因進補了點相關資料,才發現這支今夏推出的iida INFOBAR A01,概念源自電信公司KDDI,Sharp製造,是一支Android phone。 除了對日本的設計力「再次」獻上最深的敬意之外,因著這支手機連續引發了一些有趣的思考。

 

![](http://cdn.inside.com.tw/wp-content/uploads/2011/12/you-1024x476.jpg)
(圖片來源:[INFOBAR+ YOU](http://infobar.iida.jp/?sort=hot)

 

 

 iida project 指的意思是 innovation、imagination、design 和 art,而INFOBAR是其中的系列,它比較像是”作品”而非”產品”,吸引人之處除了spec和功能之外,有著更多無法表列卻更為情感面其他因素,即便不是做手機的相關人士,這些因素也值得我們這些做網站做產品的人放在心上。

一. 故事的脈絡

大約10年前出自於大家耳熟能詳的設計師深澤直人,想做出有fashion又結合PDA功能的電話,其後加入巧克力棒概念,2003年INFOBAR手機正式推出,磚型效果和大紅色讓我想起可愛又方整的鐵皮機器人,精鍊外觀被MOMA當作藝術品永久收藏。(↓ 2003年的長相,來源KDDI

 
2011年隨著大螢幕智慧型手機的來到,最新樣式以Android手機之姿和大家見面。所以INFOBAR每次進化依然保有最初的設計概念,比起雪片般噴出的新機種,她像是背後有故事,依著節奏進化中的生命體

二. 表現出個性

Interface是一種手機個性的表徵,iphone流暢簡單又有美感,每家Android手機廠商也提出不同訴求,但同樣是Android為基底, INFOBAR A01的UI 也由教父級多媒體大師[中村勇吾](http://yugop.net/info/)操刀,對於人機自然互動重新演繹,顛覆其他Android系的UI。

說到中村勇吾,多年前我很喜歡他的一個作品dropclock,還曾下載當成螢幕保護程式。另外大家較熟知的UNIQLOOKS等網頁設計都是他的工作室出品

![](http://cdn.inside.com.tw/wp-content/uploads/2011/11/japanese-layout.jpg)
(雜誌 layout v.s INFOBAR。左圖片來源:博客來 pen雜誌預覽圖. 右來源:INFOBAR)

INFOBAR的介面是方塊狀,一點都不Android乍看反而有些像Mango機,卻更充分利用空間展示資訊還兼顧潔癖般的整齊,搭上精準的深淺方格色塊,出現一種翻閱日雜特有的質感。介面採直式下滑(非我們常用的左右切換),重點是使用者可以很簡單的做出「自我決定的layout」(如主圖)。

看UI介紹時我腦中不時浮出「整理術」三字,輕輕用手橫畫一條線它就知道你要多加一個收納欄,按一下就快速收合,真是令人感到單純的開心。流著Android的血液重新揉捏出介面個性,可以稱之為Android之日籍異卵雙生吧。

三. 創作者的意念

這是滿抽象的, 產品的完整度是從內到外經過縝密的思量後呈現的整體,像iphone是Jobs堅持軟硬體極致體現的作品,握著產品的當下 消費者好似可以感受到他的意念,咦,是有一點玄。 INFOBAR 體現的則是設計師將Android換上新面孔與”整體neat”感的企圖,無法化為spec。

如果沒有放入意念,每每推出的手機只是會顯得套上不同的行銷名詞,給你更快速的生活、全方位的娛樂blah blah諸如此類,是是,我知道很厲害,但骨子裡總有不到位的微妙感受,這差異來自產品之初很深層的地方,這個中心思想也許存在於整個project,有時候可以瀰漫整個公司,說實在也不是每個消費者都在意,但創作的意念提昇產品的完整度,敏感的消費者會有感覺的。

 

日本市場概述

日本電信產業發展甚早,手機應用也很成熟,很多智慧型手機才出現的應用他們早就有了,可因為自2G時代所使用的標準不同,成為封閉的先進市場,日本稱自己孤獨立於全球市場的狀況叫做– ガラパゴス化( 此源自與世隔絕的 Galapagos islands),直到iphone與Android帶起的智慧型手機進入。

(日本2011.04-09智慧型手機出貨,依序: Sharp、SonyEricsson、Apple、Fujitsu、Samsung、NEC)

日本對iphone的接受度高,人氣很旺,但若以作業系統來分 Android比iOS略高。 Sharp、SE 等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在日本仍排名在iphone、 Samsung之前。雖然這些日本廠商尚未跟上全球競逐的先機,不要忽略日本出品的實力。

INFOBAR A01 讓我們看到Android phone更多的創造性,功能面稱不上犀利路線, 可是我卻打從心底期待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充滿concept的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出現,不想被淹沒 只想被打動, 哪隻手機會讓你有怦然心動的感覺? 歡迎分享。

出自Inside部落格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資本市場迎來新氣象!簡立峰:從「臺灣人的亞洲」轉向「世界的亞洲」,主動招募國際互補性新創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聯手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共同推動「亞洲創新籌資平臺」,象徵臺灣資本市場邁向新局面。此平臺鎖定重點產業、法規鬆綁及強化推動策略等重點項目,面對此布局,擁有產業導師、獨立董事及投資者等多元角色的簡立峰,分享他的觀點與建議。

簡立峰開門見山直言,現在是臺灣資本市場加速前進的「好時機」。從量化角度來看,臺灣上市櫃公司總市值規模達94.9兆元,國家別排名全球第8名;特別是資通訊與半導體產業,目前已有四家企業(台積電、鴻海、台達電、聯發科)進入世界市值500大。受惠科技群山加持的優勢,讓打造「亞洲NASDAQ」的願景有厚實的底氣。

此外,簡立峰相當肯定本次針對創新版的制度優化,提供更鬆綁、具有創意的做法,大幅提高了國際團隊來臺上市的便利性。不過,除了擴大投資規模與流通性,簡立峰也提出三個策略觀點,鼓勵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多家善用制度優勢,設定更宏大的發展目標。

觀點一:深化內部資本市場創新動能,鼓勵「小金雞」早期上市

這幾年臺灣的新創趨勢,簡立峰指出一個現象:現今成功的上市櫃案例,多半是大型集團的「小金雞」(子公司或孫公司),但集團通常傾向在小金雞獲利穩定並能確保控股後,才會在市場上釋出少數股份(25%)允許其上市。此情況容易造成臺灣的資本市場動能不足,甚至讓國際以為臺灣缺乏新創的誤解。

對此,簡立峰認為創新板的價值,即是鼓勵小金雞能提早登板的腳步,一來展現創新能量、翻轉產業典範;二來邁向資本市場不只是需要募資,更重要是上市後的經營策略,知道自身優勢所在,將營運方向隨時調整更貼近資本市場的需求。

因應簡立峰的觀察,本次創新板的新制,即是讓本國公司的股票集保期間從二年縮短為一年,並免除三年的承銷商保薦。此舉有助於降低集團小金雞提早進入市場的法規門檻,讓企業能更快速、更早實現「面對市場」的目標。

觀點二:強化產業聚落思維,主動招募國際上與臺灣互補的新創

亞洲創新籌資平臺成立的重要訴求之一,便是要成為亞洲NASDAQ。簡立峰直言,「如果是以此為願景,那它就不應該只是『臺灣人的亞洲』,而是成為『世界的亞洲』,也就是主動吸引更多國家的創新企業來臺上市,那麼招商策略必須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積極洽談。」

至於招商的目標該如何鎖定?簡立峰認為臺灣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價值,在於其聚落現象,因此建議可瞄準能與臺灣產業有高度互補的區域國家或技術領域。讓臺灣的供應鏈業者與他們成為戰略夥伴關係,共同分享這些國外企業來臺上市後所創造的利潤。

如果是區域國家,簡立峰拿「以色列」為例,該國新創擁有強大的創意和軟硬整合能力,但缺乏生產製造基地,若考慮來臺灣上市或募資,將有利於他們與臺灣的製造商建立關係,增加其信賴度,並容易找到供應商。至於前瞻技術方面,簡立峰認為矽光子、3D封裝/先進封裝、AI資料中心冷卻等,與臺灣半導體產業有緊密合作關係,可借助資本市場吸引這些企業來臺投資、上市,不僅是實體的產業聚落,更有助於形成虛擬的資本市場聚落。

簡立峰的論述,也呼應亞洲創新籌資平臺鎖定的重點產業,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智慧製造、數位雲端、機器人、次世代通訊等前瞻新經濟領域。另外國際企業來臺上市的門檻,證交所也優化了既有制度,針對主要營運地或股東結構均未涉及陸港澳地區之外國企業,調整臺籍董事席次過半規範,僅須設置臺籍獨立董事至少二席。

觀點三:吸引國際分析師、產業媒體,成為亞洲NASDAQ絕佳觀測站

最後,簡立峰認為一個能持續有活水挹注的國際籌資平臺,成功上市是手段,但真正關鍵的目的,是能持續獲得投資並取得市場關注的聲譽。要獲得聲量,具體的執行策略是提高國際能見度,吸引國際級分析師的關注。

簡立峰以當時Appier在日本上市為例,他提到上市對Appier的最大益處並非來自本益比,而是被國際金融機構的分析師看到,並獲得他們的分析與報導。「這些報導對於B2B企業來說,是最紮實的行銷加分,能極大化取得業界客戶的信賴。」

簡立峰認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下一步,可主動規劃一些登板的亮點案例,形成「標竿」進而產生群聚效應。對此,證交所回應未來將以多元行銷策略,配套措施包括加強外國公司資訊揭露,提高法人說明會的召開頻率,藉此提升企業國際知名度,為國際分析師提供更充足的資訊來源,助力更多指標的企業打響全球名氣。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詹方冠在亞洲創新籌資平臺啟動典禮上提到,臺灣經濟發展已從勞動密集、資本密集階段,進入到創新驅動的全新里程。最後簡立峰肯定表示,「亞洲創新籌資平臺的成立後,期待它的角色能槓桿資本市場的力量,讓『臺灣人的產業』轉變為『臺灣人主導的產業』,仰賴國際企業壯大臺灣的人才庫,同時也為臺灣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動能。」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