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勝出的方式~讓公開發佈普及化
Google+勝出的方式~讓公開發佈普及化
2012.01.31 | Google

 

Google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最近對於Google+的爆發性成長非常興奮:9,000萬人已經註冊Google+,且80%的用戶每週使用Google的系列服務。但是,問題在於9,000萬人中,其實只有很少比例積極的在Google+上發佈內容。Google+運用Circle視訊聚會服務來增加使用的策略似乎不太有效。 
Facebook已經證明了大多數用戶習於分享家庭相簿或孩子照片等個人內容給社交網絡上的親友,要將這些用戶的行為從Facebook拉到Google+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Google+可以著力的一個領域是公開分享和廣播,Google最近增加了一些新功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iPhone的發佈平台。然而,若是要讓使用者的目光撇開Facebook,Google+必須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公開分享:公開分享的行為遠比和家人朋友分享的行為少很多。
目前全球有20億以上的網路用戶,但是只有5%的網路人口習於公開分享。為了要讓公開分享更普及,使用者行為必須大幅改變。Google的優勢是幾乎每個網路用戶都要用Google,這使Google處於一個優勢地位。可能的作法如下:
1. 幫助人們建立有意義的聽眾
多數剛開始使用Google+或Twitter的用戶會發現:他們很難獲得關注者!即使匯入Facebook或Email連絡人似乎也沒用,因為單向的關注機制,使得只有一部分你關注的人會因此關注你。
Google+「主動推薦用戶名單」的方法只會讓問題更糟,新用戶最後只會關注一堆名人,但是不會產生任何互動,即使有些用戶主動分享一些內容,但是無人回覆的情況下,很快就會放棄分享。
線上社群的行為是非常同儕取向的,當人們看到類似的人,就很有可能進行關注。Google應該有技術可以推薦用戶去追蹤與他們類似特質的人,而非只是一些名人。
因此,推薦更多同類、活躍的用戶,不但可以讓新用戶可以與他們希望認識的人互動,而且可以讓已有一定聽眾基礎的人獲得更多回饋。
新的「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比起「社交圖譜」來說對於用戶將更有價值,因為社交圖譜只是把原本線下的朋友關係拉到線上。用戶因此可以獲得更多陌生聽眾閱讀你的文章,回覆有用的建議,並讓發佈產生正向循環。
2. 讓公開分享更安全及乾淨
公開分享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會吸引來戳客(troll)、不當或垃圾留言,Google+必須找出垃圾帳號,並將無關的垃圾連結移除。雖然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文章,但是Google+應該預設只能讓在你朋友圈的人進行評論,其他非朋友圈的評論應該讓發佈者自行審核是否發佈。 
3. 讓已經在他處分享內容的人分享到Google+上
Email依舊是多數人分享資訊的主要方式,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影片、文章連結和文件都是透過email進行分享。
如同Google將行事曆整合入Gmail,Google也應該讓Gmail偵測何時使用者想要分享公開連結或影片,並可以透過轉寄(cc)功能,自動將文章發佈的Google+的公開檔案,這個功能將立即為Google+帶來數百萬的活躍分享者。
此外,Google也應該讓Blogger及YouTube用戶分享文章及評論時,一勾同意就同步分享到Google+上。
---
Twitter已經證明,即使只有那麼一小撮的網路用戶願意分享,就可以對世界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那麼一旦願意分享的人變成五倍,影響力該有多大?革命、大規模社會運動、動搖現有僵化體系,都將成為有可能的事。
我們正在一場大的社會轉型中,目睹了資訊如何在網路上被創造及流傳。讓公開分享更為普及,將能夠大幅提昇Google公司的影響力。如同Google的使命所言,演算法將能帶來魔法,組織資訊並讓資訊普遍被取得。

 

Google執行長佩吉(Larry Page)最近對於Google+的爆發性成長非常興奮:9,000萬人已經註冊Google+,且80%的用戶每週使用Google的系列服務。但是,問題在於9,000萬人中,其實只有很少比例積極的在Google+上發佈內容。Google+運用Circle視訊聚會服務來增加使用的策略似乎不太有效。 

Facebook已經證明了大多數用戶習於分享家庭相簿或孩子照片等個人內容給社交網絡上的親友,要將這些用戶的行為從Facebook拉到Google+似乎是不太可能的事。

Google+可以著力的一個領域是公開分享和廣播,Google最近增加了一些新功能令人印象深刻,例如iPhone的發佈平台。然而,若是要讓使用者的目光撇開Facebook,Google+必須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公開分享:公開分享的行為遠比和家人朋友分享的行為少很多。

目前全球有20億以上的網路用戶,但是只有5%的網路人口習於公開分享。為了要讓公開分享更普及,使用者行為必須大幅改變。Google的優勢是幾乎每個網路用戶都要用Google,這使Google處於一個優勢地位。可能的作法如下:

google-interest-graph

1. 幫助人們建立有意義的聽眾

多數剛開始使用Google+或Twitter的用戶會發現:他們很難獲得關注者!即使匯入Facebook或Email連絡人似乎也沒用,因為單向的關注機制,使得只有一部分你關注的人會因此關注你。

Google+「主動推薦用戶名單」的方法只會讓問題更糟,新用戶最後只會關注一堆名人,但是不會產生任何互動,即使有些用戶主動分享一些內容,但是無人回覆的情況下,很快就會放棄分享。

線上社群的行為是非常同儕取向的,當人們看到類似的人,就很有可能進行關注。Google應該有技術可以推薦用戶去追蹤與他們類似特質的人,而非只是一些名人。

因此,推薦更多同類、活躍的用戶,不但可以讓新用戶可以與他們希望認識的人互動,而且可以讓已有一定聽眾基礎的人獲得更多回饋。

新的「興趣圖譜」(interest graph)比起「社交圖譜」來說對於用戶將更有價值,因為社交圖譜只是把原本線下的朋友關係拉到線上。用戶因此可以獲得更多陌生聽眾閱讀你的文章,回覆有用的建議,並讓發佈產生正向循環。

2. 讓公開分享更安全及乾淨

公開分享可能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會吸引來戳客(troll)、不當或垃圾留言,Google+必須找出垃圾帳號,並將無關的垃圾連結移除。雖然每個人都應該可以分享自己喜歡的文章,但是Google+應該預設只能讓在你朋友圈的人進行評論,其他非朋友圈的評論應該讓發佈者自行審核是否發佈。 

3. 讓已經在他處分享內容的人分享到Google+上

Email依舊是多數人分享資訊的主要方式,每天數以百萬計的影片、文章連結和文件都是透過email進行分享。

如同Google將行事曆整合入Gmail,Google也應該讓Gmail偵測何時使用者想要分享公開連結或影片,並可以透過轉寄(cc)功能,自動將文章發佈的Google+的公開檔案,這個功能將立即為Google+帶來數百萬的活躍分享者。

此外,Google也應該讓Blogger及YouTube用戶分享文章及評論時,只要一勾同意就同步分享到Google+上。


Twitter已經證明,即使只有那麼一小撮的網路用戶願意分享,就可以對世界造成如此大的影響,那麼一旦願意分享的人變成五倍,影響力該有多大?革命、大規模社會運動、動搖現有僵化體系,都將成為有可能的事。

我們正在一場大的社會轉型中,目睹了資訊如何在網路上被創造及流傳。讓公開分享更為普及,將能夠大幅提昇Google公司的影響力。如同Google的使命所言,演算法將能帶來魔法,組織資訊並讓資訊普遍被取得。

 

來源:TechCrunch

 

 

關鍵字: #Google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