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稍早和大家分享了微軟Windows進化史,接著要帶大家來超級比一比,看看市場另一大作業系統蘋果Mac OS的三十年進化史:
1984年,蘋果發表了第一個以圖形使用者介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為基礎的麥金塔操作系統System 1,大致擁有操作系統的雛形,例如視窗和圖示等。
這是源於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參觀Xerox PARC研究中心時,所看到的GUI介面,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操作系統可說是從此開始,如果你是真正的蘋果迷,那一定聽過Susan Kare這個人,她正是設計麥金塔圖示(icon)的重要人物,不管是使用者介面、字體、圖示,都是來自於Susan Kare的設計。
1986年,對麥金塔意義重大的System 3發表,因為這是首次使用分層文件系統(Hierarchical File System,HFS),允許資料夾以樹狀結構儲存,在此之前資料夾都是建立在同一層。
1991年,System 7發表,這是相當受到市場歡迎的一款作業系統,也是第一款電腦需要安裝硬碟的作業系統,特色包括多工處理和可用虛擬記憶體,還是第一款可以在PowerPC平台上運作的系統。
1997年1月,Mac OS 7.6發表,這是蘋果史上第一次出現「Mac OS」名稱,決定捨棄「System」這個名稱。
1997年7月,Mac OS 8緊接著發表,同時也是賈伯斯重返蘋果的時刻,這一個版本在半年內狂銷300萬套,「白金外觀」是這個版本最大的特色。
1998年,iMac現身,像果凍一樣,而且是一體成型的iMac桌上型電腦,搭載了Mac OS 8作業系統,賈伯斯所想的iMac是一台「看起來不是電腦」的電腦。
1999年,Mac OS 9發表,這是OS 8和OS X之間的過渡版本(也有人稱之為8.7版本),這個版本增加了一些新服務,例如Airport無線網路、遠端軟體更新、和加強Sherlock Search搜尋技術。
2000年,Mac OS X推出,因為越來越不賺錢,所以蘋果請回賈伯斯,並給了他很大的自由來改變蘋果,其中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全面更新Mac OS。這個版本可說是蘋果的大變身,不論是使用介面和設計,最讓人注意的改變是左上角的彩色控制按鈕和位於螢幕底部或側邊的圖示(Dock)。這一款作業系統也被稱為獵豹(Cheetah)。
2002年,OS X 10.2版本發表,這個版本也被稱為美洲虎(Jaguar),更快更穩定。
2005年,OS X 10.4版本發表,以老虎(Tiger)為名的這一個版本,上市六周賣出200萬份,也是第一個支援X86平台的作業系統,並且持續銷售了30個月,也創下OS X作業系統的銷售最長時間紀錄。蘋果為了這個作業系統還控訴TigerDirect.com侵權,最後勝訴。
2007年,OS X 10.5發表,以花豹(Leopard)為名,推出獨家的Cover Flow瀏覽方式、重新設計的Dock、透明的選單設計、以及Time Machine備份。這也是最後一款支援PowerPC的作業系統,自此之後OS X只支援Intel Mac。這個版本也因為蘋果全力發展iPhone而延遲了一年才推出。
2011年,OS X 10.7發表,雄獅(Lion)現身果然不同凡響,這是第一款主要在App Store銷售的作業系統(29美元),全新OS更新超過250項功能,其中包括一項頗具爭議的自動儲存功能(AutoSave)。
2012年2月,OS X 10.8發表,這個月中才發表的山獅(Mountain Lion)開發者預覽版,整合iOS功能,最重要的就是納入蘋果強力主打的iCloud,內建訊息iMessages功能,而且更社群化,例如和社群網站Twitter結合更深、分享Vimeo和Flickr更方便。另外,這個版本也正式拿掉作業系統代碼前的「Mac」。
一次看完Windows進化史
出自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