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Google正式推出它的行動支付服務Google Wallet — 一個Google即便在經營上有些許疑慮但仍持續投注大量資源的平台。儘管Google Wallet上軌道的速度不如Google期望的快,過去這一年間它仍繳出不錯的成績,而未來一年它將因競爭增加而面臨更多挑戰。
推出前的歷史
Google Wallet是Google第一個在行動支付市場全力衝刺的服務,但卻不是它第一次嘗試。行動支付是付款的「未來型式」已有數十年之久,產業界較早的嘗試發生在1990年代如DigiCash推出的「智慧卡」等據稱比信用卡更方便的交易媒介。2000年之後,隨著手機的使用率快速攀升,市場開始流行所謂的行動商務(mobile commerce; m-commerce)。這時競爭業者不再限於新創公司,大型業者如Nokia等也加入戰局。
初登場
Google Wallet的登場就如同時下典型的科技活動一樣,新聞媒體收到臨時通知紛紛聚集至會場,見證這類活動的標準流程:炫目的投影片、商品展示、公佈合夥名單、向大眾做出承諾,以及一堆待解的問題。而當時Google Wallet的發表會上竟只公佈了一間合作電信業者的一款手機:Sprint Nexus S 4G ,且服務僅限於紐約及舊金山地區試行。
而相較於發表會,鬧地更沸沸揚揚的是,這項服務的推出導致Google與PayPal之間的糾紛浮上台面。PayPal當時控告Google侵權,指稱PayPal前高階主管Osama Bedier在Google Wallet的開發過程中不當使用其商業機密。此外PayPal還指控另一位前員工Stephanie Tilenius違反當初的合約條款,不當聘雇Bedier至競爭對手旗下。
來源:engadget